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上官雪明完全沒有料到,韓德讓居然會用這樣的方式幫助趙亮渡過難關,頓時愣怔當場,不知如何反駁。而周圍的文武大臣們此刻也議論紛紛,忽然感覺這個趙亮的動機確實值得考慮。 蕭太后目光閃爍,顯然同樣也被韓德讓引出的這個話題所影響,不禁仔細琢磨起眼前這個年輕人說的話。 一旁的遼圣宗突然道:“母后,韓相的這個問題,孩兒剛才也一直在奇怪。這位臨安侯趙亮倘若并非有意幫助咱們,那又為何會冒險跑來報信呢?要知道,今晚如果不是您事先周密部署,一舉瓦解了乙室部族的叛亂,咱們到現在唯一的救星,恐怕真的就只有這位趙侯爺了吧?” 他略微頓了頓,望著趙亮說道:“而如果像上官先生講的那樣子,趙亮是與我們大遼勢不兩立的宋朝主戰派,眼前的情況便完全沒法說通了啊?!?/br> 謝天謝地!熄燈祖師保佑!趙亮內心忍不住激動的吶喊:我尼瑪,幸好有韓德讓和遼圣宗兩個明白人在場,不然老子這回真就羊入虎口死翹翹啦! 剛才一時緊張,居然把這么有說服力的事情給忘個干凈,險些讓上官雪明那個混蛋得逞! 哇哈哈哈,這次看你還有什么辦法! 果然,趙亮這套匪夷所思的cao作,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要維護歷史的走向,這一點雖然瞞不過上官雪明,但他卻也沒辦法明確指出??偛荒芨捥笏麄冎v:因為趙亮是反穿越調查局的人,所以為了維護正常的歷史走向,這才干出給敵人通風報信的勾當吧。 那豈不是等于把自己也拖進水里了嗎? 有鑒于此,上官雪明氣的咬牙切齒,可偏偏又無可奈何,只好不再言語,任憑蕭太后定奪。 “趙侯爺說的有道理,不過,”蕭太后微微一笑:“上官先生講的也是實情。這其中,恐怕還有一些我們沒能想透的地方吧。不過也不著急,我說了,你的報信,雖然沒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好意我們還是心領的。契丹人,講究的就是有恩必償、有仇必報,咱們一碼算一碼?!?/br> 她轉頭望向遼圣宗:“依我看,不如這樣吧,就先請趙侯爺在咱們這兒住下來,與他那位同僚盤桓幾日,待咱們弄清楚情況再做決定。倘若真是宋朝有意求和,那便放了他們;如果雙方要打,便請趙侯爺辛苦一下,來為我遼軍祭旗,既告慰南院大王父子,又振奮契丹士氣,你看如何?” “全憑母后安排?!边|圣宗微微欠身,恭敬答道。 聞聽此言,趙亮心中暗嘆一聲:我靠,這他媽走的到底是什么運???稀里糊涂的就當了戰俘,還得等著給人家祭旗? 飛騎都統制韓破陣此時大步來到他的跟前,把手一伸:“臨安侯,請吧?!?/br> “且慢!”韓德讓忽然又開口道:“太后,陛下,老臣建議,還是應該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來妥善應對此事。我們把臨安侯留在這里可以,不過,是否派個密使過到那邊去,見見宋朝皇帝呢?” 蕭太后思索片刻,點點頭:“韓愛卿的意思是,萬一趙恒真有此心,的確派趙亮前來接洽,我們也不好浪費對方的誠意,是嗎?” 韓德讓點點頭:“正是此理啊,太后。老臣以為,可否讓臨安侯趙亮寫上一封手書,表明大遼也愿意和平,隨意請趙恒盡快派遣正式的使臣來談。那么這樣的話,咱們便等若立于不敗之地。此事如果有詐,寫信的是宋朝的侯爵,就算傳揚出去,也與我們毫無關系啊?!?/br> “妙哉,果然是老成謀國之計!”蕭太后高興道:“能成,咱們就談;不能成,咱們就打!反正不是我們提出求和的?!?/br> 她思索片刻,又問道:“您說,派誰做這個密使呢?” 韓德讓微微拱手:“既然信是由宋朝人寫的,那送信,也應該找一位宋朝人啦。依老臣看,不如就讓王繼忠跑一趟,太后以為如何?” 蕭太后連連點頭:“韓愛卿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王繼忠原本是宋朝的云州觀察使,剛剛被俘歸順大遼不久,對那邊熟門熟路,讓他去,再合適不過了!我說趙侯爺,看來還是得請你辛苦一下,趕緊回去寫信吧?!?/br> 趙亮可憐巴巴的點了點頭,差點就想說:“可是我不會寫繁體字??!”不過,他最終還是把這話忍了回去,生怕如此荒唐的理由立馬令蕭太后翻臉,當場拿他祭旗,于是只好硬著頭皮跟韓破陣離開大帳,往宮帳軍的營地走去。 折騰了整夜功夫,此時趙亮早已經困倦難熬、疲憊不堪。韓破陣把他安置在一個獨立的小帳篷中,命一小隊衛兵將此處看牢,接著又找來筆墨紙硯,讓他趕緊寫信。 趙亮獨自坐在帳篷里,硬生生憋了一個時辰,直到外面天色放亮,他也沒勇氣提起那支毛筆,寫出只言片語。 正當趙亮發愁等會兒該如何交差之時,帳篷外面忽然響起一個聲音:“我奉太后之命,來找里面的人取信?!?/br> 第二百三十八章 請人代筆 趙亮心中暗叫:大事不好!收作業的來了!我這兒還他媽一個字都沒寫呢。 他慌慌張張的站起來,才穩住身形,就見帳篷簾子便被人從外面掀開,一個四十來歲模樣的中年男子低頭鉆進帳中。 那人看見神色慌張的趙亮,也是微微一愣,然后趕緊抱拳拱手道:“在下汴京王繼忠,拜見臨安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