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慰靈
蜀都。 肅殺之氣彌漫城樓。 數以萬計的尸首,猶自面帶驚怖,或痛苦扭曲,或震怒瞪眼,彌漫著濃厚的血腥氣。 一輛輛板車,被馬、騾子、驢子等等拉著,緩緩來到南門處。 這里已經有無數俘虜,在挖土筑觀。 林正陽一身戎裝,在層層護衛下,緩緩移駕至此。 見此情景,微微頷首,對著身邊的一眾文臣武將吩咐道: “城破當日,一應變節者,永不錄用,其親屬一縷打入另冊,非有功績不得贖出?!?/br> 接著,又用著沙啞的聲音,哽咽道: “本王有愧也,連累城中百姓受此大難,益州子民妻離子散,家人兒女不知所蹤········本王豈能無愧?” “必以這三軍胡人之命以祭之,聊以慰藉,亡魂未遠,本王當再接再厲,追逐胡人,以畢其功于一役?!?/br> “而今,將出兵,先以酒水祭之,稍后再補上慰靈碑!” 說話間,林正陽親自斟酒數杯,傾倒于地。 王者身負天地人大運,距離口含天憲還有很大距離,但是王者之諾也非同小可。 僅僅只是一場親祭,尚且只是私下祭祀,也起到了相當大的靈驗。 眼前騰起一陣白茫茫的霧氣,原本盤旋在外的血云,漸漸受此白氣,就地一滾。 不過幾杯水酒,只因他親自祭之,就化作了一陣靈雨,淅淅瀝瀝地落下,隨后如同瓢潑大雨。 白霧、大雨之中,這血光不斷被凈化。 怨氣、污穢都被洗去,化出一個個人形,沖著他當空拜下。 隨即空中生出無形漩渦,將他們吸入此界冥土之類的層面。 “原來這才是王者權柄,身負天下之望,一言就能化解怨愆,無需念咒打醮,自有神通大力?!?/br> 林正陽深深地吸了口氣,也為這等權柄震驚,隨后暗自嘆息著: “可惜不是每個世界都是氣運當道的世界,甚至很多世界根本不存在氣運······這王者權柄雖好,也只能在這個世界用用?!?/br> “況且,王者也不是永遠在位,遲早要一日要老去,交接權柄的時候,到時這力量也隨之而去?!?/br> “說到底,這權柄不是自家就有,而是建立統治政權后,萬民所授予的權柄?!?/br> “這是最典型的外力了,一朝權柄不在,頓時打回原形········臨近去位的太上皇,連侍奉膳食的太監,都敢拿第二等的米以次充好,巴巴地去討好太子了,可見氣數這東西著實不可作為依仗!” “還是干脆把這個世界當做可持續開發的項目世界算了,調整好時間流速,每隔幾十年、幾百年,讓輪回者在這個世界來一次改朝換代,革鼎天下,順便收割命格氣運?!?/br> 想到氣運,林正陽就不自覺地望著身邊的文臣武將。 他們并不都是輪回者,也有不少是原本益州土著。 之前蜀中城破,不少變節者就此暴露,一直堅持到最后而且幸存下來的人現在都得到了回報。 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提拔,就算暫時不提拔的,后續論功也必然提拔。 趁著眾人依序致哀祭祀的時候,靈驗悄然打開。 大部分都是紅黃之氣,位在七品到五品之間,這是最普遍的。 少部分一片金黃,已經是地位不低的了。 至于帶著青氣的,只有一二老臣,前后歷經兩代蜀王,或是三品。 蜀王麾下官職,很少有三品之上的,即便真的加到三品,也不太可能青之氣運。 “沒有滿堂青紫那么煊赫??!” “大抵上,應該是蜀龍孱弱的緣故·······即便眼下我撕裂了黑龍不少氣數,但是在沒有實際統治益州之外的情況下,還是不太可能超出蜀龍太多?!?/br> “畢竟氣數不可能憑空出現,要么天授,要么地脈,要么治民,只能從天地人之中獲取?!?/br> “蜀中龍氣已為我得,因我頂替蜀王身份,借著這個馬甲行事,自然在天機之中就是真正的蜀王······蜀王不曾真正統治益州之外,那就得不到那里的氣數?!?/br> “看本命氣,這里眼下能有青氣的,一個都沒有,倒是本命呈現明黃的,倒是不少?!?/br> 粗略看了下,林正陽心里就有數了。 此世氣運,按照色澤,大致分為黑、白、紅、黃、青、紫六種,其地位也是越往后越高。 本命之氣如同水桶,也就是所謂的額器量,決定了個人命數的上限。 黑氣一般不是生人所有,灰黑之氣代表不服王化,白氣飽滿則是尋常之人。 本命之氣紅者,有百里之才的可能,而本命為黃,可以當到郡守之類主官。 青紫兩色則是貴氣,本命若是這兩者,要么出身天潢貴胄,要么生來便有使命。 到了青紫這一層,在同一時期,整個天下都是有數的,不敢說一個蘿卜一個坑,但大致上還是維持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絕不會泛濫。 因本命氣也意味著命格,也就是在天機運轉之中的重要程度,即地位高低。 好比金字塔一般,越往上,面積就越小,能承擔的位置也自然越少。 所以,才有殺人上位一說。 殺人上位,不是說殺人就能奪取氣運,而是殺人,尤其是殺了這類命格較高的人,才有空缺之位。 命格,其實就是地位,就是階級。 太平年間,階級固化,想要往上爬,非常困難。 在氣運學上就是因為大多數位置已經滿了,所以提升地位異常艱難。 動蕩年間,反倒相對容易,因為死得人太多了,空缺的位置自然就多了,想提升自己的階級也就容易了許多。 這些,都是來自于之前派遣的輪回者們,在這個世界反復探索所得到的寶貴經驗。 為此,數位精英輪回者,冒著風險,真正洗去記憶,真靈轉世為嬰兒,然后加入本土道脈之中修法。 是以,他此時其實是很清楚外面發生什么的。 胡人勒令蜀中各處道脈出人出力,各派之主也不是孤身前來,自然是帶著一二得力弟子。 這其中,就有他的眼線。 “算算時間,那邊也差不多該發動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