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綠茶要有綠茶的本事、白月光替身她越來越美、重生嫁給女主她爹、寵妾難當、奧特之暗的守護、萬界之反套路主角、【綜漫】無法逃離的小黑屋(鬼畜、囚禁)、三角最穩定、極惡妻主-贖愛五夫之路 (簡體版)、極限暴露之路-簡體版
撿了兩大袋子的好紅薯,鄭思遠回去就寫了奏章,將紅薯跟奏章一起送回了長寧城里。 傅清芳還不知道蘇月涼已經在邊城把紅薯給找了出來,她因為跟人合伙做海上的生意,也跟出海的船上管事的說了,只要是發現了新的食物種子,都給她買下來。 傅清芳也得了好幾樣種子了,她都種在了莊子里,能吃的部分都吃了一個遍。 實話實說,有些食物,真的不太好吃。 至于那本話本上說的那些高產的種子,什么紅薯玉米土豆,傅清芳是一樣都沒得到。 新帝登基,后宮封賞,皇后自然是太后了,太子妃也成了皇后。 傅清芳那日先是救了皇后的獨女,又飛身去替太后擋了劍,盡管那劍被侍衛們給攔了下來,可她畢竟也飛身擋在了太后面前不是。 當時她先是提醒了太后,又飛身一撲,皇帝跟眾大臣可是都看在眼里的,不管怎么說,傅清芳也算是個功臣了。 封賞了后宮之后,太后下了一道懿旨,封傅清芳為嘉文縣主。 傅請芳接到旨意,自然是要按品大妝,去宮里謝恩。 接到懿旨之后,郭氏比傅清芳還要高興,別的不說,太后在這個時候封了兒媳婦做縣主,對鎮西侯府總算是一種安慰。 即使日后鎮西侯府受到清算,那傅清芳大概是不會受到牽連的。 不管兒子跟兒媳婦的關系再不好,那也是夫妻一體的,只要他們夫妻兩個有一個人在,那鄭家就不會真的倒下去。 這個時候,郭氏覺得當初老侯爺給兒子結了這么一門親事,真的是太有眼光了。 傅清芳進宮先去了太后處謝恩,又到了皇后處謝恩,當日里要不是傅清芳,皇后的獨女恐怕就得遭遇不測了,因此,皇后對傅清芳是感激的很。 陪著皇后說了一會兒話,又收到了不少的賞賜,直到天快黑了,傅清芳才帶著東西回了家。 為了慶祝傅清芳被封為縣主,郭氏發了話,所有下人的月錢翻番,還讓人整治出了一桌上好的酒菜,等傅清芳從宮里回來,洗漱一番就開席。 其實侯府里滿打滿算的總共也就郭氏與傅清芳兩個大的主子,郭氏按照最上等的酒席來準備的,待到傅清芳坐到桌前,不由得說道:“老太太,這也太豐盛了些?!?/br> 郭氏笑著道:“應該的,咱們家里這么大的一個喜事,咱們也樂呵樂呵?!?/br> 先帝剛駕崩不久,是不能飲酒宴席的,郭氏讓人準備的這一桌,看著豐盛的很,其實都是素菜。 現在鎮西侯府鄭處在風口浪尖上,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第二日,大房三房并親朋好友都上門恭賀傅清芳,眾人自然說起來傅清芳那日的英勇,魏氏許氏的品級不夠,并沒有去皇陵,沒有親眼所見,今日聽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面上總得恭喜傅清芳。 許氏就道:“二嫂好生厲害,那么個場景也不怕,就連人都敢殺,我膽子小的很,就是雞都不敢下手的,這樣一比,二嫂還真的是英勇啊,怪不得能被封為縣主呢?!?/br> 傅清芳像是聽不出許氏話里的意思似的,笑著說道:“三弟妹說的這是什么話,我平日里也是連雞都不敢殺的,可那日情況危急,我才敢上去的,要是三弟妹在那里,說不定比我還要英勇,不說封個縣主了,恐怕得被封為郡主公主吧?!?/br> 論口才,許氏自然是不及傅清芳的,魏氏怕傅清芳真的不給許氏面子,說出些別的話來,忙把話頭給岔了過去。 傅清芳眼前最cao心的就是明滄的教育問題,她打聽了不少人,終于給明滄找了個老師,那老師是個上京趕考的舉子,也是有些才學的,只是因為病了錯過了春闈。 因為囊中羞澀,就想尋個館坐西席。 那人是章嘉歆給推薦的,是他同年的族弟,人品是有保證的。 