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書迷正在閱讀:裙下臣(作者:夢筱二)、駙馬太溫柔、我是如何成為富二代的玩物的(SM)、女先生(NP)、不要賴床(1V1甜H)、在英國貴族學校當綠茶、我是有苦衷的、致命掠奪、中天攬月(高干NP)、心動亦夏
臣下們的訴求,陳涼不能當作沒聽見,建都稱帝是一件大事,他也不得不跟林旭好好談一下?;诂F實利益的考量,他心中那點小小芥蒂不足掛齒,當下的頭等大事是平穩過度到帝國時代,及早坐穩龍庭,除此之外全是些無關痛癢的小問題。 在半夜里點燃了一枝信香,知道陳涼要跟自己攤牌的林旭應邀而至,不單是他來了,一并還帶來了許多盟友。 “漢王,這幾位你早前見過面,今日就不必介紹了。這幾位你還未曾謀面,由我來引薦一下。這位是洪澤水君章渝,這位是武夷府君黃環……” 當著其他神祇的面,林旭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一本正經地向陳涼介紹了參與聯盟的地祇,毫無意外地看到了他臉上所流露的驚詫表情。大概陳涼此前從來沒想過,林旭竟然會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居然能把三山五岳的各路神祇都請來與自己見上一面??v是以人間帝王之姿,統轄著千萬庶民的九五之尊的身份,當陳涼面對著這樣一個超豪華訪問團的陣容,也得在心中暗道一聲壓力很大呀! 幸好這些年來歷經風霜雨雪,金戈鐵馬的征戰生涯,陳涼算得上飽經世事滄桑,歷練出了不錯的定力。此時,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場面,他猶能保持分寸不亂。 陳涼態度恭謹而又不失身份地朝著這些陌生的神祇挨個作揖見禮,開口說道: “后生小子陳涼,拜見列位尊神!” 在人間界平安無事的前提下,神祇們跟朝堂上的皇帝公卿們大體是屬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疏離狀態,只有在舉行祭祀和與之相關的其他活動時,雙方才勉為其難湊在一起做事。 神祇和帝王的關系之所以搞得如此淡漠,大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之勢,根本原因在于天道跟人道的法則存在著矛盾。正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盡管皇帝們往自家臉上涂脂抹粉,大聲宣稱自己的政權是奉天承運根正苗紅,實際上天道才不在乎誰來當這個皇帝,只要別壞了它的事,弄條狗坐在龍椅上都無所謂。對于人道就截然不同了,不管陰晴雨雪如何,通通都與阿賴耶無關,反正只要人丁興旺,一切事情都好商量。 天道是神祇們的大老板,人道是皇帝的總后臺,既然它們倆合不來,下頭具體辦事的,無論神祇也好,皇帝也罷,大家還是保持個安全距離比較穩妥。 前面講的是正常狀態,在一個新王朝草創的時候,情況則大為不同,這時候非常講究順天應人。起碼來說,天道要給皇帝加恩,象征性地給幾年風調雨順什么的,協助王朝恢復元氣,人道也需要新朝厘定祭祀法度。每逢到了這個特定時間窗口,平日里習慣了保持安全距離的皇權跟神權也只能攪和到一塊了,這種濕手抓面粉的感覺很叫人不舒服,但是沒法子,這里面牽涉到的利益實在太大了,誰也放不下??! “漢王,在座的各位神祇是我們聯盟的一員,今日前來造訪是想聽一聽你對新朝的看法?!?/br> 聽到林旭這一番話,陳涼已是心中有數,當即面帶笑容說道: “哦,若是諸位尊神不棄,陳某愿一年四時香火祭拜列位,不知……” 沒等陳涼說完,林旭皺起眉頭打斷了他的話,不客氣地說道: “香火之事稍后再議,大家想知道你對胡人和那些紅毛戎狄的看法?!?