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書迷正在閱讀:五岳獨尊、裙下臣(作者:夢筱二)、駙馬太溫柔、我是如何成為富二代的玩物的(SM)、女先生(NP)、不要賴床(1V1甜H)、在英國貴族學校當綠茶、我是有苦衷的、致命掠奪、中天攬月(高干NP)
第二日蘇染染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醒來后第一個感覺就是宿醉后的頭疼,然后記憶回籠,感覺就是丟人和膽戰心驚。 海量啊,不會摔呀,呵呵。大意了,丟人了。 聽說有人喝酒之后醒來會把醉后的事都忘光光,不知道她現在忘記還來不來得及?可能是來不及的。 顧策到了學堂,眼底的青色把徐夫子嚇了一跳。 一堂課結束,徐夫子立刻把人叫了過去,好一頓訓,訓完之后又開導他,讓他不要因為明年要下場的事太過緊張,不要把身體熬壞了,還是要勞逸結合的。 顧策一臉羞愧的連連點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瞇了一會兒,剛好一些,又頭疼起來。這種感覺他還挺熟悉,他喝醉之后醒來不就是這個感覺嘛,看來是家中那個膽大包天的丫頭醒了。 顧策一邊懊惱忘記讓白大娘給那丫頭熬碗醒酒湯備著了,一邊又覺得這樣才好,頭疼的厲害了才能知道錯了,小姑娘家家,年紀不大竟然學會偷酒喝了,就該讓她吃點苦頭才好。 就這樣矛盾的過了半天,直到晌午他出門去了牙行,頭疼才算好了。 買地的事,很快就有了消息,比一家人預想的要快了許多。 顧策去了牙行打聽消息的第三天傍晚,就有人上門來送信了,來的是鎮上一個富商家里的管事,那管事的說了,他家主人正好在青石子村附近置辦了不少的地,有良田也有荒地,都是連成片的,請顧公子盡管去挑。 被從學堂特意叫回來的顧策一臉的客氣,禮數周全,卻一口咬定自己已經和牙行的人約定好了,定金都已經交了,一事不煩二主,然后客客氣氣的就將人送走了。 這一幕看的來串門的石大富眼紅不已。 第46章 突然的嫁妝。 那管事的走的時候真是一步三回頭, 要多“依依不舍”有多“依依不舍”,還一個勁的強調他家主子說了,價錢好商量, 就差直接說要白送了。 可惜顧策半點不為所動, 還是將人送走了。 石大富從旁看著,暗暗心驚顧策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定力, 忍不住出言試探陳大勇道:“我說大兄弟呀, 這么大的事, 你就這樣讓孩子自己作主了?你都不管的嗎?”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顧策全權作主應對的, 陳大勇除了一開始招待了那管事兩杯茶水又陪坐著說了幾句話外,都沒有再開口過, 還不如石大富和人家寒暄的多呢。 陳大勇一臉莫名其妙的看著他:“人家進門就說要找阿策了, 明顯是沖著阿策來的, 阿策自己作主就行了,我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大老粗,跟著摻和什么?” 石大富:“……, 這明擺著有好處的事,阿策就這么推了,你真的不管管?他去打聽的時候, 那牙行的人不是說現在手頭沒有特別合適的地嗎?難得人家這又有良田又有荒地的, 還是主動找上門來的,我聽著那管事的意思, 還能比外面便宜不少,這大好事送上門,你們怎么不要?” 陳大勇一臉“你是不是有點傻”的表情看著石大富, 大著嗓門道:“非親非故的,人家為啥要上趕著送好處給咱?