有章嘉歆作保,傅清芳自然是愿意的,那舉子在長寧城里賃了房子,就在章家不遠處,如此兄弟兩個正好順路,倒是方便的很。 除了明煦明滄都有先生了,傅清芳還尋了一個女先生,在家里坐館教導明璇明珊。 鄭家其余的族人知道了,也把自家適齡的女孩送了過來,傅清芳詢問了明璇明珊的意思,便同意了。 鄭思遠八月里回了長寧城里一趟,夫妻兩個見面可沒什么久別勝新婚的激動,鄭思遠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傅清芳不是他隨便拿捏的,他倒是想跟傅清芳和解,只是傅清芳能愿意再給鄭思遠笑臉嗎? 自然是不愿意的。 鄭思遠說了幾句軟和話,都被傅清芳不冷不熱地給頂了回去,鄭思遠也不是那厚臉皮的人,既然傅清芳不給他好臉色,他也就不想著再跟傅清芳和好了。 鄭思遠回來的第二日,傅清芳就進了宮,找皇后求了兩個嬤嬤兩個侍女來。 那兩個嬤嬤都是宮里的老人了,出來就是養老的,至于那兩個宮女,身上都是有些功夫的,傅清芳求了這幾個人來,就是怕鄭思遠狗急跳墻,暗地里給她下絆子。 鄭思遠久經沙場,光是看兩個宮女走路的姿勢,就知道那兩人不簡單,聯系一下傅清芳從宮里求人的時機,他還能不明白嗎。 夫妻兩個的關系自然是更加惡化了,平日里他們盡量不碰面,即使在郭氏的寶樂堂里碰上,也不會跟對方說一句話的,權當對方是個透明人。 鄭思遠這次回來,是給皇帝獻寶的,獻出的寶貝,自然就是紅薯了。 鄭思遠獻紅薯的時候,實在朝堂之上,他把紅薯的產量這么一說,在朝堂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在邊城那樣的地方,紅薯的畝產量都能有四五百斤,要是在環境稍好一些的地方,畝產量恐怕還得更多。 按照蘇月涼所說,紅薯的畝產量可以達到千斤以上,鄭思遠完全可以把紅薯的畝產量報的更高,可是他并沒有這么做。 要是他是新帝的心腹大臣,自然可是往高里說,讓人們對紅薯能夠更加重視,也讓他的名聲更加響亮。 可是他是新帝的心腹大患,要是把產量說的太高,結果卻沒有那么多,到時候一個“欺君之罪”的罪名壓下來,他可就完了。 不過他在朝堂上也說了,今年邊城降雨稀少,只在夏季下了兩場雨,一般的農作物,畝產量不過百斤,紅薯的畝產量卻有四百多斤。 這樣一對比,誰還能不知道紅薯的產量高呢。 這還是第一年栽種,要是等紅薯適應了大楚朝的氣候,畝產只會更多。 民以食為天,一樣抗旱高產的新糧種意味著什么,滿朝的文武百官并坐在椅子上的那位自然是明白的。 新皇得了紅薯,趕緊就讓人按照鄭思遠說的方法種了下去,還特意在皇城里選了一塊沙土地種下紅薯,就想看看這紅薯的產量到底有多高。 鄭思遠本來是三皇子的心腹,在新皇登基之后卻來了這么一出,很明顯的,他這是像新帝投誠的。 只是不知道,他投誠的這份禮物,能不能讓新帝滿意呢? 鄭思遠獻上紅薯的事,傅清芳當然也知道了,不過她沒說什么,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她雖然跟鄭思遠有私仇,可在這件事上,傅清芳絕對是不會給他使絆子的。 至于鄭思遠為什么要給新皇獻上紅薯,傅清芳稍微一想就知道了,他這是跟新皇投誠呢。 只是這誠意到底夠不夠,傅清芳心里想,大概是不夠的,獻上紅薯之后,要是紅薯真的那么高產,鄭思遠在朝堂民間一定會名聲大噪的,新皇或許會因著這個不要他的命,但是也絕對不會再跟前朝那樣重用他的。 鄭思遠以后到底怎么樣,傅清芳可沒什么閑心來替他cao心,她自己的日子過得舒舒服服的,吃飽了撐的去為鄭思遠cao心嗎。 獻上了紅薯之后,鄭思遠只在家里待了十幾日,就回了邊城了。 這次他回長寧城,也不是專門來獻紅薯的,是被皇帝召回來的。 鄭思遠走的時候,傅清芳送都沒去送他,就當做不知道自己名義上的丈夫要走似的。 郭氏見兒子兒媳互相之間冷漠的很,可是把郭氏給愁壞了。 