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只是眼下是在沒有路燈的古代,白樺只能黑燈瞎火一通亂撈,只撈到些小魚小蝦,就連稍微大一點的魚蝦都沒有捕到。 白樺看了一眼漁網里慘淡的收獲,忽然就有些想念白毛村的小團子們。從前有他們助陣,哪次不是滿載而歸。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小團子們雖然在做飯方面幫不上忙,撈魚捕蝦卻是一等一的高手。 沒有辦法,望著眼前少得可憐的海鮮,白樺只能硬著頭皮琢磨做法。 海鮮不夠,配菜來湊。 白樺決定把捕到的河蝦做成蝦滑燉湯喝,加上些配菜,燉湯以后人人都能分到些許蝦滑,海鮮不夠分的問題便是迎刃而解。 蝦滑可是白樺上一世時,備受人們喜愛的美味。不論是火鍋店還是路邊攤,老饕們總是對蝦滑。 路邊攤做好的蝦滑中,加滿了海苔、芝麻、rou松等小料,又有番茄、麻辣、牛油等口味任選。路過小吃街時來上一份,便能橫掃饑餓,充滿活力。 至于火鍋店燙著吃的大盤蝦滑,又有別樣的口感與美味??梢园凑諅€人喜好控制蝦滑的老嫩,也可以整盤享用大快朵頤。 蝦滑作為一種蝦rou的做法,深受食客們的喜愛。蝦滑湯也是眼下為數不多的河蝦最好的做法。 構思好湯羹做法之后,白樺又蒸上了一大鍋米飯,足夠白毛村的村民和楊家村的村民一起吃都夠了。 至于為什么晚上就把米飯蒸好,白樺也有自己的考量,待明天白天便知曉。 做好飯菜的準備工作以后,剩下的便是明天一早醒來烹飪了。白樺來到了她分到的地鋪,躺了下來。 夜風寒涼,地面的涼氣順著鋪蓋直通脊髓。白樺被凍得幾乎睡不著覺,直到后半夜困極才終于迷迷糊糊睡過去。 白樺睡眠一向很淺,楊家村的公雞剛打了一聲鳴,白樺便悠悠轉醒。 昨夜寒風刺骨,絕對稱不上是一夜好夢。但好在白樺的心里有著盼頭,支撐著她一大早起來做全村人的早飯。 白樺先將昨夜備好的河蝦挨個去頭去尾,扒掉蝦線,搗碎成泥。用生粉與蝦泥混合均勻,加入適量鹽巴調味,再放入自制的裱花袋中,擠出條狀的蝦滑。 如此,晶瑩剔透的蝦滑便大功告成了。真材實料做出來的蝦滑口感q彈,咀嚼的每一口都能吃到貨真價實的新鮮蝦rou,口感絕對正宗。 白樺從室外取來幾個番茄,如今天氣轉涼,在屋外放了一宿的凍番茄有如冰凍過一般的口感,咬一口就綿密出沙,是用來做湯最好的原材料。 白樺將凍番茄在沸水中燙過后,改十字刀口,輕松地剝下了番茄的果皮。白樺只保留汁水豐盈的果rou,將番茄果rou切碎成丁,下入鍋中做一鍋湯鮮味足的番茄濃湯。 番茄濃湯煮沸后,擠入預先備好的蝦滑。 看著銀白色的蝦滑慢慢變成漂亮的粉紅色,蝦rou的香氣也逐漸將周圍的空氣滲透。白樺用筷子試了試蝦滑的軟硬,確保里外全部熟透后,才將這鍋番茄蝦滑湯盡數盛出,作為今天的湯羹。 做好湯羹后,白樺便開始做今天的主食。 今天的主食要用到昨晚蒸好的米飯,相比起現蒸米飯的綿軟濕潤,隔夜的米飯外觀更加硬朗,口感也更有嚼勁,更適合用來做炒飯的原料。 白樺打算用備好的隔夜米飯做一道鮮香味美的揚州炒飯。 不同于普通的蛋炒飯,揚州炒飯最大的特點在于半湯半飯,食材豐富的同時,還融入了高湯的精華。要將高湯和食材依次加入鍋中,炒至每一粒米飯都吸飽了高湯的鮮美,營養又美味。 揚州炒飯烹飪過程中,食材要分次加入,確保每一項食材都能到達最佳火候,烹飪出最完美的味道。除此之外,最難的部分在于分次加入的高湯,高明的揚州炒飯廚師能夠讓米飯炒好后不流出任何的湯汁,所有的高湯全被米飯完全利用,沒有一滴浪費。 因為制作難度極高,揚州炒飯甚至成為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了享用之外,觀賞炒飯的烹飪過程也是揚州的一種獨特美景。既要有賞味之趣,又要有觀賞之樂,揚州炒飯的特色可見一斑。 此刻,白樺正要挑戰的便是高難度美食——揚州炒飯。 白樺先在鍋中打入打散的蛋液,將雞蛋炒至金黃蛋絲,加入備好的冷飯。翻炒過后,確保米粒裹滿金黃的蛋絲。下入青豆粒、蔥末、胡蘿卜丁和玉米粒等配菜,與米飯混合均勻。 接下里便到了最難的一步,白樺向鍋內的炒飯中加入少量番茄蝦滑湯,快速顛勺翻炒,讓米粒完全吸收湯汁。按照這個步驟再加入湯汁,再顛勺翻炒,重復三遍之后,每一粒米粒都吸飽了酸甜可口又鮮香誘人的番茄蝦滑湯。 出鍋之前,再加入少量炒熟的新鮮蝦仁,如此,一道古代低配版揚州炒飯便大功告成。 青豆的綠,蔥末的青,胡蘿卜的橙,玉米粒的黃,再搭配上金黃的蛋絲和圓潤飽滿、粒粒分明的米飯,美味之外,也是一種極佳的視覺體驗。 更不用說那一粒粒吸飽了番茄的酸甜、蝦滑的鮮香的米粒有多美味。除此之外,竟能保持米粒的干燥,讓湯汁完全融入米中,足以看出白樺的廚藝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