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革命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聽!革命歌聲多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后的勝利, 向全國的解放!” 果然沒多久,遠處傳來一陣噠噠的軍靴碰撞地面的聲音,接著西城門轟然大開,激昂奮進的軍樂聲從城門外響起,軍樂手奏響了如今隨著鄂軍攻入河南、四川,而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流行起來的《革命軍進行曲》!穿著上面鑲著金線的雪白色軍裝,戴著金邊大檐軍帽的軍樂隊走在最前面,邁著整齊的步伐從西城門緩緩入城。后面是整齊的連隊方陣,以四人為一排,整整排出了長長的一列,個個扛著嶄新的軍槍,穿著新式軍裝,有心細的百姓仔細望去,頓時抽吸了一口冷氣,原來這黑壓壓的方陣邁著大步走進來之后,大家伙才看清楚。他們竟然邁著整齊的步伐、每一縱橫隊伍之間的距離都相差無幾,整齊的軍靴聲踢打在地面上,在加上這一方陣的士兵一眼望去,個頭竟然都差不多,格外的刺目。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英俊挺拔,而且他們作為一個整體,充滿了朝氣。當他們肩上扛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穿著他們備用的嶄新的軍裝,被擦得錚亮小牛皮軍靴整齊的踏在地面上時,看上去有說不出來的威武帥氣。 “嘩!” 人群之中頓時被震驚了。 “這才是鐵軍吶!” 有百姓在感慨。 “我一定也要參軍,要穿這種軍裝,唱這種軍歌!” 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樣的軍隊會是真正戰無不勝的軍隊,他們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感覺。因此當教導連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他們果然被眼前的這支隊伍驚呆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這樣威武而又帥氣的軍隊?!半y怪,報紙都在傳湖北的軍隊都打到河南、四川去了,看這模樣估計連朝廷的北洋新軍都不是革命軍的對手”,這樣的想法一下子布滿幾乎所有圍觀的百姓心中。 李漢的目的達到了,事實上所有人都想錯了。隨他入城的這支隊伍可不是什么鐵軍、老兵,而是根本就是一群新招募的新兵蛋子組成的全新編制。在荊楚新政實行之后,軍政府超額的完成了招募了士兵的人物,因為從其他各省趕來的年輕人也有不少,為了不打擊到大家的積極性,所以,趁機他又從這些學生兵之中招募了幾個特殊的營級編制。比如教導營,都是由曾經在陸軍學堂學習過或者參加過兵,或者上過五年以上私塾或師范院校的學生,由他跟招募的洋人教官一起,在他心中的軍校未組建完成前,先在幾處為他們普及指揮與軍官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其中一個便是這個編制,都是他挑出來的好苗子,每天苦練走正步、左右轉、齊步走等,就是為了在歡迎儀式或者閱兵式使用的儀仗營。有些人該說浪費了,不,合理的使用跟宣傳,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現在,他組織這場宏大的入城儀式,用儀仗營的整齊、干練與紀律,將‘鐵軍、強兵、紀律、威武、不可戰勝’等標簽深深印入了重慶城里每一個百姓們看,晚一點還會隨著報紙傳播到湖北到全國各地,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革命軍的強大,更能震懾一群妄圖與他爭奪川督的勢力。 “全體都有,革命者之歌,齊聲唱!” 