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書迷正在閱讀:異位面事務所、鳴鳴喜歡你、團寵九零小福星、震驚!暗戀對象居然想給我上黨課、九零之白蓮不好當、炮灰重生:冷情殿下,愛爬墻、不顧西東、隔壁老炒青椒rou絲怎么辦【abo】、婚深蝕骨:顧少嬌妻如魅、重生炮灰歸來
“咱們蘇州人就差個牽頭的!” “這回打蘇州的就有揚州降將,那高都帥那邊?要是降了,說不得也做個牽頭的?!?/br> “高都帥就算被重用,也不是蘇州人??!” “太湖謝二爺也投了滁州軍……” “謝二爺啊,好像與城東蘇老爺家有舊……” 太湖湖面遼闊,占地極廣,位于常州府與蘇州府之間。 太湖水匪的赫赫聲勢,不僅在常州響亮,在蘇州也同樣讓人不容小覷。 這樣縱橫太湖十數年的悍匪,對滁州軍望風而降,那豈不是說明滁州軍比太湖悍匪還要兇悍? 眾士紳商賈想起太湖悍匪,后知后覺,開始后怕起來。 之前怎么就沒攔著知府大人呢? 要是蘇州府上下早點從了滁州軍,大家說話也能多幾分底氣,不至于這般被動。 大家格外留心府衙動靜。 府衙里,霍寶等到了來接手蘇州府事務的太平府執政高駿與廬州執政李遙。 其中高駿是原廬州通判,是最早降滁州軍的官員之一。 因他能力出眾,且愛惜百姓,就得到重用,讓他擔任太平府執政,成為降官中地位最高之人。 半年下來,高駿將太平府梳理的太太平平,去年年底還被選為二十五個參謀生之一,成為軍校生,算是刷新了資歷。 如今上上下下,都將他當成了自己人。 李遙不是別人,就是曲陽的捕快李四,李遠胞兄,鄧健麾下老人,擅長政務。 霍五父子與鄧健在曲陽時,就是李遙打理曲陽縣庶務。 等到霍五父子去了滁州州府,接手滁州軍,就調李遙去滁州接手州務。 在滁州軍的文官體系中,李遙能力出眾,資歷也老,僅次于林師爺與宋老大人,也是二十五個參謀生之一。 這次調人接手常州、蘇州、松江三府,霍五也與幾位元帥商量過人選問題。 畢竟這三地,各有所重。 蘇州府人口最多,事務最繁雜。 常州府境內山脈連綿,有鐵礦,還有太湖悍匪,需要強有力的人鎮守。 松江看似偏遠,也有眾多鹽場,還沿海,要防著海匪,也需要有人統領全局。 霍五與大家商量過,就調了朱都尉接手常州府,順帶著常州府內剿匪事宜。 朝廷官員出身的高駿接手蘇州府,穩定地方為主。 帶過兵的李遙接手松江府,可以清查沿海鹽場,肅清地方。 朱都尉之前閑職,就跟著大軍出發;其他兩人則是回去交接了一番差事后,才匆匆趕來。 霍寶年歲雖小,可身份地位在這里,兩人面對少主,都十分恭敬。 “蘇州維穩為主,可以進行吏員試了,依舊是異地為官……還有征丁納銀事宜,也該開始預備起來,只是不可耽誤春耕,糧食為要?!?/br> 霍寶對高駿交代道。 去年在太平府、金陵府、鎮江府三地征兵十幾萬,眼下鎮江、蘇州、松江三地也是差不多數目。 只是有了新執政過來,就無需另派人手負責征丁之事。 征丁不同說,按照戶籍冊子,“單丁不抽”、“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不想出丁的可以納銀充丁。 常州府百姓還差些,蘇州府、松江府兩地是魚米之鄉,百姓比較富庶,性格綿軟,并不是好的兵源地,這丁銀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高駿起身聽了,恭敬應了。 霍寶又望向李遙:“九叔給我的兩個鹽場就在松江,如今李大人過去,可順便幫我監看,還有我家九叔,是我爹與六叔、七叔、八叔等人的異姓兄弟,此去松江,若是得見九叔,可代我向九叔問好?!?/br> 李遙道:“下官從金陵出來前,五爺、六爺也私下囑咐過此事,九爺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卻是助咱們滁州軍良多,下官只有恭敬的,萬萬不敢怠慢?!?/br> 不說別的,只說去年攻打和州前那兩艘大船,就給滁州軍助力不少。 使得滁州軍不那么被動,要不然巢湖大戰時,就要全憑借巢湖水師的船。 還有九爺送霍寶的兩個鹽場,這大半年來也源源不斷了運了不少船海鹽過來,使得滁州軍在食鹽上比較富裕。 要不然的話,江北的鹽場多是泰州白衫占著,江南的鹽場大部分在臺州白衫手中,要是滁州軍被這兩方勢力卡了鹽供應,也是一件麻煩之事。 松江府那邊著急用人,李遙在蘇州府休整半日,就繼續往松江府去了。 蘇州府這里,高駿接手了政務,霍寶就叫人準備回軍之事。 之前常熟縣、吳江縣、昆山縣三地占領后,都是童兵分兵留守。 如今要準備回軍,這三地駐守兵馬也要替換調回。 “寶爺,關鍵是庫房那些,也該分分了!” 朱強帶了激動道。 所謂庫房里的東西,就是之前在官道截獲的那些財物,還有過后蘇州府城官員士紳“贖人”的那些銀錢。 這些都算是戰時繳獲,是要分配下去的。 大的分配對象是鄧健部、水師部與霍寶部。 至于下一步分配,都有份額規定,也不會弄混。 還有仇威、侯曉明、石三下去攻打縣城的繳獲,也要按照規定上繳分配。 只是上繳的部分是小部分,童軍內部分配的是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