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半日(上)
水面上,數十艘艦船,張開風帆,遮蓋視野。 一眼望去,盡是大船。 林正陽站在水上高臺,觀看戰況。 高臺有三層,自上而下,遙遙可見數十艘大船,其中往來奔走水軍,都是歷歷在目。 只見所有大船之上,都加了數層鐵皮,覆蓋了重要位置,喚作鐵甲艦。 此時船只,都是木質,純粹鐵甲艦尚未出現。 再者此時鋼鐵產量也未必撐得起。 即便只是加了鐵皮,這等鐵甲艦卻也能在水戰之中占據優勢。 除此之外,還有些舊船,臨時征用,未曾來得及加裝鐵皮。 只是草草修繕過。 大體上,不影響戰力。 陽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 隱隱地,還能聽到水軍將士喊著號子,船頭有傳令兵不斷打著各色旗幟,傳達命令。 林正陽身邊跟著親兵,凝望著水軍開船。 目光投向遠處。 先頭的數條鐵甲艦,已經與打著吳國旗號的船只交錯相對。 一條鐵甲艦當先錯過一船,旋而以船身覆蓋鐵甲之處,狠狠撞了上去。 “嘩啦”,好似聽到這樣的聲音,就見那條大船,被狠狠劃出一個大豁口。 鐵甲艦在水面之下布置有機關,專門用于這等撞擊之用。 之間水面上頓時起了許多氣泡,江水倒灌入船艙。 那船只眼見地就停了下來,緩緩下沉。 這時候,數條鐵甲艦,紛紛如法炮制,逮住一條敵艦就是猛撞。 或用船頭,或用船身,正巧此時來了一陣順風,敵方轉向不得,紛紛中招。 只是一會兒,就有五六艘敵艦中招進水。 隨后不過數十息,就明顯地下沉了一大截。 有水軍就棄船而逃,不多時,江面上就多了許多潛水者。 林正陽凝神望去。 只見這一場旗開得勝,空中絲絲黑紅色軍氣凝聚,屬于漢軍的軍氣越發濃郁,而敵方軍氣潰散了少許。 隨著戰事推移,戰死者的血氣,散入空中,透著黑紅。 戰爭本質就是血與火。 因而軍氣這種氣運必須染血方能養成。 每戰擊殺敵軍,都在掠奪其血氣、性命,養煉此氣。 越是大勝,越是如此。 接著,吳軍水師之處,有傳令船打出旗號。 遠遠地,稍微有些看不清楚。 接下來,吳軍艦隊的風格明顯改變了,盡可能迂回,避免直接撞擊。 吳軍艦船,都是木船,沒有鐵甲艦,速度較之漢軍水師略勝一籌。 撞擊之事,的確在此之后發生得少了。 船只交錯之時,互相射擊箭矢。 吳軍船只之上備著床弩,一發下去,巨大的動能作用下,能鑿個對穿。 有一艘鐵甲艦,不幸被集火,連中數發,鐵甲被打破,船身出現缺口。 然而一時竟不下沉。 漢軍船上,猛地爆出一陣“噼里啪啦”的排槍響聲,如同炒豆子一般。 吳軍船上頓時像是割麥子一般,倒下一片,血流一地。 盡管離得很遠,林正陽依舊能聽出,是經典的三連發式排槍,也就是三段射。 這就是火繩槍,在點火孔裝填引火藥,再用火繩引燃,大大減少了裝填時間。 用在這里,遠比尋常弓弩方便。 最關鍵是,培養一名火槍手,用時很短,而培養弓弩手,卻耗時許久。 前者更能推廣,也具備相當高的戰略價值。 初次使用,頓時顯出神效。 沒過多久,就接連有吳軍被打倒,艦船被鑿穿、下沉。 “按照此時火槍水準,只在二三十步內有殺傷力,這點距離在平地上不過是數息可知,但在水上,卻正是恰當?!?/br> “兩船交錯,在這江面上,船速甚快,雖隔五米十米而不可靠近,這時手統三連射,隔著船放,卻威力不小?!?/br> “等到船只交錯之后,又有空隙,趁機裝填彈藥,隨后繼續?!?/br> “這在平地上,哪有許多裝填彈藥的時間?尤其是此時火藥射程短暫,所以平地上尚不實用,而水軍之中卻是利器!” 林正陽心中滿意。 隨著火繩槍的大量實裝,并且正式應用在水戰之中,漸漸顯出了威力。 吳軍靠著弓箭與床弩,一時間還能打得有來有回,甚至靠著多年積累下的精銳弓手,在殺傷上略占一籌。 這里就見得吳軍水師精銳之處了。 在不斷移動且晃動的甲板上,依舊能保持精準的射擊,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訓練得來的技藝。 吳侯能立足揚州,多次打退胡騎大軍,就是靠著水師得力。 江面上,一時間,吳軍略占優勢。 絲絲軍氣,又重新振作,與漢軍軍氣交鋒。 林正陽看在眼里,并不著急,只是見著下方水師大營之中,又不斷開出艦隊,沖了上去。 幾輪交鋒過后,吳軍弓箭的射擊頻率,明顯下降,而漢軍的火銃,依舊保持著穩定發揮。 漸漸,局勢開始逆轉。 “就算是吳軍的弓手,連續拉弓之后,狀態也不可避免地下降,人力拉弓畢竟有限,不如火槍省力?!?/br> “火槍只要裝填彈藥,后勤充足,就能穩定發揮········瞄準、點火又能耗費多少氣力?” “拼消耗,自然我這邊占優?!?/br> 其實這道理淺顯意見,玩過弓箭的都知曉,反復重復拉開、射擊,其實是不可能堅持多久的。 幾輪、十幾輪、最多幾十輪過后,就明顯狀態下降,需要休息。 可在這種激烈的戰爭之中,隨時都可能面臨敵軍,哪有功夫讓你休息? 所以此時,吳軍那裝填快速、輕便省力的火銃,漸漸拉開了差距。 林正陽繼續觀看著雙方交戰。 不時有雙方的戰艦破損,退了下來。 敵我雙方都有。 那些輕度損壞的,也就罷了,一些受了重創的艦船,就在掩護下,退到岸邊。 漢軍的艦船,明顯堅固得多,或許是因大部覆甲的緣故,戰損交換比在一比五左右。 林正陽注意到,漢軍水師的士氣高昂,明顯勝過對面。 水面上,裝備了新式火器,以及鐵甲艦的漢軍水師,不斷擊潰敵艦。 絲絲赤氣,沖上高空,遠遠地就能看到紅光沖天的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