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劉秀改名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無法逃離的小黑屋(鬼畜、囚禁)、三角最穩定、極惡妻主-贖愛五夫之路 (簡體版)、極限暴露之路-簡體版、炮灰奮斗記、炮灰女配重生記/炮灰女配和男配的幸福生活、炮灰女的完美逆襲、小繡娘在八零年、十年、十年
李末對于他所處的這個年代有很多地方都不熟悉。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里是個安定的和平年代,但是從之前在蔡陽縣看到的難民身上,李末知道,這里的百姓生活的并不好,在繁華的背后隱藏著深深的隱患。 李末覺得,如果王莽是一個穿越者的話,受到過現代知識教育的他不應該不知道,在他的治理下已經變得多么的混亂。 像劉演這樣的人已經在暗地里謀劃造反了。 劉莽現在的各種政策讓李末覺得他就是一個憤青,整天想著建功立業,完全不顧現在的時代和國家基礎適不適合實施他的那些抱負。 李末在上學的時候,他的歷史老師曾經說過,任何脫離社會實際的改革都是不會成功的! 這幾天,李末也仔細想過,王莽實施的很多政策在現代人看來確實是好的,但是卻也嚴重脫離了當前的社會現實。 這些政策太超前了,超前到根本就不適合存在于這個年代。 就像王莽廢除奴隸制,打壓世家大族,平均分配土地這些法令,雖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勞動力,可是卻也引發了非常大的問題。 在古代,天子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世家大族是封建皇朝統治的基礎,他們的實力過于強大確實需要打壓,但也不是王莽這樣野蠻的方式。 王莽這樣強制推行自己的政策,會嚴重激化他與世家大族的矛盾,最終的結果就會導致社會的動亂,影響皇權的統治。 而且,王莽在胡亂了推行的法令的同時,還非常作死地對外各種用兵。 李末知道王莽一定是非常急切地想要建功立業,因為在古代,沒有什么比開疆擴土更能表明一個皇帝的功績了,可是像他這樣窮兵黷武,完全不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最后的結果也一定會把他自己給玩死! “王莽啊王莽,如果你真是穿越過來的話,那你的所做所為都是錯的??!”李末搖了搖頭。 …… 劉秀去往長安的日子很快就定下來了。劉演并沒有能夠過來送別他的弟弟meimei,早在幾天以前,劉演就已經離開了蔡陽縣去聯系他以前的門,暗中積攢力量。 所以,李末便只能獨自帶著劉秀和劉伯姬上路。 在離開之前,劉良幾乎把他家里所有的錢幣全都交給了李末,充當他們在長安路上的盤纏和到達長安之后劉秀的學費。 劉良能夠把所有錢財都交由李末保管,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他和劉演一樣對李末非常的信任。 李末并不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出于他們的這份信任,李末也一定會把劉秀和劉伯姬給照顧好。 從蔡陽縣到長安,路程不算近,光憑腳力是到不了的,李末原本想花錢雇一輛馬車,但是了解之后才發現,馬在這個年代非常的稀少,所有的馬幾乎都被充做軍用了,在民間根本沒有馬的存在。 民間的代步工具是牛車,李末原本還想找匹馬,體會一下策馬奔騰的感覺的,但是由于這里沒有馬的原因,他便只能無奈地雇了一輛牛車。 李末真的很不想吐槽他雇的這輛牛車,因為實在是太慢了,慢到令人發指的地步!牛拉著慢吞吞走的速度比他們自己拿腳走快不了多少。 作為一個體驗過現在交通工具速度的人來說,李末真的很不適應這個慢得出奇的牛車。 可是再怎么不適應,李末也沒有辦法,這次出來,劉秀他們隨身攜帶了很多的行李,這些行李不是一個人能夠背的了的,所以就算李末非常嫌棄他坐的這輛牛車,他也只能乖乖地坐著。 不過,牛車雖然很慢,但慢也有慢的好處,李末正好可以靜下心來欣賞沿途的景色。 這個年代并沒有什么污染,空氣清新景色還蠻好的,他就當是出來旅游的了。 …… 經過幾天的相處,劉秀和劉伯姬兩兄妹和李末變得更加的親密,尤其是在途中,李末毫不費力氣地打退好幾波攔路的土匪之后,他們對李末的崇拜甚至都超越了他們的親大哥劉演。 劉秀和劉伯姬兩個人都只是十二三歲的孩子,放在李末那個年代還都是才夠得上初中的年紀,在這個年紀,他們很容易就對給予他們安全感的李末產生信任。 …… 在去往長安的路上,李末他們總共碰到三個想要暗殺劉秀的殺手,李末懷疑,這些殺手就是王莽派出來的。 李末懷疑王莽是有理由的,王莽若是一個穿越者,他一定和自己一樣,也知道未來中興漢室推翻他統治的人就是劉秀! 在明確知道劉秀將來會打敗自己的時候,王莽如果不傻的話,一定會想著盡快地把劉秀這個威脅給扼殺在搖籃里。 “劉秀,我覺得你的這個名字需要改一改了?!?/br> 李末覺得劉秀到了長安之后不適合再繼續頂著劉秀的名字,因為那樣實在是太危險了,李末雖然能夠護得住劉秀的周全,但是他也不能無時無刻地待在劉秀的身邊,為了防止劉秀被人給暗殺了,改名字是最簡單有效的法子。 “改名字?李大哥覺得我應該改什么名字好呢?” 劉秀知道李末改名字是為了自己好,出于對李末無條件的信任,他幾乎是想都沒像就答應了李末給他改名的提議。 “你姓劉,嗯……我看你以后就叫劉德華吧?!?/br> 想到劉這個姓,李末第一個反應就是劉德華這個名字,當劉秀詢問他意見的時候,李末不假思索地說了出來。 在說出來劉德華這個名字之后,李末覺得自己有時候還真是有些惡趣味。 “德華,劉德華,這是個好名字!” 劉秀恭敬地跪在地上,給李末行了一個禮,在古代,只有父親和師父這樣的長輩能夠給一個人賜名。 李末給了劉秀一個新名字,劉秀在接受之后,他就必須把李末當做自己的長輩看待。 “謝謝先生賜名?!?/br> 劉秀把自己的額頭磕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