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們家只是想安安生生的買幾畝地種,有連在一起的就買連在一起的,沒有就分散著一年買一點,有良田就買兩畝,沒有就買荒地養著,反正買糧吃也餓不著,干啥要讓孩子欠下這人情債?這將來孩子出息了,人家找上門來有事相求,阿策是理還是不理?要是理的話,到時候要還人家的,就不止省下的這點銀子了吧?再說,讀書人的好名聲那可是花錢都買不來的,我寧肯不買地了,也不給孩子扯這個后腿?!?/br> 這話可是讓石大富對這一家子都刮目相看了。他又坐了一會兒,就滿腹心事的告辭回家了。 對于陳大勇想的這么明白,顧策倒是一點不驚訝,自家師父只是看著有些大大咧咧的,其實好多事心中都明白著呢,再加上對他的在意,才不會被這點好處迷惑呢。他原本倒是有點擔心師娘那邊,如今看來,也不用擔心了,師娘連門都沒出,根本一點想要插手的意思都沒有。 明白歸明白,其實陳大勇心里還是有些失望的。 一家人又商量了好幾次,最后還是決定要先買些地。這事本來是悄悄進行的,哪成想,顧策因為知縣大人來了一趟,成了鎮上的名人,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他不過去了一趟牙行,不少有心人就打聽到了消息,這消息就傳開了。 石大富消息靈通,立刻帶了孫氏來串門打聽消息,陳大勇夫婦一聽,干脆就將話說開了,就說顧策得了賞銀,不想在那干放著,所以想出了這么一個主意,他們覺得這事可行,這才讓孩子去打聽消息的。 有人會好奇來打聽消息,家里倒是想到了,像這樣還有人主動上門來送便宜的就有點出乎意料了。 那管事的上門的時候,陳大勇還挺高興的,這個家里如今對這事兒最積極的就是他了。結果那管事的上來就說要見顧策,還一直強調價格絕對便宜,地買哪畝還隨便讓他們挑,陳大勇又不傻,自然知道對方是有目的而來的,根本不是他一開始以為的是因為急著賣地才特意找上門來談的。 等石大富走了,一直在屋里忙碌的蘇娘子才出來,半句也沒問剛才的事,先問顧策:“阿策還要回學堂嗎?我先擺飯吧?” 顧策被叫回來的時候已經下課了,就不準備再回去了,剩下的部份在家學也是一樣的。 蘇娘子就去灶間和白大娘一起忙乎了起來,往日這會兒都會出來幫忙的蘇染染卻不見蹤影。 顧策往師娘出來的屋子看了看,知道蘇染染這是還在躲著他呢,心中無奈極了。 蘇染染偷酒喝那日的事,他根本沒打算再提,更沒打算讓師父師娘知道,甚至那晚離開的時候,還特意幫她收了收尾,散了散屋中的酒氣,結果這沒良心的小姑娘,從第二天開始就一直躲著他到現在。 其實這一點他倒是冤枉蘇染染了。 頭一天,蘇染染的確是因為那日丟了人,又怕他追問那些話才一直躲著他不露面。 但是自從顧策前一日將那幅觀音像完工,還交給了她們一幅復刻版,蘇染染就忙起來了,她這會兒在屋子里沒出來,就是在忙著幫蘇娘子分線呢,根本脫不開身。 原來蘇染染就覺得刺繡是一門學問,對她這個初學者不太友好,等到蘇娘子開始繡觀音像,她幫著分線打下手才知道,她從前接觸那些簡直太小兒科了,都不好意思再說辛苦。 等到開飯了,蘇染染走出來,覺得整個人都是暈的。 顧策等到吃完飯,才和家里人解釋了一下那個找上門來的富商的事。說白了,還是因為那日知縣大人對顧策青眼有加的原因,走的時候還許諾顧策可以隨時去找他,這才讓一些人動了心思,想通過顧策搭上那邊的關系。 陳大勇一拍桌子,笑道:“你看,我說什么來著,還好我半句話也沒和那個人多說,什么也沒讓他打探到。