隨著最前排的儀仗營指揮開口指揮之后,幾乎沒有雜音,隊伍開始轉換另一首歌曲,開始唱了起來。 “聽吧!戰斗的號角發出警報 穿好軍裝拿起武器 革命戰士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李漢騎著一匹棗黃色的雄壯戰馬在十數位年輕的軍官的簇擁下,也隨著三人一排,慢慢的跟在儀仗營的后面入了城。今天他特意穿上了一身華麗且整齊而又威嚴的仿第三帝國元帥服,以至于連他身邊跟著的,穿了一身督軍服飾的何進都給壓了下去,給人一種威武不凡的感覺。更是突出了他的年輕和權勢。 “大聲唱起來,我們自幼所心愛的一切, 寧死也不能讓給敵人 革命戰士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 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我們再見吧親愛的mama 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 在馬上,李漢一只手控制著馬大聲跟著唱歌,另一只手不停的向人群敬了軍禮示意??粗旅娉煌g呼的人群,他也幾乎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只有不停的向下面的人群微笑致意。人群看著他的微笑,變得更加的激動,返還給他的是更大的歡呼聲。 周圍不時亮起鎂燈光的刺眼光亮,一個個世紀初的報社記者們不停的對著他跟隊伍拍著照片。隊伍慢慢的走著,留給了人群一個挺拔而又英俊的背影。在夜晚街道兩側懸掛的燈光的照射下,在一群同樣年輕的軍官的簇擁下,在一群昂首挺胸,威武雄壯的士兵的包圍下,緩緩的朝著原重慶知府衙門走去。 人群看著這幅奇妙的場景,甚是忘掉了自己的呼吸。青年,駿馬,筆挺的軍服,閃亮發亮的刺刀,還有那勃勃的生氣,什么都不缺少。一切都仿佛是從大革命的油畫里走出來的一樣,充滿了華麗而又熱血沸騰的色彩。 李漢的那個挺拔的背影,就這樣深深的印刻在重慶群眾的腦海里,幾十年后,依然會有人把李漢的這個背影拿出來,津津樂道,而那個年輕而精力充沛的身影就好像被定格在歷史的那一刻。 入城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以至于等到李漢等趕到朝天觀的時候,時間已經耽擱了大半個小時。 此時的朝天觀里同樣也已經擠滿了人,主要的是全城的官、紳、商、等各界代表,青年學生。園子的正中搭起了一個木臺,臺子上有十來個座位,座位的上面有一條巨大的橫幅,紅字鮮艷得醒目“四川軍政府大都督就職儀式”,木臺后面交叉著兩面才趕制出來的旗幟,一面是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一面就是鐵血十八星旗。顯然,連何進跟重慶這邊都明顯準備不足。 李漢趕到的時候,他們中有些面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笑容,有些雖然帶著笑卻明顯看不到喜悅,有些甚至干脆或苦著、或本著一張臉。沒辦法,原本何進代表軍政府通知他們的今天是來參加荊楚鎮守使李漢抵達重慶的歡迎儀式,誰料到等到李漢的船隊抵達了碼頭,這群原本到了碼頭去歡迎他的人才知道,那個就要抵達這里的男人,卻是用了些手段將他們中的一些不甘心的人哄騙來,因為,通知他們的人根本沒有提到,在抵達四川重慶才剛下了船甚至都來不及休息一下的李漢,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他們這些四川省內的名流、富豪,甚至日租界的各國領事、洋商們面前,宣布就任四川大都督,當真是令人憤怒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余,心中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果斷跟無恥! 