第249章
莊貴妃掃了一眼白樺的動作, 平淡道:“宮里的奴才們雖然強盜做派, 到底是不識貨。他們掠走了我的首飾、我的金銀, 卻不知道這個被他們挑剩下的紫砂壺, 才是整個屋內最值錢的物件?!?/br> “那……娘娘怎么不繼續用了呢?”白樺方才沉浸式地聽故事, 下意識地也換了稱呼。 莊貴妃神情微變, 苦笑道:“送我紫砂壺的人, 已經不在了?!?/br> 白樺還在思考這話其中含義, 莊貴妃卻已自顧自將故事講述了下去。 當年,莊婕妤本可以一直過著深宮中吃喝不愁的好日子, 如果那個人沒有出現的話。但偏偏一場風寒,讓原本無緣的兩個人結下了緣分。 那年梅雨時節, 風刮得格外狠厲了些, 闔宮上下染上了時疾【注釋1】。宮人、妃嬪乃至前來上早朝的文武百官甚至當時的百姓們, 多數都沒有幸免。 時疾起初并不致命, 卻難纏得緊。 感染之人先是會日夜咳嗽、高低燒頻發, 后是會呼吸不暢、胸腹脹痛,到了第三階段也就是最后的日子,便是出氣多、進氣少, 再也喘不上氣來,活活將人被憋死, 當真是胤朝建國以來,最磨人的一次時疾。 每日, 皇帝來上早朝,都會看到堂下的大臣們越來越少,竟已不到大殿的一半。與之相反,稱病在家將養的大臣們越來越多,到了后來,就連皇帝也無法揣測,究竟是真有那么多人感染了時疾,還是其中摻雜著貪生怕死之輩、偷jian?;?。 國不可一日無君,君更不可一日無臣。日日早朝如此,無數政務被耽擱,偏時疾又是天意所為,饒是胤朝皇帝貴為一朝君主,也依舊無計可施。 更不用說,早已生靈涂炭的后宮了,每日都有無數曾經鮮活的生命被冷冰冰地抬出來,連具像樣的棺槨都沒有,他們的尸身被一把火燒個干凈,連具全尸都沒有保留。 這是在遵循當時太醫院的意見。 彼時,太醫院的御醫們大多昏聵無能,對于治療時疫沒有任何研發出任何良藥。因此,既然沒有辦法治療時疫,闔宮上下便采取了最消極的應對策略。 治不好生病之人的病,便消滅生病之人。先是放任生病之人自生自滅,再在他們死后用一把火燒個干凈,徹底絕了傳染的根源。 雖說這個主意殘忍又荒誕,卻短暫性地遏制住了時疾的進一步傳染。 后宮的嬪妃們誰都知道時疾在當時算是死癥,感染以后便是灰飛煙滅的下場。后宮之中無不人人自危,皇后將每日的請安也都免了,各宮關起門戶,各過各的日子。 莊婕妤那段日子過得相當苦悶。 莊婕妤是低位嬪妃【注釋2】,月例本就不多,日子過得清苦。從前好歹還有宮女、太監們過來陪她解解悶,如今各宮宮門緊鎖,莊婕妤的日子便不好過了。 莊婕妤平日里歡實得很,身體也比旁人好些,沒有被時疾感染。只是雖是沒有染病,卻被迫囚于宮中,就連從前的娛樂方式也全都沒有了。 入宮已有數年,莊婕妤終于感受到了尋常后宮生活的苦悶。莊婕妤第一次感覺到深宮如牢籠,而她深陷水火之中。 莊婕妤原本想要模仿從前在話本子里學到的路數,靠數地磚來解乏,結果地磚數了三五回,遍遍個數不一樣。莊婕妤每日從太陽升起數到月亮交班,也依舊沒數明白,宮里究竟有多少地磚,最終只能作罷。 莊婕妤摸了摸自己圓滾滾的腦袋,總感覺里面應該是缺了點什么。 這日,莊婕妤無所事事地爬上了宮中的一棵柳樹,站在柳樹的高枝上,試圖眺望著外面的景象。這不看還好,一看就發現,一位昔日相熟的小太監正倒在門口一動不動,一副完全昏死過去的模樣。 莊婕妤先是看了一眼門口,見門口當下無人守衛,便快速溜下了樹,打開宮門,將那小太監扶了進來。 莊婕妤猛掐小太監人中,數下之后,小太監這才悠悠轉醒。他的嗓音如同破銅爛鐵,抱住莊婕妤的護膝,沙啞道:“娘娘,救我?!?/br> 莊婕妤伸手在他額前一探,已是高熱,小太監已燒得沒有意識了。若是長期維持這種狀態,不死也殘。 看著小太監昏迷之前癡癡望著自己的眼,莊婕妤終究還是心軟了。莊婕妤其實有辦法治療時疾,只是不想成為風口浪尖,一直守拙罷了。 莊寧入宮之前,是商賈出身,爹娘開著胤朝最大的醫館。很多宮中瞧著稀罕的疾病,哪怕太醫院都束手無策,在莊寧這個見慣了城中大小病癥的醫女眼中,也不過是尋常疾病而已。 莊婕妤快速配了一張方子,委托掌事姑姑送到太醫院,抓好藥方再送回來。再三叮囑一定要掩人耳目,不讓外人知曉。 只是掌事姑姑這一去,當日便沒有回來。 當時太醫院當值的顧太醫看到方子,覺得莊寧這張藥方雖是用藥兇猛,但未嘗不會有治愈奇效,當即便按照方子配了一副,用給了身邊病入膏肓的時疾患者。一炷香的功夫過后,竟有些起死回生的兆頭。 顧太醫欣喜之余,又認真揣摩。這藥方中其中幾位藥材雖有起死回生之效,到底是用藥過于兇狠了些,哪怕救得了患者一時的性命,也恐怕會傷及患者身體,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