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賈府
風水堪輿,又名青囊術。 自有人類以來,風水之術就就已經誕生。 小到陽宅風水,陰宅風水,大到玄門各派,無不重視此術。 自古以來有“一命二運三風水四陰德五讀書”之說。 風水是除了天生的命和運之外最能影響個人一生命運的因素。 甚至更在陰德和讀書之上。 風水是一門悠久玄術,又被稱之為青烏術、青囊術,準確說應該稱為堪輿。 不同于道術這種追求自身超凡的法術,風水更需要特別的天賦悟性。 這是兩種不同學術,修士不一定知識豐富,但作為一名真正的堪輿大師必定心藏海川博覽群書熟知天下。 龍脈,在風水當中尤為重要。 大勢力或者個人若想讓自己命運更好必須依靠龍脈。 當然,目前這個世界是這樣,仙界那種地方暫時不多說。 皇族有專屬帝王氣勢的龍脈支撐,修仙宗門也會請大師幫忙尋那些好山好水之地。 每個宗門都不能例外,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風水好的地方肯定適合靈氣匯聚,風水好的地方不一定靈氣濃郁,但風水不好的地方肯定不會聚集靈氣,當然,特殊龍脈例外,比如帝王氣勢的龍脈就很特殊。 在玄門眼中,世界由一炁而造化,萬物無不賴氣而生,而氣又有多種,千奇百怪,不勝枚舉。 大體上而言,龍脈之氣,根據本質高低,氣質清濁,含量多寡,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出潛龍,一種是能出貴人。 所謂貴人,只要是有權有勢都算貴人。 一般只有龍氣清澈,層級較高的龍脈才會撫育紫氣,才能出潛龍。 至于其余,稍微渾濁一些的,哪怕總量很大,也只能淪為臣格,能出貴人,而不能出人主。 天下各門各派都有各自一套總結的法門,來觀龍氣,辨氣運,以避開禍端,逢兇化吉。 通玄與玄清出身蜀中隱門,天下有數的玄門大派,自然也被傳授了望氣、辨氣之術。 此時此刻,兩人就帶著人手,在賈家大宅周圍,緩緩步行。 不時用羅盤輔佐,尋覓氣運走向。 凡人無有靈眼,觀不得這種氣運流轉變化,而在有特殊天賦之人或是修成這等觀氣之術之人眼中,天下氣運都是在不斷流動的。 通玄眼中,城池上方,滔滔不絕的云氣,自四面八方向中央天柱匯聚,形成一道綿延數十里的氣運長河。 河道赤紅色,中間流淌著黃色的云氣,而外圍不斷有赤氣、白氣,好似百川歸流一般,洶涌而來。 這是整體的大趨勢。 拋開那等氣象之外,城中各處,氣數分布,具體到每一家每一宅院,都有所不同。 賈家上方,就有紅黃色云氣,中央甚至有絲絲青氣,匯聚成一小方,外圍則是有白色云氣。 絲絲縷縷的,好似棉線一般粗細的稀薄云氣,每個數息,就不斷自空中飄來,落入宅邸之中某處。 其中有一部分,徑直匯入宅邸上方的家宅總氣之中。 這些氣運來源不一,有時自南方而來,有時卻自王宮方向,有的則是自別的方位而來。 通玄運使靈眼,入地三尺,甚至發現地下也有絲絲白紅之氣,稀薄得好似虛幻一樣,不斷蒸騰著,裨益宅中各處。 “善,此地倒是一處福地,地下有一條細小的地脈,可謂是吉宅了!” 通玄贊道。 玄清也開了靈眼,但他觀氣之術不如玄洞精深,只能大略觀個色澤,好似隔著毛玻璃一般,看的氣運并不真切,那地下那么稀薄的云氣他也看不到。 