這下好了,他們如今根本無法找到理由中途離開不愿出席李漢就任四川大都督的就職儀式,除非他們愿意擺明了車馬得罪了那位權勢橫貫川鄂的實權人物,否則就只能咽下這個苦果,明天見了報紙之后,興許鋪天蓋地的宣傳都是那位荊楚鎮守使——李漢在四川各界的熱烈歡迎下,就任四川大都督! 何進親自安排下去,緊急調來了四百多個警察加一個連的士兵警戒著四周。 軍政府的一些成員忙的要死,不停的招呼各處的代表站好隊形,又把標語旗幟分發了下去。還要抽出一只眼睛來看著園子的大門,那些需要坐到主席臺上的重量級人物一般都來的比較的晚。這些人物就需要在他們一進入園子就上去忙不迭的招呼,送他們上主席臺就坐。由于他們也不過一個小時前才知道了大帥要在此就職四川大都督的事情,導致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不過看他們臉上興奮的表情就知道了,這里有不少都是跟著李漢從武昌一路走到現在的老兄弟了,如今眼看著大帥就要就任一省大都督,恐怕沒有逼他們感覺更興奮與激動的了! 第四卷 帝國東升 第385章 決戰之勢 當李浚氣喘息息的跑上山梁時,眼前的情景讓他看得一呆,隨之勒住跨下的坐騎,后面上來的朝鮮官兵也連忙停了下來。 山梁上,列著一排排整齊的明軍,兩側各一隊黑壓壓的騎兵押陣,中間則是一隊火槍手,黑洞洞的槍口正對著前方,李浚知道,那是明軍最先進的火槍,可以不用火繩直接開火,火槍手中間有一塊凹陷,凹陷處數十門小型火炮分成兩列,炮口已經抬高,直接天空。 “這……”看到這種情形,李浚知道,明軍其實早就可以援救他們,只是一直按兵不動,即使是他們能擋住滿人半個時辰也無濟于事,他心中一股怒火升起,直想繞過明軍陣線質問殷洪盛和王公略兩人。 “大君,息怒,當心明軍不懷好意?!笨吹嚼羁D樕系呐瓪?,李在中連忙提醒道。 李浚抖然清醒過來,明軍既然見死不救,若是惱怒了明軍統帥,難保明軍不會干脆殺人滅口,他扭頭望了望身后,身后只有數百殘兵敗將,明軍只需數輪齊射,恐怕所有逃出來的朝鮮官兵就會全軍覆沒,想到這,他馬一偏,小心翼翼的打馬從明軍陣前側面過去。幸好,明軍好似無意對他們滅口,并沒有任何動作。 “哼,這個李浚還算識趣?!蓖豕云擦似沧斓?,若李浚敢沖擊軍陣,毫無疑問,王公略會毫不猶豫的下令開槍,既然朝鮮人識趣,王公略也就懶得對他們處理,即使大明見死不救的消息傳到朝鮮又如何,朝鮮照樣要依附大明,雖然滿人肯定會派出斥侯隊搜查,馬上就會發現這里的大軍,可是能晚一會兒發現總比早發現好。 “噗,噗,噗?!背翋灥奶懵曧懥似饋?,前方數面觀察的旗幟搖動了數下,明軍心頭全都一稟,心知滿人的探子馬上就會到達山梁。 果然,一會兒,數十名黑衣黑甲的清軍已經縱馬上來,他們衣甲上還殘留著血跡,只是一看到山梁上的情景,臉上的神情變得一片錯愕。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前面一名明軍軍官手中的旗幟一軍,喝道:“射擊!” “砰!砰!砰!”明軍前線一片硝煙彌漫,剛剛沖上山梁的數十名清騎胸前冒出一片血霧,紛紛從馬上掉下來,失去主人的戰馬嘶鳴不已。 “前進!”射殺了這數十名清騎后,明軍前方軍官下達命令,“卟、卟?!钡哪_步聲響起,明軍整齊的向前移動起來,數十步后最前面的明軍已經越過山梁,向坡下走去,離此三里左右,清軍大步也正在前進,準備追擊明軍。 聽到槍聲,清軍都是一愣,忍不住放慢腳步,看到數里外明軍出現,許多清軍驚呼起來,他們一直以為明軍至少已經逃出了十數里外,沒想到就在眼前。 “主子,不好,這是圈套,大軍快退?!碧K克薩哈驚呼起來,眼前這座山梁雖然高不過五六丈,又是緩坡,可是明軍已經先行占據,蘇克薩哈不由想起數年前多鐸數萬大軍在兩個小山坡下吃盡苦頭,最后折戟沉沙之事。 多爾袞心中也是一驚,只是心中卻猶豫起來,雖然兩軍相隔尚有二三里,只是大軍一退必定生亂,明軍正好掩殺過來,若是平時清軍都是騎兵,逃起來倒是沒事,眼下地上都是積雪,明軍又極善行軍,時間一長,四條腿還當真跑不過兩條腿,何況明軍兩邊騎兵正在虎視眈眈,單等清軍一退就會追殺。 “主子,不能再猶豫了,快下令撤退吧?!