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更何況是很多人都根本沒有打算自己可以考上大學。 現在可不一樣了,每個人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學習洗禮,簡直是信心十足。 這樣的課程下去,沒有一個人感覺自己會考不上大學。 要是所有的老師上課都是和現在的老師這樣上課。 四十五中的所有學生都相信他們別說考大學,就是考重點大學都是富富有余的事情。 而這次的考試成績就是一個提示。 雖然說還是比不上十中五中,可是還是提升了十個名次。 那是什么意思? 就是說,一個學校至少有兩百個高中生,他們提升了十個名次,那就意味著他們每個人至少都提升了幾百名的學生個人排名。 呵呵! 想想都會偷笑到嘴巴抽筋??! 這不過是一個半月。 要是一年半的話。 所有人眼前都是一個畫面。 人手一張大學入學通知書。 如果一整個學校的高中生都收到了大學入學通知書的話。 那場景要不要震撼到電視臺都會圍觀啊。 到時候那是什么感覺。 不要說學生。 就是老師們也開始對以后期待滿滿。 那位崔四海的老爸崔校長就是提議獎勵齊寒月一萬塊獎學金的校長。 早就要偷笑醒了。 他也是因為沒有后臺,才被排擠到了這個鳥不拉屎!絕對沒有建樹的學校來的。 這個學校的現狀的確是讓他看了也明白。 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估計平平安安的混到退休就好了。 絕對不會有調走的機會。 這樣的學校資源,要什么沒什么。 有路子的老師早就走光了。 這里就不可能有出路。 結果現在。 這個叫做齊寒月的學生把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的不止一個臺階。 連他那個榆木疙瘩的兒子,只要一對上書本就要睡大覺的愛打架生事的兒子。 竟然破天荒的開始讀書學習。 而且是學的津津有味。 他開始還不以為然。 以為是學校的老師嘩眾取寵,想要博個眼球和關注。 可是漸漸他發現不對了。 自己的兒子竟然可以堅持一個多月都沒有恢復本性,這是難得的。 最難得的大概就是全校的學生和老師熱情空前高漲的對待學習。 于是他去聽了幾堂課。 神奇! 精彩! 發明這樣的教學的人是天才啊。 別說是學生,就是他這樣的老頭子!聽著這樣的課,也是津津有味。 這樣的課就是讓他一天上個十節課,也不會有絲毫的厭煩。 這就是教學風格的魅力。 尤其是這才考試之后。 看著他們學校的排名。 崔校長幾乎要笑歪了嘴巴。 十個名次??! 不少校長都打電話來詢問怎么回事。 因為也許一個學生成績提高有可能是偶然,可是一整個學校,三個年級的學生呢。 今年畢業的高考生,竟然破天荒的有兩個考上了二本。 這可是已經近十年沒有過大學生的成績的學校啊。 這能不讓人驚喜啊。 最重要的是,還出了一個全市第一名。 雖然不少校長都懷著疑問! 覺得他們這次的考試監考和判卷都是他們本校老師,可能會有包庇作弊和手底下松松手的嫌疑。 可是第一名的成績擺在那里也足夠讓人驚奇。 總不可能抬抬手就松出來一個全市第一名啊。 崔校長樂呵呵應付著。 死也不會說他這里可是有絕招。 他還等著這批學生給他來個徹底的大逆轉呢。 一旦要是一批學生不要說百分之百的大學升學率,就是百分之五十也足夠讓所有人震驚。 他可是等著看這些人的笑話呢。 讓大家每次到教育局開會! 沒人正眼看他一下。 人微言輕。 這次! 哼哼! 想想那個畫面就是解氣。 所以,有人建議給齊寒月獎學金。 他這個校長第一個舉手通過。 就為了讓他兒子改邪歸正,這個獎學金也是應該得的。 別說還有這些利益,都是遠遠不止這一萬塊錢呢。 這個齊寒月足夠讓他這個校長當做寶貝。 前途遠大啊。 所以今天的四十五中絕對的與眾不同。 人手一張體育館的入場券。 這可是很難買到的。 因為這次的籃球比賽!可是有重量級的籃球明星在呢。 很多人為了這一張票可是要花大價錢的。 這可是崔校長親自舍了老臉給自己的體育館的老同學打了電話,什么招數都是用上了,才弄來了這批內部人員的票。 絕不外售的。 每個同學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 成績非常不錯,今天回去所有人都不會擔心挨老爸老媽的唾沫星子,也不需要被人擠兌,這還不夠驕傲。 再加上校長親自獎勵的票,足夠榮耀吧。 他們可是破天荒的每個人都在盼著放學回家,都想著怎么回家和家長表功呢! 千年不遇一次。 估計是有史以來最迅速的一次返校日。 老師不廢話,學生也有條不紊的快速把教室打掃完了。 似乎大家都只有一個共同目的,那就是趕快放學回家。 于是。 第一次四十五中返校日,九點剛過一點兒就放學了。 連一個滯留的學生都沒有。 十點鐘,整個校園就空無一人。 第25章 要求 放學。 還是李玉玲和齊寒月。 兩個人并肩。 出了校門就看到了崔四海。 當初的長毛,呃! 現在已經剪短了頭發,一個精神的板寸。 其他那些原來亂七八糟的黃頭發什么的,不僅是顏色都回歸了正常顏色。 就是連長度也都回歸了正常。 從衣服發型到整個人都狀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個學生。 看見寒月都是一臉的崇拜。 呵呵。 真的是崇拜。 還有仰慕。 見到齊寒月,都是一個動作。 崔四海當前第一個,對著寒月深深地彎腰。 鞠躬? 后面所有的男生都是一個動作。 深深的鞠躬。 寒月差點沒噎死。 這場面。 震撼! 三四十號男生,身穿校服,齊刷刷的鞠躬。 讓她不由得聯想起某個電影電視劇里的黑幫大哥去世,眾小弟來悼念的鏡頭。 這是要干嘛! 李玉玲不屑。 以前她看見這幫子刺頭兒那就是一個想法,敬謝不敏。 有多遠躲多遠。 就是一句話。 這幫子男生一個口哨聲都會讓李玉玲一個哆嗦,加快走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