/br>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內外諸戎狄蠻夷,服則分而治之,當以教化為先,若有敢稱兵杖者,立殺無赦!” 林旭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面對著一眾地祇,說道: “呵呵呵呵,諸位這回放心了吧?” 神祇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諾,于是祂們集體起身告辭離去,很快房間里又只剩下汗出如漿的陳涼和笑瞇瞇的林旭相視無言。 長出了一口氣,陳涼不修邊幅地用袖子擦拭額頭上的冷汗,說道: “呼!林大哥,今日為何這般大陣仗,小弟這汗都下來了?!?/br> 聞聲,林旭大笑起來,說道: “陳兄弟,這是一樁喜事??!” “喜事?從何說起?” 林旭抬手一指頭頂,說道: “神祇們都認可你了,天道也很快會正式降下吉兆,登基稱帝的時機成熟了?!?/br> 聽了這話,陳涼并未感到欣喜,他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是嗎?” “近來弟妹身體可好?” 林旭提起了薛夢潁,陳涼的臉色一片緋紅,,似足了慕少艾的毛頭小子,說道: “托福,身子骨比前些時候好多了,這還得多謝林大哥成全小弟?!?/br> “哈哈哈哈,這是你自己披荊斬棘奮斗出來的,用不著來謝我?!?/br> 說罷,林旭收起了笑容,故作神秘地說道: “陳兄弟,你要建國稱帝,現在好像還差了一樣東西?!?/br> 近來陳涼也在為了建國而cao心,林旭意有所指的話題自然瞞不過他,陳涼擺手說道: “噢,林大哥是說傳國玉璽吧!打從紅巾軍攻下洛陽,那玩意就不明下落了。唉,大年三十打個兔子,有它過年,沒它也過年?!?/br> 這時,笑得跟偷喝燈油的老鼠似的,林旭伸手從袍袖里取出一只黑漆彩畫,裝飾極盡繁復的木匣遞給陳涼,說道: “呵呵呵呵,陳兄弟,那為兄的這件賀禮,你就安心收下吧!” 陳涼掀開木匣一看,果不其然,正是一方古樸的玉璽,翻轉過來看一看印紋,細細分辨赫然是“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個被朱砂印泥浸染的篆字。 ...................................................... 回首遙想當年,大膽破除禪讓制度的夏禹,他在成為共主之后,即刻下令收繳九州部族之銅錫鑄為九鼎。 大禹鑄造的九個體量巨大的銅鼎,表面刻畫著各色珍禽異獸和妖魔鬼怪。美其名曰,供后人辨識。實則夏禹如此作法的真實用意很簡單,不外乎是削弱其他部族的經濟實力和軍力而已。 在常人眼中時間久遠得遙不可及的上古三代,鐵器的來源只有天上掉下的隕鐵,至于說由修士從礦石中提煉出的鐵料,偶爾為之還湊合,誰敢指望著這群純屬高級知識分子的大爺改行當冶金工人,那當真是在白日做夢??!凡人的兵器和高級工具全都需要用銅錫合鑄的青銅來制作,青銅本身就代表了財富和權力。因而,當夏禹收繳了數量驚人的銅錫用來鑄鼎,本質上與始皇帝收六國兵器鑄為十二金人是完全一樣的潛臺詞,從根源上削弱潛在反對者的武力和經濟基礎。 不得不說,這兩位同樣開了一代風氣之先河的最高統治者,在樹立中央集權方面也是挺有共同語言的。二者的主要差別在于,盡管夏禹威勢前無古人,行事也難免受到神裔們暗中掣肘,無法做到始皇帝趙政那樣把上古三代留下的古老傳統打掃得一干二凈。 當陳涼站在祭天的寰丘之上,不禁回想起昔日與林旭把酒言歡,品評古今風云人物時,出自于他口中的評斷。 追憶往昔歲月,恰如昨夜把酒言歡,身為帝王也不可能超脫于萬物之上,遲早要與草木同朽,世間可以得不朽者,唯有立功、立德、立言而已。 一席冕服的陳涼暗地里走神的當口,負責宣讀祭文的使者還在喋喋不休地說道: “……奏為國體已定,天命攸歸,九州億兆之黎民,吁登大位,以定國基,合詞仰乞圣鑒事。