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秀女
勤政殿。 林正陽埋頭案牘之間,桌上擺著筆墨紙硯,厚重的文書,齊齊擺了一桌。 林正陽將左手邊一份折子啟封,略微瀏覽了下,是匯報戰后文陽府境內小股流竄亂兵的處理事項。 在林正陽主政后,他并沒有大改,而是大部分盤沿用蜀王李成業之前的制度,包括這往來文書批復制度。 各地的正經有品級的主官副官,比如縣令縣丞,都有義務匯報治下近況,為期十五天,幾乎就有一份。 這部分折子,首先送到政務處,由一批文臣給予處理意見,再由蜀王親自過目,給予最終決定。 文臣給予的參考意見,喚作票擬,而蜀王的朱筆批閱,叫做批紅。 這樣一來,可以節省為君者本人大部分精力。 盡管如此,每天他還是需要超過三個時辰,也就是六個小時的時間,處理這些政事。 由此可見,古代帝王,看著風光,實則也是一份苦差事。 這種事情,偏偏又不能假他人之手,否則就有大權旁落的風險。 后世現代社會,一把手把所有事情交給二把手去做,尚且都有被架空的風險,何況這里是古代? 所謂“恩必發于上”,這恩與威,最具體的體現,就在這批折子上了。 誰能批折子,就能掌握整個國家最上層的權利。 這種事情,只有昏君才會拱手讓出。 也只有白癡,才會讓妃子參與········君不見武媚娘是怎么學到一身高明的權術的! 又過了半個時辰,殿中上了燈,一排排燈籠、火燭,照得殿內亮堂堂的。 “王上,先前一役,王宮宮女妃嬪死傷慘重,是不是·····該考慮下充實后宮?” 一名隨身宦官,在十步之外,恭謹地躬身詢問著。 林正陽訝然,隨即反應過來。 一直以來忙于軍政,幾乎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他占據的這個李成業的身份,本來就是蜀王,之前應當有一批妃嬪的。 可惜在戰亂之中,就連身為蜀王的他本身都不能幸免,何況那些可憐的妃嬪奴婢? 死的死,逃的逃,就算僥幸沒死的,多半也污了身子,早被他和小哀尋了名目打發了走。 那一陣,蜀王宮幾乎空了,幾乎找不到什么人。 說起來,確實是有必要采買一些宮女、太監充實后宮了。 只是········ “這種事,你自去問王妃,何必來煩本王?” “內事不決,皆有王妃?!?/br> 林正陽不耐煩地揮手道: “只管去問王妃,這本就該她處理?!?/br> 那名宦官更是頭低了下去: “可是·····可是這件事是王上您之前已經定好的,娘娘說由您自決?!?/br> “本王定下的?” 林正陽恍然大悟,隨即調出了李成業的記憶,“回憶”著這件小事,終于從記憶的角落里找到了。 “前朝賈公望,賈家,如今有秀女待選,嗯······元春,元春!” 林正陽睜大了眼睛。 再仔細“回憶”,他得到了更多詳實的消息。 賈家、甄家、王家、薛家,本是金陵四大家族,后來為避戰亂,賈家前往蜀地成都。 本是金陵望族的四大家族,在蜀地并無根基。 為此,他們選擇送女入宮,攀附李成業這位蜀王。 待選的,可不就是賈家二房嫡女,賈元春嘛! 賈公望在前朝可謂一時豪杰,屢立戰功,多次擊退胡人,因而積累功勛封侯,乃至于國公。 其弟十年內也因救駕,而受封國公。 一門雙公,可謂煊赫至極。 可惜,那是六十年前的事情了,大晉已經日薄西山,多次征戰各地平亂,也耗盡了最后一批精銳,最終導致各地節度使最大,藩鎮林立。 后來就是胡人南下,為避禍,也是恐懼胡人貴族報復,這才有賈家遷移之事。 而四大家族向來同氣連枝,彼此多年姻親,即便是李成業也不得不高看幾眼。 畢竟,即便賈家主脈兩支遷移過來,仍有很多旁支遍布金陵,那甄家和薛家,還是在金陵有很大勢力。 所以才點了賈家的秀女,以此借用四大家族在金陵留下的人脈,為將來攻略天下做準備。 想到這里,林正陽也提起了興趣。 賈元春,不知道是不是熟悉的那個。 如果是,那么三代鐘鳴鼎食之家的林家呢?是不是也在揚州? 薛寶釵,林黛玉呢?金陵十二釵呢? 賈家真的有一個寶玉嗎? 太虛幻境呢?是位于那些煉氣士口中所言的天界嗎? “此事暫且擱置,待本王問過王妃再行處理······德,你去傳咒禁博士前來?!?/br> 德退下后,林正陽又命宮人換上殿內的熏香。 內務局特制的貢品熏香,在銅盆里點燃,不久殿內就充斥著一股子薰衣草的香氣。 此時沒有蚊香、殺蟲劑等等化工產品,只能靠著這種摻雜了避蟲藥的熏香來驅逐蟲蠅。 偌大的宮殿,又是前朝蜀王舊制,難免有些年久失修,而且濕冷,易滋生蛇蟲鼠蟻。 自打李成業自封蜀王以來,并未大興土木,只是啟封了部分尚且完好的宮殿,不曾真正大修過。 畢竟李成業起家之前只是文陽府內一處縣令之子,征戰蜀地,接連攻下一百多縣,早已習慣了盡可能精打細算,將每一分錢糧都用在大業上。 真心舍不得在這么大的宮殿上花錢。 偌大一個蜀王宮,前后歷經兩朝,三十多位蜀王,十二位蜀侯,有名牌的宮殿就不下二百,各種奇觀景致何止千畝? 部翻修一下,具體要多少錢呢?參照下園林園,乘以十倍大致了解一下。 別的不說,怎么也要數百萬兩銀打底,而且上不封頂·······那也不要爭天下了!多少錢都不夠花的! 真有這錢,李成業也用在軍政上了,幾百萬兩,能養著好幾萬精銳呢! 所以,只是啟用了幾處破損不是太嚴重的宮殿,修修補補就拿來用了,別的都封了起來,只是不住人罷了。 天下爭龍,處處花錢,哪有多余的錢,可挪去修園子的! 又不是某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