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書迷正在閱讀:見證神探、重生七十年代末、武道乾坤、那個豪邁不做作的炮灰[穿越]、穿成年代文里的綠茶女配、民女炮灰要翻身、炮灰女配:紈绔厲王妃、妖后的生存手札(古言,重生)、農家小飯桌[美食]、拯救男配的特殊方法[快穿]
現在男知青還是比較照顧她們女知青的,大隊長分配下來的那一塊地也是男知青在開墾挖地,女知青就在后面做簡單的活兒,她看著手里的小麥種子……總不能直接用木系異能催熟吧,那樣還不得把人嚇死又把她送到研究院? 她打了一個哆嗦。 打死都不要。 她寧愿累點。 ** 從四月開始整個團結大隊就忙碌了起來,他們雖然種小麥,可是不多,種的更多的還是玉米,紅薯這種粗糧,等分糧的時候哪怕分了細糧多數家庭也會換成粗糧,細糧兌換粗糧比例大,更能讓一大家子都填飽肚子。再吃都吃不飽的年代哪里還能管什么口感?能吃個囫圇飯不餓著自己就已經很不錯了。 黎秋每天都跟著上工,隨著自己開始煉體之后到現在為止,她的公分穩定到了每天六個,比滿公分少了三個,在女人中算是正常。余紅英算是女知青中比較能干的,一天有七個公分,和她相反的是趙曉曉,一天只能拿三到四個,哪怕是劉美玲現在一天都有五個公分。 一天三四個公分,跟隊里八九歲的小孩公分差不多,趙曉曉連著幾天臉色都不好看。知青院其他的知青臉色也不好看,公分可是關系著分糧,趙曉曉公分那么低將來分到的糧食夠吃?還是說她要吃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兒? 這可不行,這年頭偶爾接濟一頓兩頓都是仁至義盡了,畢竟誰都吃不飽難不成還想著天天蹭飯不成? 等小麥種完又種了土豆,大豆之后團結大隊才稍稍松快了一些,雖然接下來也要施肥拔草,可是時間已經不是那么趕了。 就算是這樣知青院的知青們也累得脫了一層皮,人看起來更瘦了走起路來都慢悠悠的,吃的東西也沒什么營養連吃飽都困難,會成這樣也很正常。 黎秋算是知青中最引人注目的,她長得漂亮皮膚白皙,還不是那種病態的白和餓出來的白,一看就是富養出來的?,F在還沒到分糧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糧食都快見底了還有人能把自己養的那么好,那么一定就是有一定家底的。 哪怕大隊長沒把黎秋是烈士家屬的事情說出去隊里的人只知道她是一個下鄉知青,可這段時間以來她連續收了好幾個鼓鼓囊囊的從首都寄來的包也能說明她家境不一般,登時間知青院來了不少給她說媒的大姨大媽。 在隊里大姨大媽甚至大爺大叔的眼里,黎秋都是一個行走的金母雞,還是會下金蛋的那種。 黎秋對這些事情沒興趣,她這具身體年級還小,才十六歲,對于她這種后世穿越過來的接受過晚婚晚育教育,見多了三十多四十才結婚的甚至直接就不結婚的人來說,十六歲還太小了。 還是個高中生呢。 “行情那么好,你現在很得意吧?!钡壤枨锼妥吡私裉熳詈笠粋€來拉纖保媒的大媽關上院子門之后劉美玲雙手環著胸朝她冷哼了一句:“鄉下的活兒那么難做,你可別告訴我你想要在這里扎根?!?/br> 自從那天吃飯和趙曉曉撕破臉之后劉美玲反而會跟黎秋說說話了,雖然開口也不是什么很中聽,可黎秋還是能聽出她的意思來。 沒有哪個知青想要扎根農村的,許多懷著一腔熱血報名參加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知青都被繁重的農活磨平了棱角。 難道不想回城嗎?想的。 知青院的老大哥姜越今年都二十多了,因為長得不錯平時干活努力公分也高,陸陸續續有不少隊里的姑娘看中了他,可是來探口風的都被他推了。久了誰都知道他還是想要回城的,在農村結婚生子了,就算將來有機會回城了老婆孩子也不是城里的戶口吃不上城里的供應糧,靠著一個人養一大家子比在農村臉朝黃土背朝天還要苦。 “農村也沒什么不好的,不過我年紀還小,暫時不打算考慮這些?!?/br> 劉美玲才不信黎秋的話:“虛偽?!?/br> 黎秋也不在乎她信不信,本來就是個無關緊要的人而已,信或不信都不重要。黎秋自己也知道自己在團結大隊就是個香餑餑,經常能收到首都來的包裹,里面都是一些吃的用的穿的還有錢票。 她的包裹也不是自己拿回來的,而是隊里的婦女主任或者是大隊長去公社的時候幫忙帶回來的,每次隊里的干部給她送包裹都是老大一個,看得人眼紅不已,甚至她的包裹到了的時候還有村里的小孩會過來圍著她。她偶爾也會讓那些小孩幫她做點什么,比如說撿柴和割一些草,然后用糖來交換。她不喜歡這種水果硬糖,換給小孩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一種雙贏。 黎秋和蹲在院子里伺候知青院的姜越打了聲招呼進了自己的小房子。 知青院的自留地打理和做飯一樣都是有安排的,黎秋被分配到和余紅英一組排在第一輪,不用幾天就又要輪到她了。 根子叔早就做好了她要的家具,根據北方的情況協商后衣柜變成了炕柜,除此之外還做了一張帶柜子和抽屜的寫字桌,一大一小兩張靠背椅,一個小飯桌和一個洗臉架,一個衣帽架,此外根子叔還額外贈送了八個木制衣架。跟石妮兒說的一樣根子叔不收錢,因為做家具的木頭是根子叔出的,所以黎秋給了根子叔十斤白面。這個分量的細糧如果是換成粗糧能翻個三倍,夠根子叔一家吃上一段時間了。 現在小房子里炕上放著一個炕柜,里面有黎秋常穿的衣服和毛毯,帽子等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