碧K克薩哈急忙催道。 多爾袞扭頭向斥候首領看去,牙齒咬的格格直響,道:“額隆多,你這個哨探是怎么當的,本王要殺了你?!泵鬈娋驮跀道锏刂?,額隆多竟然沒有查探到,實在是失職。 額隆多面色大變,從馬上翻身下來,跪地道:“主子,奴才失職,愿領死罪,只是還請主子讓奴才死前能多殺幾個明狗,為大清盡上最后一份心力?!?/br> “好,本王給你一個機會,你率所有部下為先鋒,沖入明狗陣內,沒有消滅明狗前,不準回頭一步?!?/br> “奴才遵令,多謝主子!”額隆多又在雪地里咚咚的磕了幾個頭,從雪地里翻身上馬,望了望身后的數百名滿人最精銳的白甲,眼中轉為一片殺氣,撥出長刀前指,大喊道:“滿洲的巴圖魯們,明狗就在前面,殺!” “殺!”三百余名白甲一起撥出長刀,大喝起來,蹄聲響起,數弦的箭支一樣向前沖去。 蘇克薩哈和其余滿人將領心中都涌出一股蒼涼的感覺,以三百余騎沖殺明軍大軍,不許后退,這些人無疑不可能生還。 “額爾克戴青,你領兵六千,沖擊明狗左翼騎兵,務必將明狗騎兵擊潰?!?/br> “奴才遵令?!币幻鄽q的大將抱了抱拳,撥轉馬頭下去,不一會兒,滿人當中分出一大半人馬將明軍左翼擊去。 滿人整個隊伍才一萬五千余人,這六千兵馬已是滿人的四成,多爾袞此舉分明是想與明軍決戰,蘇克薩哈大驚:“主子……” 多爾袞打斷了蘇克薩哈的話:“不用勸了,本王已經決定了,滿洲的勇士即使是死,也要用臉朝天,決不能如豬狗般任由明軍宰殺?!倍酄栃柎嗽捒此普f的豪氣,其實卻是充滿悲涼和無奈,若是能逃跑,滿人絕不會介意名聲,可是眼下就算逃跑也不得,自然要表現得英勇一點。 “是,主子?!碧K克薩哈低著頭應道,臉上的淚水已經流了出來,明軍早有準備,以前種種自然是假像,他知道,今日估計大部分人都是戰死的下場,就算逃了出去又如何,失去了這支軍隊,滿人只剩一些老弱婦孺,離滅族已是不遠了。 多爾袞的目光掃向其余將領,最終目光落到濟度身上,濟度是濟爾哈朗之子,雖然濟爾哈朗與多爾袞的關系不算太好,可是多爾袞對濟度卻很相信。 “濟度,你率三千人,沖擊明軍的右翼,只需牽制即可,決不能讓其抽出一兵一卒增搖左翼人馬?!?/br> “遵令?!睗却舐晳?。 “其余各將聽令,隨本王鎮守中軍,沒有本王的命令,不準后退一步,違令者,斬!”多爾袞語氣森然的道。 “遵令!” 去掉左右兩翼的九千人馬,留給多爾袞自己也不過六千人,要抵擋明軍中軍一萬火器部隊絕無可能,只能死擋,能否有勝機,就看清軍先不能先一步擊潰明軍左翼的騎兵,失去左翼騎兵護衛,明軍火器部隊的空擋就會露出來,當然,如果讓明軍先擊潰滿人中軍,滿人就大勢已去。 六千騎兵對一萬步兵,若明軍不是火器部隊的話,清軍騎兵恐怕要占據絕對優勢,可在一萬火器部隊面前,清軍又不能后退,即使將清軍全部人馬押上也是有敗無勝,何況只有六千人,各個將領臉上都浮現出一股悲壯之色,默默的向多爾袞抱了抱拳,隨著馬蹄翻飛,離開中軍大旗所在,他們要到前方親自督戰。 “嗚!嗚!嗚!” “咚!咚!咚!” …… 鼓聲和牛角聲同時響起,聲音充滿著雄壯,戰場上,如同一紅一黑的海浪正在緩慢卻堅定的向彼此前進。 “殺!”沖到最前面的是額隆多所領的三百余騎白甲哨探,在明軍二萬大軍前面,三百人的清騎明顯有點單薄,王公略疑惑起來:“韃子搞什么鬼,拿這點人馬沖擊我軍?” “統領大人,不管韃子有什么鬼,敢來沖陣,殺了便是?!?/br> “哈哈,說的是,韃子來多少殺了就是,前方準備射擊!”王公略大笑著道。 “是!” 額隆多沖在最前頭,正盤算著雙方的距離,他此時心中充滿悔恨,竟然只顧著朝鮮人卻沒有查探到明軍的動靜,如今只有一死報國,只盼望著能多殺幾個明狗。 “快了,還有十余步可以射箭了?!鳖~隆多左手往箭壺一摸,一只長箭已經到了他手上,只要彎弓搭箭,前方“砰!”的一聲大響,明軍的火槍先響了,額隆多只覺得胸前被猛烈的撞擊了一下,眼前一黑,向馬下載下,可惜,竟然沒有殺到一個明狗,閃過這絲念頭,額隆多的尸體已經重重掉到地上。 槍聲響個不停,沖往明軍中軍的三百滿人白甲在明軍火槍打擊下如同豆子一樣從馬上紛紛掉下來,只是卻無人回頭,亦無人動搖,他們接到的是死命令,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當最后一名白甲兵從馬上倒下時,明軍的槍聲才驟然停了下來。 