阿策,那箱子筆墨紙硯真的是知縣大人讓人送給你的?” 昨日顧策去了學堂之后,突然就有官差上門來送東西,說是知縣大人派他們來的。 來人丟下一個箱子,只說了一句“大人讓顧公子好好讀書,其他的先不用多想”,就甩手走人了,嚇得陳大勇守了那箱子一天,就怕出點什么閃失,等顧策回來打開一看,才知道那位知縣大人送他的是筆墨紙硯。 這禮物送的就格外貼心了,可是能幫他們省下不少的銀子呢。 顧策無奈點頭:“是真的,不只墨大人送了,金縣丞也送了一份,直接讓人送去學堂了?!?/br> 顧策明顯能感覺到,金縣丞送的東西到了之后,關注他的人越發多了。學堂里的人就不說了,如今連下學回家的路上,都能遇到不認識的人上前來打招呼。這對顧策來說,可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他更愿意有一日,憑自己的本事得到這份名氣。 一直安靜得假裝自己不存在的蘇染染這才想起來,關于那位知縣大人的身份,她一直有一個問題還沒有問顧策呢。只是經歷了那晚的酒后失言,她有點被嚇到了,不知道現在問的話會不會引起顧策的懷疑。 顧策這兩天什么也沒問,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蘇染染如今自認十分了解他了,知道這恰恰說明了他心中已經有了懷疑,或者已經有了什么猜測,正在觀察驗證中呢。 因此,她偷偷往顧策那邊瞄了一眼,就又裝起了小啞巴,決定什么也別問了,她還是等下次見到金子洛的時候去問他吧。 如今,她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好好幫著娘打下手,她還指望著這幅繡品能幫她娘打出名聲呢。 接下來幾天,蘇娘子將家里的活計都拜托給了白大娘,母女兩個一心撲在了那幅繡品上。 顧策也沒閑著,牙行那邊沒消息,他干脆趁著午休自己跑了幾個村子打聽消息,有了結論之后,這才趁著晚飯之后,把打聽的消息說了。 如今青石子村附近能買到的,就只有荒地了。那荒地倒是有連在一起的,卻不多,價錢也要貴一些,分散的幾畝幾畝的,倒是有不少。顧策的意思,是想盡快去看一看,選好了地方就直接買下來。 他早就打聽好了價格,之前就和陳大勇他們說過了。 現在田地的價格比他們原本的預想貴了許多,良田要十二三兩一畝呢,就是荒地,好一些的或者連成片的也要四五兩一畝呢,差一點的也要三兩一畝呢。 陳大勇當時聽到這個價格都被嚇到了:“這現在的地咋這么貴呢?我記得早些年很便宜啊,好像那時候荒地也就一二兩銀子啊?!?/br> 顧策耐心解釋道:“這已經不算貴了,若是州府那邊還要更貴呢。牙行的人說,主要還是因為咱們這邊山多,適合耕種的地少,再加上這些年官府鼓勵耕種,老百姓的日子也比從前好過了許多,攢下余錢就會置辦一些田地,合適的地就越來越少了,價錢自然就漲了一些。我估摸著,要是青陽山真有封山的一天,這地價還得漲,所以咱們這地還是要買一些的,還要趁早?!?/br> 陳大勇也是這么想的:“唉,那咱是下手晚了呀。這次不能再晚了,那咱們就等你旬休那天去看看,那咱們準備的銀子,就只夠買十畝的了?!?/br> “師父師娘,要不咱還是直接買二十畝吧,我倒覺得咱們不一定要買連在一起的,四五畝連在一塊的就行,這樣還能便宜一些,七八十兩銀子應該夠了。之前您和師娘準備了四十兩,再加上我這次得的賞銀就夠了,就是馬車還沒打聽到,不知道余下的銀子夠不夠?!?/br> 陳大勇自然也想多買一些,卻說什么也不肯動顧策得的那些銀子。 