只是他掌心拖著一方古樸羅盤,測定了周圍地勢方位后,又取了幾處之土,略微嘗了嘗,隨即吐掉,點頭同意: “此處地氣豐厚,色澤雖然不純,但也有益主人,是吉宅不錯,能增富貴之氣,可惜后勁不足,我推測只能堅持五六年了?!?/br> 玄清斷言道: “再過五六年,地氣耗盡,這里就變得平庸了?!?/br> “成都城內吉地多是有主,賈家倉促而來竟然也能占據一處,不太可能是巧合,多半事先也請過行中高手?!?/br> 水鏡在一旁打著下手,他沒有望氣之術的天賦,往日也曾試過這門玄術,卻怎么也不得門徑而入。 這時他領著數個商人、小販打扮的人物走來。 “師兄,這幾位是十三司的番子,知曉這賈家的消息?!?/br> “據他們所說,前幾日賈家鬧得家宅不寧,隨后昨日有一僧一道進城,在賈加榮國府之外窺探?!?/br> “似乎······不懷好意?!?/br> 通玄望著不遠處的高門大院,一點都不驚訝,反倒是帶著微笑。 “不懷好意······不懷好意就對了!” “他們這是在看種下去的種子成熟了沒有,等著摘桃子呢!” 不等水鏡和玄清發問,通玄就用秘術傳音入耳: “賈家二房二字賈寶玉,生來就帶著一塊五彩寶玉,上面還有題字呢!” “通靈寶玉,氣運之寶,吸食賈家氣運以固本,甚至要汲取賈家兩位國公遺留的祖德,以此涵養貴氣?!?/br> “眼下看似賈家富貴逼人,繁花似錦,實則根基都被迫了出來,這是在大量消耗本來深藏的氣運,損了底蘊?!?/br> “一朝等到運數盡時,就是煞氣再也壓制不住之日,那時整個賈家都要抄家滅族,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那僧道兩人,可等不到那個時候,現在就要摘去樹上果實了!” 水鏡環顧左右,只見兩大街道上來來往往,遠處榮國府邊上角門不斷有車馬進出,一時間沒有看到那僧道。 玄清更是聽了震驚: “居然有人這么狠毒,這是要榨干賈家之后,再轉嫁煞氣,讓賈家滿門去頂了劫數??!” “那榮寧二國公,泉下有靈,難不成就這么看著別人在他自家嫡系子孫身上動手腳?” 大凡這類國公王侯,死后一般都是有祖靈,能鎮壓族里氣運,在冥土也能蔭蔽后人,這就是祖德了。 通玄搖了搖頭,指了指榮國府的方向: “你看那榮國府老太太,公然讓二子入主榮禧堂,就該知曉,榮寧二脈,早已沒有什么祖靈了!” 此刻天下諸侯,尚未有人公開稱帝,大多數自稱某某王侯,乃至于大將軍、節度使等等職位,是以明面上天子還在大燕。 雖說蜀中已視大燕為前朝,但是畢竟蜀王不曾稱帝,是以前朝國公爵位,在這里還是能勉強承認的。 早在賈代善病故之后,賈赦就遞了折子,隨即襲爵,只是如今已經降到一等將軍爵。 “這真是······好歹也是一門雙國公,死后在冥土也有自家的宮殿、舊部·········怎么就這么沒了呢!” 水鏡搖頭嘆息著。 本來這類得到敕封爵位的正經國公,就算去往冥土,也不會難過。 國家敕封的爵位,自有氣運降下,在冥土也能生成自己的宮殿,收攏舊部,就連冥王也不能管轄,別提多逍遙自在了。 要不然,為什么誰都想爭取敕封,逍遙世襲的爵位呢? “這誰知道·······或許,是惹到了某些神仙也說不定?!?/br> 通玄冷笑著道: “天下爭龍,哪一次不鬧出些幺蛾子?” “歷來改朝換代,各地城隍、山神、河神,甚至一些神仙,都在拼命活躍,四處插手,資助有才有能者,不然哪來那么多才子相遇神明?真當他們那么閑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