竊維帝王受命,統一區夏,必以至仁復民而育物,又必以神武戡亂而定功?!稌吩疲骸蝗擞袘c,兆民賴之?!对姟吩唬骸嗉盎侍?,克昌厥后?!w惟應天以順人,是以人歸而天與也。溯自秦帝敗德失政,實令生民罹于水火,呼吁罔應,潰決勢成,罪已而民不懷,命將而師不武。自我圣主應運而出,薄海景從,逆者革心,順者效命。岌然將傾之國家,乃我圣主實奠安之,四方蠻夷,興兵討之……” 如此一篇官樣文章,自然寫得文采飛揚,然而,對陳涼來說,他能強忍著不打哈欠就已經是最大限度的努力了。 當使者這份辭藻華麗的祭文在祭天燔柴前大聲頌讀完畢,甭管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圍攏在祭壇四方的兵士官吏庶民齊聲三呼萬歲。 好不容易捱到了這一刻,精神為之一振的陳涼如釋重負,他移步上前將一雙產自西域和田的無瑕白玉璧投入燔柴的烈焰中。登時,聚攏在祭壇四方的人群中歡呼聲甚囂塵上有如鼎沸一般,翻滾的聲浪直沖天際。 茲事體大!儀式到這才算開了個頭,隨后陳涼轉過身,面對著祭壇下方黑壓壓一片,無邊無際的人腦袋,他也取出一份詔書,照本宣科地朗聲說道: “前秦失德,喪師辱國,致令赤縣神州淪喪胡虜之手,萬里江山一片腥膻。涼本布衣,不堪前秦暴政凌虐,故興兵于安州……而今,中原九州華夏故地即當收復,某愿承受天命,是以即日登基,即皇帝大位,欽定國號為大漢,定都咸陽,頒行年號元封?!?/br> 034 吞狼 “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響起的喝彩聲回蕩在空中,至此冗長而規??胺Q盛大的登基儀式宣告結束,接下來的節目重新轉回到咸陽的皇宮大殿舉行。 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之下,終于輪到了犒賞興漢軍的有功之臣與冊封后宮嬪妃這道程序。不用多說,大漢皇后的鳳冠毫無懸念地落在了死而復生的薛夢潁頭上。哪怕陳涼的大部分下屬臣僚都認為薛皇后那曲折離奇的身世故事傳揚出去,未免有聳人聽聞之嫌,有損于皇家顏面,不過皇帝陳涼執意如此作法,大臣們誰又能拗得過他? 要知道,陳涼是一刀一槍打拼出天下的開國之君,不是那些長于深宮婦人之手的后嗣皇帝。即使他的脾氣不錯,冒著觸怒皇帝的風險,只為博得一個直諫之名,似乎也不大劃得來。 倘若是涉及國家存亡,社稷興衰的大事,必定不乏殞身前赴后繼,只為以正視聽的仁人志士。一個無傷大雅的立后問題,叫大家玩命地反對,這種不知所謂的勾當還真不是腦筋正常的人能干出來的。 一腦門子官司的陳涼草草處理完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隨即著手封賞興漢軍的功臣們。那些熬到了論功行賞之日的大小功臣,無不是喜氣洋洋地向新科大漢皇帝行三拜九扣大禮謝恩。 資格最老,抑或是功績最多的司徒雅和苗仁輔、白正宗、鮮于閔四人,清一色被封為開國公,其他的各路將領也皆有封賞,不消說皆大歡喜。 出身于陳氏的宗室親貴們則按照與皇帝陳涼的血緣親疏遠近和個人功績高下,分別被加封為郡王到男爵,領取等級不一的爵祿。隨著犒賞功臣的塵埃落定,新興的大漢帝國正式取代了業已覆滅在紅巾軍之手的大秦帝國,疆域領土除卻尚未完全收復的河北、遼東和安東、西域兩大都護府之外,幾乎囊括了前秦的所有州郡城池,配得上威加海內的贊譽。 分蛋糕的儀式結束后,陳涼立馬恢復了戎馬皇帝的本色,端坐在龍椅之上高聲說道: “白將軍!” “末將在!” 這位白郡守正應了后來者居上的那句老話,投效時間最晚的他飛速逾越了諸多同僚,憑借著卓越功勛躋身于公爵行列,但也不能忽視陳涼的提拔重用,此刻以白正宗的老道仍不免生出受寵若驚之感。 輕輕一擺手,陳涼正色說道: “朕委你安北將軍之職,統兵二十萬討伐鐵勒、高車諸胡,收復河北、河套?!?