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21 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七十年代末、武道乾坤、那個豪邁不做作的炮灰[穿越]、穿成年代文里的綠茶女配、民女炮灰要翻身、炮灰女配:紈绔厲王妃、妖后的生存手札(古言,重生)、農家小飯桌[美食]、拯救男配的特殊方法[快穿]、一吻成癮,前夫難招架
祝安生率先看向了素農山這一個標記點,因為這是地圖上距離因山礦場最近的一個標記點,近到了什么程度?祝安生估計素農山與因山礦場間的距離恐怕不會超過八公里。 然后祝安生才看向了距離另一個被屠殺的村子最近的標記點,大珍佛。 重新觀察了素農山和大珍佛這兩個標記點后,祝安生才忽然發現,這兩個標記點和其他的標記點都不同,只有素農山和大珍佛這兩個標記點的圓圈里還畫了一個三角形。 為什么池澄要在素農山和大珍佛這兩個標記點里畫上三角形呢?祝安生的疑惑一直到五分鐘后她在桌子上找到了一本旅游手冊才得以解決。 祝安生發現了素農山與大珍佛這兩個地方的一個相似點,這兩個地方都是旅游景點。 至此,祝安生突然意識到她已經發現了許多線索,于是她開始嘗試要將這些線索都串聯起來。 首先第一點,池澄發現的那一粒銅礦砂。 這一粒不足五毫米的銅礦砂似乎成了整個屠村慘案的關鍵,因為與所有對這一粒銅礦砂都不以為然的人不同,池澄似乎非常堅信這一粒小小的銅礦砂是來自于六十公里外的一個廢棄礦場。 所以池澄才會購買那么多戶外用品前往這個廢棄礦場,因為他很堅定自己的想法。 祝安生決定相信池澄,她就假定這一粒銅礦砂確實是來自于六十公里外的因山礦場,然而如此一來就有了一個必然的新問題——一粒六十公里外的銅礦砂為什么會出現在一個遙遠的山村里呢? 祝安生想到了唯一的可能,那就是有人將這一粒銅礦砂帶到了這個山村。 而事實上做到這一切的人根本不會意識到他將一粒銅礦砂帶了過來,因為這一粒銅礦砂實在太渺小了,它也許只是在那個人經過因山礦場時嵌入了他的鞋底,最后當那個人到達山村后,這一粒銅礦砂就這么巧合地掉落在了這里。 是誰把這一粒銅礦砂帶了過來?祝安生想到了那個令人膽寒的可能——兇手。 難道兇手在屠殺山村以前曾經去過因山礦場?所以他才會在無意中帶來一粒銅礦砂?因為除了兇手,祝安生想不出還能有誰會跑到一個遙遠又偏僻的廢棄礦場去,要知道村子里的村民每天都在為了基本的生存而努力勞作,誰有那個閑工夫去往一個六十公里外的廢棄礦場呢? 可兇手為什么要去廢棄的因山礦場?祝安生想不明白,而且他去了因山礦場以后,終究還是要面對那個問題——他是怎么逃過公路上的監控的? 被屠殺的村子只有一條通往外界的崎嶇泥路,而這條泥路的盡頭是一條馬路,馬路上是有道路監控的,泰國的警方甚至已經調查過那段時間里所有出現在監控里的車輛,但卻沒有任何有用的結果,同時泰國警方動用了巨大的人力以及測謊儀排除了周圍那些鄰村村民犯罪的嫌疑,所以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就算兇手確實去過因山礦場,就算那一粒銅礦砂確實是他帶來的,但這一切又意味著什么呢? 突然,就在這一刻,當祝安生思考兇手是如何完美地避開了道路監控這個問題時,她猛然看向了地圖,祝安生開始重新審視池澄標注出的五個地點,尤其是素農山與大珍佛。 祝安生忽然才意識到,不僅是因山礦場與被屠殺的村子間相隔著廣袤的山脈叢林,事實上,素農山與村子間相隔的也是同一片山脈叢林,同時,大珍佛與另一個被屠殺的村子間也相隔了一片山林,這一刻,祝安生終于想到了兇手完美避開道路監控的方法。 這真是太匪夷所思了,可能嗎?祝安生都不敢相信自己腦海中冒出的那個想法。 但似乎這樣一來就能更加合理解釋為什么池澄會那么匆忙地進入山林,因為池澄和祝安生想到的是同樣的可能。 如果,從一開始泰國的那些警察就錯了呢? 其實進入村子的道路從來都不止一條呢? 為什么兇手能完美地避開公路上的監控?為什么鄰村的村民中沒有任何人能發現可疑的對象?如果兇手其實早在犯罪以前就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