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56 章
的更合適些? 大燾開國傳下的規矩,龍羽衛事干重大,將不得專其兵,以免一旦龍羽衛將領心懷不軌,便可率領麾下成百上千的兵士,威脅帝王。 但那又如何?如此一來,一旦生變,龍羽衛之中,未必會認頂頭上司、左右將軍,但上萬禁軍兵卒,只要出身經歷西北沾上了邊的,便無人不知大將軍蘇戰之名! 而混亂之中,一個在兵士之中素有威信,可叫人言聽計從的將領,能起到怎樣的作用,沒有人比從西北軍中一步步爬上來的人更清楚。 蘇戰戎馬一生,何等的閱歷,只這“龍羽衛”三個字,不必細談,閃念之間,便也足夠他想到許多。 李明理說罷抬頭,看向蘇太尉,便也在對方的眼眸中,看到了與自己如出一轍的心驚。 第94章 (一)帝心 其實細論起來,蘇戰自個心底里也疑惑了許久,之前董家與他們蘇家不合,處處給他明里暗里使絆子,這事十分正常,畢竟朝堂之上的文武之爭是打從太、祖起就埋下的根子,早已不是一日兩日,他又與董峯那老匹夫早有齟齬,爭鋒相對才是常事。 更莫提,之前都是先帝那個心眼比針尖還要小的,身為帝王,若心下存了什么偏見打算,身邊自然不缺體察上意的聰明人上趕著架梯子找理由,還能說得一本正經,為國為民,董峯若是沒這份本事,他也不能歷經三朝,混的風生水起。 可比起董家來,梁王對他蘇家的故意構陷就顯得有些莫名,蘇家倒了,董家可以在朝堂一家獨大,可他梁王能怎么樣?不照舊還是他的一品親王,成不了皇帝,也不會少遭了帝王忌憚。 若說是覬覦蘇家兵權,想要他改而支持梁王,這雖說也算一個理由,只是細細想來,卻還是有幾分牽強,蘇家兵權遠在西北,梁王又不可能出得了京,即便當真被bi到了絕路,寧愿bi一個魚死網破,為了也只能是蘇家之名,他蘇戰難不成還能在西北起兵,擁立他梁王為主不成? 但若是為了龍羽衛,這一切便都能解釋的通。 梁王之前諸多攀扯誣陷,就是為了這個,只不過,之前因著種種緣故,陛下都并未相信,反而機緣巧合,董家獲罪,對蘇家威脅最大董太傅的也早早的去了,都未能叫梁王得逞。 如今梁王機關算盡,沒了旁的法子,便竟是心狠手辣,干脆借著刺殺之名將蘇家bi到了絕路上去,此刻想來,行宮之中出現的刺客定然與西北蘇家脫不了干系,而出現了這般危及帝王xing命的大事,蘇家若是不想認罪伏誅,便當真只能走了梁王bi宮這一條不歸路。 龍羽衛里,凡是自西北出身的,混亂之時,以蘇戰的威名,不說一呼百應,也有九十九。 也只有在龍羽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