看到三百名精銳的白甲兵就這樣毫不費力的被明軍消滅,后方的清軍將領臉色異常難看,只是眼下雙方大軍已經越來越近,多爾袞就是想再調整戰術也來不及了。 “轟!轟!轟!” 明軍架在山梁上的大炮開始發言,數十發炮彈落在清軍的右翼,無數煙塵從地上揚起,等到塵煙散開,清軍右翼前進的地方形成一個空擋,地上到處是人馬的殘肢,原本白天的雪地上,布滿了大塊大塊的紫黑色。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議和 第三百三十三章 就任川督(下) 時間一點一點渡過,過了九點一刻,就聽見馬蹄聲響亮,人群中閃出一條路來。十幾匹馬載著一隊青年軍官走了過來,最中間一個大概二十五六歲的年紀,穿著一身眾人從未見過的華麗新式軍裝,看上去格外的威嚴與肅穆,他戴著大檐軍帽,穿著高及膝蓋的嶄新馬靴,馬刺錚錚,可不正是李漢! 李漢在馬上四下顧盼招手,無論下面甘不甘愿,人群看著他揮手,都非常給面子的爆發了一陣巨大的歡呼聲。 李漢等在剛過了朝天門之后便下了馬,方才大步的走上了木臺。然后在木臺上漂亮的一個轉身,啪的向臺下的人群行了一個莊重的軍禮后,然后就朝木臺上的主席臺走去。人群看著他的這一個動作,更是爆發出更巨大的歡呼聲。 主席臺上坐著幾人,何進跟在李漢后面上來,為他自己介紹幾人。其中有兩人需要他特別注意。 第一個乃是個約莫四十歲上下的中年文人,身上穿著一件清末很常見的普通青灰長褂,外面套著個棉襖??吹贸鰜硭^上的辮子才剛修剪沒多久,臉色略有些發黃、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多喜悅的樣子。一看到李漢看向了他,那人明顯愣了愣神,不過還是抱拳朝他一躬,算是打了個招呼了。何進連忙上前給他小聲耳語,這人不是旁人,大名——蕭湘! 蕭湘,字秋恕,清朝四川省重慶府涪州武隆分州人,對于中年人李漢其實并不陌生,因為他也是重慶涪陵人,對于這位重慶涪陵的老鄉的紀念館在未來沒少看到。他1871年生于武隆巷口鎮,后來遷居涪陵。他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31歲時鄉試中舉。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后來他被派赴日本法政大學留學。其間,他和蒲殿俊、梁啟超來往密切,他還參加了中國同盟會。1906年5月,蕭湘、蒲殿俊等在東京成立川漢鐵路改進會,要求清政府將川漢鐵路由官辦改為商辦。1908年秋,蕭湘、蒲殿俊從日本回國,被清政府授法部員外郎。1909年10月14日四川咨議局在成都成立,他任四川咨議局董事議員、副議長、董事,曾發起成立憲友會,曾參加國會大請愿和保路運動,結果被湖廣總督瑞澄拘押于武昌,直到武昌起義后方獲釋。有消息稱他還是最近都在傳剛組建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的代表之一、只是不清楚他是代表的四川還是湖北都督府了。 跟李漢一樣,他也是最近才剛剛回到四川的。 對于這位在四川很有些威望的中年人為什么對自己有些不滿,李漢還是知道的。一來蕭湘乃是四川同盟會的重量人物,雖然他一直反對暴力革命、主張立憲的觀點令他逐漸被省內同盟會之中的激進派所排擠,但是四川咨議局副議長的身份,還是令他成為了省內關注的重量人物,他會出席李漢的就職川督的現場,還被請到了主席臺上,只怕會后少不了要遭到有心人責難。 李漢跟他點了點頭,又看向了他旁邊的另外一人。這人年齡也在四十多歲的樣子,是個長相英俊的洋人,出乎意料的是,能夠坐在主席臺上的他既不是各國駐重慶領事,也非歐美來華商人,他只是一位普通而又有些不普通的美國傳道士兼教育家——畢啟!而他旁邊的另一個洋人也很特殊,他的名字叫做啟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