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嗯嗯,你說的也很有道理,”宋真宗對此表示同意:“朕倒是把這茬兒給忘了。陳愛卿啊,臨安侯講的沒錯呀,平常不打仗的時候,糧草儲備運轉,全是兵部在忙乎;但遇有戰事,按規制來說,這買糧調糧什么的就都歸你管了。所以徹查軍糧情報泄露的事情,你們樞密院確實不好出面的?!?/br> 陳堯叟一聽這話,急的腦門上都冒汗了,連忙道:“還請陛下三思。不是臣非要接這個差事,也并非想偏袒下屬,實在是有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不能不考慮啊?!?/br> “哦?什么問題,竟會如此重要?”宋真宗頗感好奇。 “打仗的問題!也就是即將與遼軍展開的大戰!”陳堯叟鄭重道:“遼國二十萬軍隊在邊境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大舉南下。目前所有能調動的宋軍,都由樞密院統一部署,陸續開往前線。同時,大軍所需的糧草也一并經樞密院調派,向戰場輸送。每日里,牛馬車隊都會擁塞各條向北的道路,光是運糧的民夫就多達十數萬人。而這龐大瑣碎的工作,皆是樞密院的官吏們在辛勤處理?,F在,如果讓不熟悉情況的人介入進來,查誰不查誰?先查誰后查誰?哪批軍糧查完再走?哪批軍糧根本耽誤不得?外行人能搞的清楚嗎?一旦因為調查尚無實據的情報泄露問題,反而影響了前線的戰事,那豈不是本末倒置,遂了敵人的心愿嗎?” 這番話說的合情合理,頓時令宋真宗犯了難:老陳說的也挺在理。軍糧是死的,可是前線的將士們是活的呀。哪怕耽擱一天的功夫,十來萬軍隊就得餓肚子,到時候別說是打契丹人了,搞不好軍營嘩變都有可能。 他皺起眉頭,兀自沉思起來,一時間沒了準主意。趙亮將這一切看在眼里,趕緊沖旁邊的小王爺點點頭,意思是:該你出殺手锏啦。 八千歲小王爺見狀,知道時候已到,于是搖頭晃腦的冷哼了一聲,幽幽的說:“陳大人講的也對啊。這宋遼兩家一打起仗來,邊關的四個主力軍,加上關內各路援兵,以及地方州府的團練民夫,十多萬兵馬都得聽從您的部署調動,可不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嗎?為了讓大軍安穩不亂,我看凡事也只能照陳大人的話來辦啦?!?/br> 這句誅心之語一說出口,都不用趙亮使讀心術,在場所有大臣拿rou眼也能看到,宋真宗的臉色咔嚓一下就沉下來了。 幾乎每個人心中都不約而同的閃過四個字:擁兵自重! 怎么著?想拿打仗說事兒?拿軍隊說事兒?拿戰場勝負來跟皇帝談條件?陳堯叟,你怕不是活膩歪了吧?! 看著面色不善的宋真宗,陳堯叟此時也意識到自己處境不妙。但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現在想要收回來是不可能了。 他只好把矛頭對準八千歲:“殿下,您這話是什么意思?下官從來沒有如此想過啊。究竟怎樣安排,還是得聽陛下圣裁,我等只要忠心耿耿、一絲不茍的辦事就好?!?/br> 向來好脾氣的宋真宗,這會兒仍舊是面帶寒霜,完全沒有理會陳堯叟搶救式的效忠表態,沉聲道:“陳大人,你說吧,徹查軍糧事務,究竟由誰來辦比較穩妥?” “微臣惶恐!”陳堯叟嚇得撲騰一聲跪倒在地:“此事涉及軍政要務,臣沒有半點資格定奪,萬事當然以陛下您的旨意為準?!?/br> 宋真宗看他認慫服軟,心里稍微舒服了一點,語氣也緩和了不少:“好,趕緊起來吧。既然你這軍頭沒有意見,那么就由朕來決定。楚王,你不是一直都閑得慌嗎?也該替朕分分憂了。這樁差事就讓你來主持?!?/br> 小王爺一聽皇帝說讓他接手,趕忙施禮:“臣遵旨。請陛下放心,微臣定當用心辦差,將軍需糧草諸般事務核查清楚,堵住泄密的漏洞?!?/br> “另外,臨安侯是最先發現此事的,”宋真宗接著道:“他又是初涉朝堂,跟你們各方各面都沒有什么交情,所以也一起跟著楚王辦差。咱們老趙家的兩兄弟攜手合作,想來能撐住局面,不至于讓大軍亂了套吧?”皇帝的這番安排,意思非常明顯,就是要給所有執掌兵權的外姓人一個下馬威,讓你們搞清楚,這天下是趙家的! 趙亮聞言大喜,趕緊拱手領命,然后說道:“陛下,既然要重新梳理與軍糧有關的所有事務,那么之前審定過的各項軍糧案件是否也在此列?可否暫且不予處置,待我們一一理清后再做定奪呢?” 宋真宗點了點頭:“那是自然。凡是跟軍糧有關的案件,不管有沒有被定罪,都要翻過來再次仔細核實一遍,查清楚這里面是否有人向遼軍泄密?!?/br> 趙亮心中暗喜,忍不住看了看灰頭土臉的陳堯叟,以及始終旁觀局勢的刑部尚書王倫。 二人此時各有心事,當然也都不敢在這個當口,向皇帝提起昨晚刑部大牢里發生的事情。 “哎呀,趙兄,剛才真是太過癮啦!”散朝之后,小王爺才一走出大殿,便忍不住興奮道:“自從父王去世后,我趕鴨子上架,被迫上朝儀征,就未曾有過如此痛快的感覺!陳堯叟可以算得上是朝堂中的老狐貍了,平日除了寇相能鎮得住他,還真沒見過有誰能像方才那樣,把這個狡猾的家伙耍的團團亂轉、啞口無言,哈哈哈?!?/br> 趙亮一邊跟那些走過身旁、向他點頭致意的大臣們還禮打招呼,一邊笑道:“八千歲也別高興的太早,眼下咱們只是先勝了一籌,后面跟樞密院的較量才是真正的考驗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