/br> 白正宗對擔綱掃蕩宿敵早有心理準備,叩拜說道: “是,末將領旨?!?/br> “鮮于將軍!苗將軍!” 聞聲,兩名戎裝武將出列見禮,齊聲說道: “末將在!” 陳涼豪氣干云地把大手一揮,說道: “朕命你二人統軍三十萬,清剿紅毛戎狄,收復西域之地?!?/br> “是,末將得令?!?/br> 人比人得死??!眼瞧著三位同級別的大將都各有分派,唯獨自己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司徒雅欲言又止地說道: “……陛下,末將我……” 瞥了司徒雅一眼,陳涼的表情沒有太多變化,繼續平鋪直述地說道: “這些年來司徒將軍替朕鞍前馬后效力,的確辛苦了。陸戰本非卿之所長,不若安心剿滅各地的水匪海盜吧!” 打鐵還需自身硬!司徒雅離開了水面,一身的能耐就去了八成,陳涼點出這一條,司徒雅也無言以對,他只得諾諾地退下。 ............................................................... 大漢帝國取代了大秦帝國,神祇們照舊過著自己的日子,驅虎吞狼的計劃也在按部就班地推進。 “諸君,計劃已然實施過半,效果令人欣喜呀!” 林旭用略顯浮夸的口吻來形容,故意營造一種輕松氣氛,試圖讓這些板著臉的盟友們放松一點,不過他的這點小算盤實在沒什么用場,在場神祇的臉色照舊黑得跟鍋底有一拼。 這時候,地祇中站起了班瑪,祂開口說道: “林天王,你覺得時機成熟了?” “嗯,可以這么說?!?/br> 計劃歸計劃,實施歸實施,二者不可同日而語。那些桀驁不馴的妖王在中土飛揚跋扈,全然不把地祇們放在眼里,凡事為所欲為。 那些出頭鳥一舉被趕出故土,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東瀛島國,可想而知,這些家伙的所作所為只能加上一句變本加厲,折騰出來的動靜著實不小。 東瀛八百萬神明當中,九成以上都屬于華夏人口中的草頭神,徒有神祇之名,神通變化的能耐跟一般小妖差不多。剩下的那些神祇里面高手也不算多,單拎出來能跟妖王級數的大妖對陣,充其量也就那么千八百個。這次妖王們被林旭下套設計威逼,不得已拖家帶口跑路到了東瀛討生活,起初是人生地不熟還沒敢胡作非為,反倒被東瀛神祇欺負到頭上來了,非得逼著它們“歸化”。 “歸化”這件事簡單點說就是外來戶們必須換成東瀛姓氏和服飾,否則就得按東瀛話說一律死啦死啦地干活。這一下,可是激怒了許多本不欲這么快動手的妖王。 在上古時代,妖族也曾是統治洪荒的巨擘,即使今非昔比成了破落戶,華夏神祇也沒聽見誰敢公然說上一句要把妖族趕盡殺絕。哦,剛到東瀛列島就被欺負成這熊樣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哪! 一件小事引爆了族群矛盾,惹惱了妖王們的天津神很快便嘗到了小國寡民妄自尊大的苦頭。一時間,八方烽煙遍地狼煙,正在與國津神搞摩擦的天津神,撞見這個按下葫蘆起來瓢的混亂局面,已是內外交困忙得焦頭爛額,甚至都開始抱怨上層不該貿然推行這項“歸化”政策。然而,一切木已成舟,此時再說后悔也遲了,天津神們只能硬著頭皮死撐下去。 十個指頭按跳蚤??!在天津神四處滅火疲于奔命的時候,林旭認為等候已久的機會也就來了,隨即他建議敖平召集聯盟全體會議,商討攻打東瀛的相關事宜。 盡管林旭把當前形勢描述很樂觀,似乎只要華夏地祇們上前用力踹一腳,整個東瀛神系就會像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一樣轟然倒地??墒浅钟胁煌^點的異議者仍然存在,一貫悲觀的龍石耳嘀咕著說道: “我等大舉出動,中原腹地未免空虛,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