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趙亮此刻真想把屋里所有人都趕出去,好讓他和小雅能夠單獨說說話,但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無奈的暗嘆一聲,道:“姚大人講的沒錯。穆靈,你還是快跟我們講講軍糧案的事情吧。楊宗保也正是因為要給你翻案,才冒險從前線跑回來的,只有平反洗冤,方能不負他的心血啊?!?/br> 鄭盧雅明白事關重大,也不再耽擱,收起淚容說道:“此事還要從幾個月前說起?!?/br> “其實我并不姓穆,但是我也不記得自己真正的身世,只曉得當初渾渾噩噩,整日游蕩在應天府附近的山野之間。后來因為饑寒生病,被爹爹阿娘他們搭救,并認作了義女。也不知道怎么的,我好像天生就有做生意的靈感,原先只是想報答爹爹,便幫著他打理家中買賣,可是沒想到居然還搞得順風順水。穆家商號連著推出‘融資購糧’和‘集采分銷’兩個新手段,一下子打開市場,短短一個月的功夫,便賺了過去幾年才能賺到的利潤?!?/br> 我靠!趙亮心道:要不是軍糧案,你這臭丫頭搞不好能整成宋代馬爸爸啊。 只聽鄭盧雅接著道:“正當家里的買賣風生水起之時,兵部的庫部司忽然征選各地的軍糧官商,專門為當地駐軍提供軍需糧草。我一想,這種政府采購招投標項目,肯定得上啊,于是作為應天府的代表報了名?!?/br> 在場眾人里,除了趙亮,沒有一個能聽懂什么叫“政府采購招投標項目”,不過他們都以為這是生意人的行話,所以也沒太過疑惑,繼續聽小雅介紹:“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中間碰上了硬茬!”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舵之主 鄭盧雅介紹道:“當時應天府范圍內報名的有好幾家,經過數輪比較之后,只剩下兩家競爭者。除了我們,另一個是韓先慶的昌隆商號。而這個韓先慶的堂兄,正是忠武軍節度使韓先志?!?/br> “???竟然是他?”姚能奇道:“我聽說知樞密院事陳堯叟恰好也是韓先志的姐夫呀?!?/br> 鄭盧雅點了點頭:“大人說的沒錯,昌隆商號背后的大靠山就是韓先志和陳堯叟。起初,爹爹曾萌生退意,覺得咱們比不了韓先慶的背景,也不可能爭得過他們。但是靈兒并不這么想,一來因為這次招標是兵部庫部司主持的,所以樞密院未必能插得上手;二來,我們的信譽比昌隆好很多,各地供貨商也更支持我們。單純論條件,我肯定能穩勝一籌。最后果不其然,兵部經過充分權衡,終究還是把官商牌甲頒給了穆家老號?!?/br> 蘋果沉聲道:“如此一來,也等于徹底得罪了韓先慶和他背后的人?!?/br> “這一層我也考慮過了,”鄭盧雅道:“韓先慶輸了,必然心中不服,多半會找他堂兄告狀,而我們的軍糧,也主要是供給駐扎在應天府的忠武軍。所以,在那之后,每單生意我都格外仔細,生怕軍需的數量和質量出了問題,被韓家兄弟抓住把柄,刻意找茬?!?/br> 姚能奇道:“既然姑娘提起了防范之心,想必事無巨細皆有分寸,那么如何還會出現軍糧被掉包的事情呢?” 鄭盧雅回答道:“由于事發突然,我被捕的時候并沒有立即想通其中的關節。這幾日靜下心來細細思考,恐怕只有一個環節出了狀況?!?/br> “哦?究竟是什么環節?”趙亮追問。 “多半是漕運上的問題?!编嵄R雅一邊思索,一邊道:“軍糧全部屯放在穆家老號的幾間倉庫,日夜有人值守看管,數萬石稻谷絕非說換就能換的。而從倉庫到忠武軍大營這一段運輸路程中,同樣有店里的十幾個伙計隨車盯著,更不可能在中途偷梁換柱。所以要說有機會,就只能是在糧食入庫前,從江南到應天的漕運上動手腳?!?/br> 趙亮有些疑惑:“難道糧食入庫的時候不驗貨嗎?” 鄭盧雅道:“驗貨是驗貨,但沒辦法一包一包,一車一車全都驗到。只要現場有人里應外合,在choucha時故布疑陣,總能想辦法蒙混過關。因為誰也預料不到,這么多糧食,能在半路掉包。更何況……” 姚能頗感好奇:“更何況什么?” 鄭盧雅猶豫了一下,接著道:“更何況負責糧食漕運的三河幫,在江湖上也很有名氣,我們又是他的老客戶,斷然不會想到他們不怕砸掉自己招牌,偷偷干出此等事來?!?/br> 趙亮沉吟片刻,問道:“這么說,你懷疑最大的可能,是三河幫在背后搞得手腳?” “嗯,我確實這么認為,”鄭盧雅點點頭:“不過我沒有任何證據?!?/br> 李二白突然開口:“三河幫規模不小,各地都有分舵,你們一向是和哪家打交道的?” 鄭盧雅答:“就是三河幫的應天分舵。他們分舵的舵主薛進跟爹爹是老朋友,做了幾十年的生意?!?/br> 趙亮與姚能對視一眼,笑道:“大人,看來這回咱們還得親自走一趟,去會會這位薛舵主了?!?/br> 眾人都覺得趙亮所說很有必要,于是紛紛表示同意。幾個人一邊用晚餐,一邊又商量之后的行動細節,直到二更時分方才各自回房休息。 轉過天來,趙亮、鄭盧雅、姚能、李二白和蘋果五人,連帶七八個京畿路提點刑獄司的官吏,從東京汴梁出發,直奔應天府。而楊家二小姐楊茹則跑去找小王爺報到,協助他核查宋軍軍需的情況。 北宋的應天府,乃是大宋“四京”中的南京,即今天河南的商丘古城,距離開封不過一百五十多公里,策馬而行,一天之內便能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