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趙亮點點頭:“為百姓效力,自然責無旁貸。不過,眼下我還有一件要緊的事去辦,所以實在不能接受官職賞賜,還望諸位多多諒解?!?/br> 寇準聞言灑然一笑:“老夫人,既然如此,那我們也不好再強人所難了。趙先生和他師侄二白道長一樣,都是身懷絕技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我想,他們即便不在朝堂,也一樣會為國為民、當仁不讓的?!?/br> 佘賽花仍然覺得有些可惜,無奈的嘆口氣道:“唉,相國說的雖然在理,可是……像趙先生這等難得的人才,都不愿意在朝為官,恐怕圣上多少也有些責任吧?!?/br> 趙亮微微一愣,不曉得自己不想做官,跟宋真宗究竟有什么關系,只聽小王爺也附和道:“誰說不是呢?皇叔這些年糊涂的很,只知道重用一干jian佞鼠輩,弄得天下豪杰寒心。我說我去敲那幫龜孫幾锏吧,你們又總是攔著我!” 寇準沉聲道:“王爺還請慎言。哪有做臣子的,指摘陛下不是的道理?” 聽他們這么說,趙亮才恍然大悟,知道對方都誤會了。正欲再做解釋,卻聽佘賽花道:“行啦,相國大人,你心里怎么想難道老身不知道嗎?就說今天吧,你倆為何登門拜訪,真的只是探望我這個不中用的病老婆子嗎?” 第一百七十八章 寇準的心思 寇準為難的看了看趙亮等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佘賽花不滿道:“你就直說吧,趙先生和二白道長又不是外人?!?/br> 聞聽此言,寇準連忙拱手:“哦,老夫人誤會了,平仲并非那個意思,只是要說的事尚未廷議,還不好……” 楊茹在一旁插嘴道:“寇叔叔指的可是遷都避禍之事?” “???這你都知道了?”小王爺頗為好奇:“你這小丫頭片子消息倒也靈通呢?!?/br> 楊茹不愿連累李二白,淡淡道:“這有什么,前線軍中早有傳聞,可笑你們還當秘密藏著掖著?!?/br> 寇準無奈的長嘆一聲,對佘賽花道:“老夫人,您看看,連前線的將士們都聽說了,一旦動搖了軍心士氣,這該如何是好啊?!?/br> 佘賽花揮揮手,示意眾人坐下再說,然后道:“老身也或多或少聽到了一些傳聞,不過,不是還沒有定嗎?” “定跟不定也差球不多啦!”小王爺憤憤道:“現在之所以還未廷議,并非猶豫走不走,而是在盤算往哪里走,究竟是去東南還是去西南?!?/br> 佘賽花聞言大驚:“陛下當真要不戰先逃?平仲,難道你不勸阻的嗎?” 寇準額頭上微微滲出汗珠,沉聲道:“勸了,不聽,唉?!?/br> 小王爺道:“私下里跟皇叔講,一點用都沒有。他就是那副滾刀rou的樣子,寇相好說歹說也沒招兒,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朝堂廷議時,當面抗辯,逼著圣上改主意。我們擔心廷議壓不住那幫主張遷都的龜孫,所以才來請您老人家助陣?!?/br> “不用說那么多!老身必須去!”佘賽花把龍頭拐杖往地上狠狠一杵,怒道:“將士們還在前線苦苦支撐,他們的君主卻在盤算放棄都城?這場仗不用打,就已經輸了!” 寇準劍眉一挑,說:“既然老夫人也如此想,那么寇某心中的底氣就更足啦。拼著烏紗不保、性命不要,我也一定阻止這一切發生?!?/br> 楊茹、蘋果和李二白聞言都不禁望向趙亮,驚訝于他料事如神,果然猜中了宰相寇準的想法。 三人奇怪的反應落入小王爺趙明眼中,他忍不住問道:“你們怎么了?難道寇相說的不對嗎?” 楊茹解釋道:“不,寇叔叔大仁大智,當然沒錯?!?/br> “那為何表情如此怪異?”小王爺一臉狐疑。 楊茹笑了笑,說:“是這樣。我們回開封的路上,也曾聊起過關于遷都的事情。當時我不曉得寇叔叔的意向,所以非常擔心。但是趙大哥卻十分篤定的告訴我們,寇相不僅不會同意遷都,而且還會逼著圣上御駕親征呢?!?/br> 此言一出,小王爺和佘賽花倒還沒什么,可是寇準卻聽得大感意外,一時間愣愣看著趙亮說不出話來。 佘賽花察覺出寇準的異樣,奇道:“平仲,難道你真的有此打算?” 小王爺同樣訝然:“我的天,寇相,本王怎么從未聽你提起過呀?不會真讓趙先生給說中了吧?” 寇準回過神來,先兀自鎮靜一下,然后才猶豫道:“額,不瞞諸位說,寇某確實產生過讓陛下御駕親征的念頭。不過,那只是昨晚我獨自一人在書房中,琢磨宋遼會戰的方略之時,偶然冒出的大膽想法,尚未思考周詳,所以今天還沒來得及與王爺、老夫人仔細探討。不知……不知趙先生是如何提前猜到的?” 他如此一說,頓時令在場眾人都驚愕萬分,這才知道趙亮真的是未卜先知。李二白在趙亮旁邊低聲道:“大仙,您老的身份怕是要曝光啦?!?/br> 趙亮先是白他一眼,然后轉頭說道:“寇大人,其實這也并不難猜?!?/br> “哦?愿聞其詳?!?/br> 趙亮站起身,侃侃而談:“在下這個判斷,原因有四。其一者,是基于目前兩軍所面臨的形勢。遼國雖然氣勢洶洶,兵鋒強盛,顯然是有備而來,但幽云十六州向來都是兩國必爭之地,我大宋也并非全無防范準備,只是因為事發突然,才略顯局促。所以倘若戰事能夠陷入膠著狀態,給我方籌謀調度的時間,宋軍則可陸續集結,形成足夠抗衡之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