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他現在必須出去透透氣才行,不然的話,隨時都有可能煩躁的昏厥過去。 而令這位開國皇帝感到煩躁難耐的,也并不僅僅是眼下這炎熱的天氣,更多的還是源自于方才的那份奏章。 李淵把奏章握在手中,也沒想清楚究竟要去哪里,就那么倒背著雙臂,漫無目的的走著。而眾內侍和金吾衛,則不遠不近的陪在他身后,一起在這禁苑之中四處瞎逛。 說實話,這些年李淵過的并不快樂。雖然富有四海、九五至尊,但他越來越覺得,他人生中最幸福愜意的時光,是在五十二歲之前,還沒有當皇帝的那會兒。 李淵出生于關隴貴族世家,其祖父李虎乃是西魏名將、八柱國之一,官拜太尉、獲封隴西郡公,堪稱權位榮盛,莫與為比。 就以這樣的門戶背景而言,說李淵從小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也一點都不為過。 隴西軍事貴族集團,自晉代以來就是一支強大而龐雜的政治勢力,曾多次主導了華夏政權的興替的轉折,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這個集團的內部,長期的發展壯大也導致了盤根錯節、姻親綿密的人際關系。 就拿李淵來說,他父親李昞,是北周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李昞與當時身為北周大司馬,后來成為隋朝開國皇帝的隋文帝楊堅交往密切、親如兄弟。而李淵的母親,則是北周太保獨孤信的女兒,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的親jiejie。 論起這個親戚關系,李淵和后來的隋煬帝楊廣,是正兒八經的姨表親。 在這種世代勛貴、正牌皇親的光環之下,李淵的少年時光、青年時光,乃至步入中年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所過的生活都是無憂無慮、瀟灑自在的。 財富和美女姑且不說,單單是官職事業,便絕非尋常人能夠企及。 七歲時,父親李昞過世,他承襲了北周唐國公的爵位。 十五歲時,姨夫楊堅取代北周靜帝,自己做了皇上,同年便頒下旨意,不僅保持了李淵的唐國公地位,還敕封他為千牛備身,正式成為皇家的禁衛武官。 自那之后,李淵又一路升遷,在楊堅的信任和重用下,歷任譙、岐、隴三州刺史,軍政民政一把抓;再后來,表弟隋煬帝楊廣繼位,任命李淵為滎陽、樓煩兩個郡的太守,緊接著沒過多久便升任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同時還兼著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右驍衛將軍。 這種境遇,用“官運亨通”評價都算小了,只能說是“人在家中坐,官從天上來”,升遷輕松的令人發指。 大業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17年,五十一歲的李淵得到了他在隋朝中的最后一份職務——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內的最高軍政長官。 而他之前那種安然愜意、沒羞沒臊的好日子,也算是過到頭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皇帝的煩惱 李淵剛剛擔任太原留守的那個時期,隋朝已經因為楊廣的瞎胡搞,即將走到覆滅的盡頭。當時的他,手中要兵有兵,要糧有糧,又占據著北方的要塞之地,按說無論靜觀其變,還是割據自守,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之后甭管是誰接了隋煬帝的班,成為天下的新主人,都會對他這位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重視有加,什么高官厚祿、封侯拜相等等好事,仍舊和從前一樣,肯定不會有任何改變。 然而,好巧不巧,當慣了逍遙王公的李淵,卻偏偏生了幾個不安分不消停的好兒子。在經過李世民、李建成等人一番積極的奔走努力之后,原本打算瀟灑一輩子的李淵,最終還是無法避免的走上了那條起兵造反、爭奪天下的不歸路。 不過,雖說李淵的揭竿而起略有些不太情愿的意思在里面,但從總體上看,他逐鹿江山的條件還是非常牛掰的。天時地利人和,這家伙幾乎啥都不缺,簡直就是造反奪權的不二人選。 大業十三年初,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到同年七月的時候,他便在兒子們的“協助”下,殺掉了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正式宣布起兵。不過短短幾個月的功夫,李淵父子便率兵橫掃了整個秦晉大地,并于十一月初九那天,順利攻克隋朝的首都長安。 入主長安之后,李氏家族進一步走上了開掛模式,天下一十八路反王,差不多是逮誰滅誰。李淵在占領長安后的第二年正式稱帝,立國號為“唐”,并從公元618年到624年,僅僅用了六年的時間,便平定了隋末興起的所有割據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到今天為止,他已經做了整整八年的皇帝,天下一統也過去了兩年多的光景,大唐的江山蒸蒸日上、百廢待興,隱隱有了盛世的雛形。然而,李淵這八年的帝王日子,過的卻并不快樂。 或者說,他認為自己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明顯是被降低了。 從官員百姓的角度看,皇帝那可是僅次于神仙的存在,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甚至連生殺予奪的大權都不在話下??墒菍τ诶顪Y來說,他沒當皇帝的時候,也差不多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至于那個生殺予奪的大權,除非他是打定主意要當表弟楊廣那樣的昏君,否則也不可能想殺誰就殺誰。 這兩相一比較,皇帝和公爵之間,實質上的收獲其實并無太差異,但他所付出、所承擔的東西,卻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