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書迷正在閱讀:異位面事務所、鳴鳴喜歡你、團寵九零小福星、震驚!暗戀對象居然想給我上黨課、九零之白蓮不好當、炮灰重生:冷情殿下,愛爬墻、不顧西東、隔壁老炒青椒rou絲怎么辦【abo】、婚深蝕骨:顧少嬌妻如魅、重生炮灰歸來
霍五說得很清楚,“監察”監督管束的是下頭人,并不包括在座諸人。 座位上,領兵之人是鄧健、馬寨主、唐光。 三人都不是愛計較的性子,都點點頭表示知曉。 薛彪卻是神色有些古怪。 州衙,大營,監察。 讓人想到一個詞,“三司”! 三權分立! 霍五是借此另立一個部門攬權吧? …… 老和尚被委以重任,并不覺得榮耀,反而皺眉道:“與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不是將士兵卒,而是官員小吏……你們滁州兵又不打百姓,礙不著百姓什么,下頭小吏要是不妥當,就會逼得百姓沒了活路!相對于兵營,州衙上下吏員更需要監察!”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大家都望向林師爺。 霍五面上帶了猶豫之色。 兵營設個監察,將玄衣隊掛在監察名下,也有從嚴治軍之意。 省的軍紀糜爛,跟匪軍似的,壞了口碑,難走長遠。 至于政務,霍五還真是沒打算伸手。 林師爺處理的好,又有心帶兒子,他這個外行就不跟著搗亂。 可老和尚說的沒錯,只約束住將士兵卒沒用,官員小吏才是直接與百姓打交道之人。 如今官場風氣,又是沒有不貪的。 真要不聞不問,前頭搶地盤,說不得這些人后頭就能丟了地盤。 …… 林師爺看向老和尚。 這位濱州青天,他雖是初見,可早知其名。 舉人出身,教諭任上九年,后升江西興國知縣,清丈畝,平冤獄,歷任州判、道同知、右僉都御史……后因得罪外戚被貶官外放。 霍五請此人來行監察事,可謂神來之筆。 …… 老和尚也望向林師爺。 瞧著眾人的反應,他就明白政務是在這位身上。 只是這氣度…… 老和尚心中驚疑不定。 兩人年歲相仿,自己也是歷經宦海沉浮,三起三落,見過的高官顯宦不少,并不記得曾見過這位。 可要說這位是尋常儒生,那也是扯淡。 林師爺頷首道:“滁州三縣吏員良莠不齊,是該監管起來……如軍中一般,將獎賞懲罰制度早點明確,以后按照規矩行事,也省的縱出禍患,累及百姓!” 他點頭,霍五沒有反對的道理,道:“那就勞煩林先生多費心,早點兒敲定個章程來……” 這是將官吏升遷獎罰制度,都交給林師爺手中。 林師爺點頭道:“回頭我與宋伯群商量商量,早日落定此事?!?/br> 伯群,是宋老大人的字。 宋老大人纏了林師爺一天,日暮才離開。 眾人也聽聞此事。 宋老大人昨日晚宴入了白衫軍,可那個情形,大家也不能保證他是真心實意,只是接受他名義上的“歸順”。 林師爺專門提起來,表明要用宋老大人為副手,也是變相給宋老大人作保。 霍五想起兒子提醒,知曉那位宋老大人正有可用之處,便點頭道:“林先生用何人,林先生自專就是……只是這位老大人是小九卿致仕,年歲閱歷在這里,也值得咱們多敬著些,下次再開小宴,就請那位老大人留下!” 太仆寺可是管著馬場的。 宋林一個剛卸任一年的太仆寺卿,就算人走茶涼,也比旁人通曉門路。 滁州正缺軍馬,想要去遼東販馬,說不得正好借此人之力。 林師爺點頭道:“滁州這邊總要提起幾家,宋林長子早逝,次子一直在老家守業,幾個孫輩讀書為業,最年長的止步舉人……” 宋家沒有子弟出仕,就不會太顧忌,可以安心使派。 …… 次席上,坐著九人。 除了今天剛到的馬駒子四人,就是霍寶、水進、牛清、霍豹還有林平安。 聽聞林平安被林師爺收為養孫,賜了林姓,如今還負責籌建醫兵營,馬駒子為他高興,道:“雙喜臨門??!回頭可要擺酒!” 都是蟒頭寨一起長大的小伙伴,馬駒子是真心實意為他歡喜。 …… 薛孝心中火燒火燎的,看著林平安忍不住嫉妒。 還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一個書童,就因為是林師爺身邊舊人,就給安排了這好差事! 醫兵營,是歸在輔兵里,不用上場打仗。 可手下人手是真的,還有預備藥庫,這其中的油水大了。 …… 林平安謝過馬駒子,望向林瑾,略有些忐忑。 林瑾不是那等小肚雞腸容不得人的性子,可這多個兄弟,就將相依為命的祖父分去一半,心中多少帶了酸澀。 只是他更羞愧,平安跟在祖父身邊十來年,心細體貼,比這個親孫子對祖父還上心。 看出林平安拘謹,林瑾就主動提了酒盅:“二弟!” “大哥!”林平安舉起酒盅,面上帶了感激。 …… 同桌的另一對兄弟,霍豹夾了巴掌大的燒五花rou,放到胞兄碗中:“大哥吃,這是你最愛吃的……” 馬駒子在旁白了他一眼:“大熱天的,也不嫌怕膩著老虎?” “膩什么?就該好好補補,我哥都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