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想到這里,李淵也不禁感慨萬分,遂認真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前一陣子,朕派遣工部尚書溫大雅前去鎮守洛陽,世民這孩子擔心關東地區不穩,于是建議讓天策府車騎將軍張亮一同隨行。因為當初洛陽是秦王所部打下來的,他們熟悉那邊的情況,朕想了想,覺得沒問題,便準奏了?!?/br> 他略微頓了頓,接著說:“后來沒過多久,元吉秘奏,說那個張亮到了洛陽之后,廣散金帛資財,結交山東豪杰,網羅親信,意圖不軌。朕當時沒多考慮,就命他查辦此事??墒菦]想到,元吉做事太莽,一上來就把張亮下了獄,直接嚴刑拷打。也不知道張亮是真能熬啊,還是真冤枉,總之逼問了十多天,他就是一言不發。元吉沒拿到證據,反而先激起了洛陽守軍的不滿,連帶周圍數個郡縣都人心惶惶,眼瞅著嘩變內亂迫在眉睫?!?/br> 趙亮沉聲道:“原來如此。不知當時秦王又作何反應?” “他當然是怒不可遏啦,”李淵嘆道:“這孩子心性剛硬,也是眼里不揉沙子,當即就表示要參齊王一個濫權之罪。朕好說歹勸,才把此事壓下來,并同意釋放張亮,官復原職?!?/br> “不過,那個時候洛陽已經開始有點亂了,世民擔心張亮和他的部下不穩,而各路反王余孽又趁機蠢蠢欲動,于是提出要率兵出關,親自去鎮守洛陽?!?/br> 趙亮問道:“您應允了嗎?” 李淵輕輕的搖了搖頭:“朕本來是想答應的。朝野內外其實都清楚,太子和秦王的矛盾由來已久,甚至到了不可彌合的地步。朕就琢磨著,與其讓他們兄弟倆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相互爭斗,倒不如先打發一個離開,這樣或許能避免很多摩擦??墒呛髞碛写蟪继嵝央?,說天策府的人一聽說要隨秦王前往洛陽,個個都歡欣鼓舞,如此情況,恐怕不是什么好兆頭啊?!?/br> 他望著趙亮,無奈問道:“趙愛卿,你給朕分解分解,究竟是讓他們走好呢?還是不讓他們走好呢?” 第四百二十八章 父子心思 趙亮心中暗道:我靠!當然不能讓李世民就這么顛兒顛兒的跑到洛陽去啊。且不說這小子到了那邊,會不會帶著手下自立為王,關鍵是玄武門這邊的一場大戲,到時候又該找誰來唱呢? 他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語氣無比堅定的說道:“陛下,可萬萬不能讓秦王率兵東出啊?!?/br> “哦?趙愛卿也是這么認為的嗎?”李淵問道:“究竟是何原因,快說來給朕聽聽?!?/br> 趙亮回答:“原因很簡單。兄弟矛盾,只能合,不能分。合者雖難,終有化解之日;分者雖易,破鏡覆水何全?!?/br> 李淵聽得饒有興趣,示意趙亮細細講來。趙亮不敢把話題引向李世民擁兵自重、有可能會在洛陽稱王的方向上,免得立時引起這皇帝的戒懼之心,直接出手把秦王給廢了,于是只好小心翼翼的尋找另一個角度進行分析: “陛下,民間百姓、小戶人家,即便過過尋常日子,也總免不了發生一些兄弟吵架斗氣的情況。里正和族長在出頭勸解之時,往往都會設法讓兄弟間坦誠相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盡量把心里的疙瘩說開。反之呢,則不建議用分家的方式來簡單處置。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兄弟們從此各過各的日子,就好似銅鏡破碎、覆水難收,一旦父母辭世離去,他們不僅再也無法重新和好,而且還會令家中的財產因分化而被攤薄,那樣一來,今后誰的日子都不會好過了?!?/br> 這一番通俗易懂的話,句句都打在了李淵的心坎上,尤其是最后那條,簡直就是在直接暗示他,大唐也有可能會因為兄弟分家而走向徹底分裂。 此種境地,恐怕是這位大唐的開國君主最無法接受的。 “嗯,愛卿言之有理,有理??!”李淵一拍書案,道:“之前是朕把事情想得簡單了,居然連個里正都不如!” 他站起身來,背著雙手,在房中踱了幾圈步,沉聲道:“的確不能讓世民率兵東出!一旦遠離長安,身邊那群壞種,更方便慫恿他跟兄長作對啦!” 他轉過身來,對趙亮吩咐道:“愛卿,你這就以太極宮問事郎的身份,去秦王府傳旨,告訴世民,讓他徹底打消鎮守洛陽的念頭,給朕老老實實的留在長安,和他哥哥好生相處!” 李世民的身體逐漸好轉,雖然仍不能喝酒,但是正常飲食已然恢復。今日,他跟王妃長孫氏剛剛在桌旁坐下,筷子還沒來得及拿起,就忽然聽管家通稟,說宮中傳來圣旨。 李世民心下疑惑,不知父皇又有何事,一邊在王妃的服侍下更換朝服,一邊思考琢磨。 功夫不大,秦王殿下紫袍玉帶的從府中迎將出來,才到門口就不禁一愣:咦?這不是趙神醫嗎? 趙亮沖他略微笑了笑,順便還遞過去一個眼神,李世民心下恍然,知道趙亮應該是成功了,不免暗暗欣喜,對旁邊的宮中內侍行了一禮。 那隨行的太監趕忙還禮,對李世民介紹道,說旁邊這位趙亮趙先生,是陛下新進敕封的問事郎,今天傳旨的正主就是他。 李世民略感疑惑,不曉得趙亮為何沒有獲封實質的官職,而是得了一個如此莫名其妙的稱呼。但他不敢多問,連忙又向趙亮施禮問好。 趙亮笑了笑,說道:“殿下安好。陛下今天的旨意,沒有詔書,只是口諭,請您找個合適的地方,由我面授機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