顧策當時沒說什么,轉過頭卻又特意去找了他們夫婦一趟,提了一個所謂折衷的法子。 他也沒有直接說出自己想的主意,而是先說了一番話來勸他們:“如今街坊鄰居都關注著咱們家呢,那賞銀的事又傳的人盡皆知的,弄的好像咱們發了好大一筆財似的,沒準哪天又惹出什么事來,倒不如趁此機會把銀子都花出去。至于師父師娘的銀子,還是留著買馬車吧。其實考童生試,就去府城那趟花錢多一些,但也根本用不了這么多銀子,我手里這兩年抄書賺的錢,就有十多兩了,足夠了。以后要用的,再慢慢賺唄。師父師娘養我這么多年,為我花了多少銀子,算都算不過來,怎么如今就花不得我賺到的銀子了?” 顧策到底年紀小,要先打好基礎練好字,因此這兩年才開始接一些抄書的活,扣除花銷之后還能攢下這些銀子,已經很了不起了,更別說他去了縣城書肆接的活,價錢已經漲了許多,以后也只會賺的越來越多。 陳大勇這會卻倔強起來,怎么也勸不通,一門心思認準了,家里又不是沒有銀子,怎么能用孩子得的銀子去買地呢,這不是占孩子便宜嗎? 一家人推來讓去半天,顧策這才假裝退了一步,提出了他早就想好的法子:“師父師娘不肯用這銀子給家里買地,那不如這樣吧,我把賞銀拿出來買地送給染染吧。這次買地,我買十畝,師父師娘買十畝,我買的那十畝都記在染染名下,將來給她做嫁妝,染染也是大姑娘了,這些也該準備起來了。這是我做為兄長的一份心意,師父師娘就別攔著了吧。至于家里的地,以后再慢慢攢,一年買點,積少成多吧,正好現在也不適合買太多,太扎眼了,再說三年后也是要繳稅的,還不如等我中了舉之后可以免稅的時候再說?!?/br> 這話說的陳大勇夫婦都傻眼了,不知道他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顧策笑道:“這有什么奇怪的,在那些有錢人家,自家meimei成親,當兄長的添一些嫁妝,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咱們雖然不是什么有錢人家,別人有的,我又有能力為染染做到的,自然也要讓她有?!?/br> 蘇染染拿到那地契的時候,更傻眼,尤其是知道這是顧策以兄長的身份為她準備的“嫁妝”的時候,她簡直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 這可真是活久見,這世上除了她,怕是再沒有第二個女子能收到曾經的夫君給自己準備的嫁妝了吧? 第47章 靈隱寺。 人一旦忙碌起來, 時間就過的特別快。 蘇染染幫忙打下手,石青有空也會過來幫忙,蘇娘子只管埋頭繡, 總算險險的把那幅繡品在和人家約定好的取畫的日子之前完成了, 那管事的一副撿了大便宜的模樣,捧著畫匣子和繡品走了。 解決了這件大事, 就到了顧策每月的旬休了。 原本說好是一家人一起去上香的, 結果石大富兩口子聽說了也想去, 石青以前也沒去過,被蘇染染說的也想去佛前拜一拜,白大娘聽說了也想去, 最后就變成了一群人結伴出門。 顧策的學堂每十日才休一日,有什么事都要等這天去辦, 他便把辦地契的日子也約在了這一天。 天還沒亮, 他和陳大勇便趕車先走了, 他們還要去青石子村接村長,然后再趕到安縣縣衙。兩邊定好了若是他們回來的早,就去靈隱寺會合。 石大富也笑瞇瞇的跟去湊熱鬧了, 還扯上了自己的兒子石大寶,說讓他也見見世面。 剩下一群女眷,早起吃了早飯, 也慢悠悠的出發了。 