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70 章
算及時,想來朝中馬上就該有人上奏,論一論蘇家作戰不利、甚至于養匪為患,擁兵自重的罪名了。 這樣在文臣眼中與他們背道而馳、壓根不放在眼里的武將之首,如何能勝了一場,回朝之后便這般的一呼百應,百官擁簇? 他的氣節顏面呢,竟是丁點兒不要了不曾? 而縱觀朝堂,能叫他們不顧風骨,這般殷勤吹捧著大勝歸來的蘇戰,齊心協力的將整個蘇家都架上火去的人—— 卻也只有一個歷經三朝,姻親遍地,門生無數,又極得他這個帝王“真心依賴”的文官之首,董峯,董太傅了。 想必,今日這宴席之上,且還只是一個開始,之后他的太傅,會叫這一幕幕一次次的在他眼前出現,直到將這懷疑的種子播下,發芽生根,由不得他日思夜想,坐立難安,直到出手將蘇家連根拔起才罷。 也難怪貴妃心下諸多顧忌,竟是丁點兒不肯相信他的真心,想必明珠那般通透,又有跟朕自小一并長大的情分,只是對朕知之甚詳罷了。 只可惜,太傅,朕雖說的確是你一手教導啟蒙,照著你框出的模子一日日的長到了今日,但從今往后,卻再不是任你修剪cāo縱的盆栽傀儡。 如今朝中大患,不是已經打算jiāo還兵權的蘇家,而是叫整個朝堂都抱團結黨,唯以太傅您馬首是瞻的董家??! 趙禹宸這么想著,放下了酒杯,對于眼前的太傅與淑妃祖孫兩個,卻也是格外的平心靜氣,甚至還能叫如從前一般無二的問過了董太傅的身子,囑咐他好好將養,又吩咐太醫好好照料,日日將脈案呈上來給他過目。 一旁魏安恭敬應了,董太傅見狀,便也極有規矩的起身上前,恭恭敬敬的謝了恩,觀其顏色,竟是與從前毫無差別。 看著這般毫無異狀的太傅,趙禹宸也不禁生出幾分真心的敬佩。 之前他聽出珺州布政使李君壬表面兩袖清風,實則卻是中飽私囊,國之蛀蟲,故而獨斷專行,將其壓進了龍影衛昭獄。 之后,他更是機緣巧合,從淑妃的心聲里聽出了這李君壬乃是董家姻親,他犯下的許多罪狀也都與董家脫不開干系。 知道這樁事后,原本已經應該從昭獄移出到刑部的李君壬便這般繼續在昭獄里常住了下來,他已吩咐龍影衛再細細的審,定要將李君壬私下里與董家的勾結審的清清楚楚才罷。 與此同時,有了淑妃的提醒,趙禹宸也在等著,想看看太傅知道這個消息之后,會使出什么手段來為董家開脫。 依著趙禹宸的想法,太傅知道之后,要不然便是對李君壬出手,將所有罪名都推到李君壬一人的身上,最好鬧個死無對證才罷,要不然,便是該立保李君壬,私下里煽動朝臣上奏,將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