她們要去的, 就是這附近最附盛名的靈隱寺,離青陽鎮不遠, 走路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和安縣卻正好是一南一北兩個不同的方向。 一行人出了鎮子,說說笑笑著往前走, 遠處青山翠柏,近處路旁都是良田,這副景致讓人看了就心曠神怡。 蘇染染扶著她娘,和石青邊走邊驚奇的指指這邊望望那邊,竟然還沒怎么感覺到累,就到了靈隱寺。 上輩子蘇染染是她爹出事之后來過靈隱寺一次,當時是滿心的凄惶,后來顧策趕考的時候她又隨陳老太太和蘇娘子來過一次,那時她雖然如愿以償嫁給了顧策,當時陳大勇的身體卻已經不太好了,蘇娘子也是日漸消瘦,她本身又因為家人逼迫顧策娶她心虛不已,所以當時她站在這門外,心里雖懷著一分顧策能一舉得中的希望,卻也很是驚惶。 如今故地重游,她心里倒意外的沒有了預想中的感慨,反而因為這幾日一直悶在屋子里幫忙憋壞了,剛才又看了那樣一番自然的美景,有一種籠中鳥被放飛的歡快。 靈隱寺是這附近最大的一座廟宇,一年四季香客不斷,今日雖不是初一十五,卻也有不少香客一臉虔誠的拾級而上。 蘇染染扶著娘親一步步往上走去,心中一片虔誠。到了寺里,就由蘇娘子打頭,帶著她們一路朝正殿走去。 蘇娘子是靈隱寺的??土?,除了這里靈驗,還因為陳大勇當年就是靠在這里當掛名弟子熬過了家家缺糧的那幾年,保住了一條小命。兩口子因此一直懷著感恩之心,逢年過節都要來寺中拜上一拜,還會給當年照顧過陳大勇的幾個老師父捎著吃的用的,聊表一下心意。 蘇娘子早就和孫氏白大娘她們提前打了招呼,說了她今日是來還愿的,一會要去的殿比較多,她們可以在正殿拜完,先去后山逛逛,不用一直陪著自己,結果白大娘她們都不愿意分開走。 蘇娘子也不再勸,進了正殿,上了香之后,就在蒲團上跪了下去,虔誠的拜了下去,等正殿拜完,出來又在門口添了一些香油錢。 蘇染染跟在她娘身后,一個殿一個殿的跟著拜過去,每一次叩頭的時候都特別實誠,心中虔誠的拜謝了這里供奉的所有神佛,然后才小心翼翼的許了一個一家平安的愿望,她怕佛祖覺得她貪心,別的愿望半個都沒敢許,連顧策的事都沒敢為他求上半句。 生生死死,畫中多年又死而復生,蘇染染心境早就大不相同了,自是懂得人生在世不能奢求太多,這世上本也沒有真正的圓滿,惟著活著平安就好。 靈隱寺后山種了許多的果樹,寺內也有不少,不知是這個緣故,還是真的應了那句“心靜自然涼”,一行人拜完在寺中逛著,只覺得舒適愜意,連暑熱都退去了一般。 蘇娘子特意帶著眾人到寺后幾個有景致的地方轉了一會兒,這才找了一處涼亭休息。 等到從亭中下來,往寺前走的時候,蘇染染興奮的勁頭過了,就有些累的邁不動步了,綴在后面磨磨蹭蹭的。 蘇娘子見了她這副模樣,笑著對孫氏道:“嫂子,染染這丫頭走不動了,我看大家也都累了,不如我們兩家湊個份子去嘗一嘗這里的素齋吧?這丫頭在家已經念叨好幾次了,咱們正好也跟著嘗一嘗?!?/br> 蘇染染聽了,又是驚訝又是感動。 當時她正分線分的辛苦,只一心盼著早點到吃飯的時辰,一聽說她們竟然是要來這里上香還愿,立刻就想到了這里的素齋。這靈隱寺的素齋特別有名,她從前總是聽人說,卻從來沒有嘗到過,所以當時就和石青念叨了起來,說等將來她賺到銀子了,一定要來靈隱寺嘗一嘗這素齋,看看到底有沒有那么美味。 這邊孫氏聽了這個提議就眼珠轉個不停,心里打起了小算盤。這里的素齋名氣那么大,肯定是好吃的,可是貴呀,聽說一桌就要一兩銀子呢,按人頭算,自家也要半兩銀子呢,她可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