不管兒子有多少女人,又是多么寵愛蘇姨娘,傅氏才是兒子明媒正娶的妻子,是要跟兒子同甘共苦共同支撐侯府的,現在他們兩個如此不和,她在的時候還能壓服著點,等到她不在了,侯府的兩個主人之間互相都不說一句話,讓外人怎么看? 兒子雖然是個男人,可要沒有個女人幫著打理后宅,教養子女,這侯府還能支撐的下去?再說了,傅氏又是個有心計的,要是她給兒子下絆子,兒子能防得??? 傅氏呢,雖然她被封了縣主,有心計又有手段,可不得丈夫的喜歡,對她跟她的幾個孩子都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的兒子郭氏知道,就是個死倔死倔的,要他跟傅氏低三下四地去認錯,恐怕是不行的,那就只能從傅氏這邊下手了。 鄭思遠走了之后,傅清芳來郭氏的寶樂堂回話,尋了個空郭氏就說道:“俗話說的好,少來夫妻老來伴,這天底下,還是夫妻關系最緊靠,這兒女大了,個人都成家立業了,最后守在身邊的,不還是那個人嗎。清芳,我知道你心里埋怨思遠,那件事是他做的不地道,可他知道錯了,這次回來不是跟你賠不是了嘛,你看在我老婆子的面子上沒救饒了他這一回吧?!?/br> 傅清芳沒想到郭氏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要是以前,她可不會這樣用算的上低聲下氣的語氣跟傅清芳說話,只要覺得傅清芳怠慢了她的兒子,她只會把傅清芳叫來給罵一頓。 “老太太,不是我不愿意把這事就這樣翻過去,實在是侯爺做的不地道,”傅清芳輕笑一聲,說道:“整個長寧城里,恐怕都找不出像侯爺這樣偏寵妾室的人了,要不是御賜的婚不能和離,我傅清芳早就離了這里了,還用在這里被人磋磨。老太太,您只看見侯爺跟我賠了不是,沒看到我往日里受的那些氣。要想我原諒侯爺,也不是沒法子,只要他把蘇姨娘給處置了,我就愿意再實心實意的跟侯爺過日子?!?/br> 傅清芳說的這個要求,按理來說根本就不算過分,可耐不住蘇月涼是鄭思遠心尖尖上的人兒啊,把她給處置了,鄭思遠怎么肯呢, 郭氏還想再說些什么,傅清芳端起茶來喝了一口,笑著說道:“老太太,我喝著您屋里的茶就是好喝,這一樣的茶一樣的水,怎么在您的屋子里泡出來就是不一樣的味兒呢?!?/br> 看傅清芳的樣子,明顯是不想在繼續這個話題了,郭氏在心里嘆了口氣,把這茬接過不提了。 鄭思遠回到邊城,蘇月涼提前兩日知道他要回來,早就在家里準備好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等著他回來。 鄭思遠回來之后沒去軍營,直奔回了家,見到蘇月涼為他準備好的一切,笑著問道:“知道我今日里回來?” 蘇月涼抱著孩子沒有說話,倒是旁邊伺候的丫鬟回道:“夫人知道侯爺就在這幾日回來,日日都準備著,夫人說了,這樣準備著,不管侯爺哪日回來,都能吃上熱乎的飯菜?!?/br> 鄭思遠聽了,只覺得心口滿滿的,連日里的奔波勞累都一洗而空了。 要不是有下人在,他一定要在月涼臉上親一口。 鄭明瀾現在已經四歲了,跟父親分離了這么多天,再次見到父親,也是開心的。 鄭思遠問了兒子幾個問題,又親手抱了抱自己的女兒,才開始吃飯。 一頓飯還沒吃完,外邊就有下人來報,說是侯爺的東西落在馬車上了。 鄭思遠沒有多想,就讓人把人給帶了進來。 鄭思遠這次從長寧城里回來,是跟齊國公府的一個表弟同行的。 齊國公府也是軍功起家,只不過在這一輩齊國公就棄武從文,走科舉的路子了。 齊國公郭琸有兩個弟弟,都跟他一母同胞的,最小的弟弟郭瑯就比他的兒子大上一歲,不愛讀書偏愛舞刀弄槍,家里就讓他走武官的路子。 正好郭瑯在邊城謀了個差事,就跟鄭思遠一起來了邊城。 來給鄭思遠送東西的是郭瑯的小廝,他給鄭思遠請了安,就笑著說道:“侯爺,您把侯夫人給您準備的東西落在馬車上了,我家爺讓我趕緊給您送過來,里面還有侯夫人給少爺小姐準備的東西呢?!?/br> 鄭思遠在邊城的時候,從來沒提過傅清芳,凡是在邊城鄭宅伺候的下人,說起夫人,那必定就是蘇月涼的。 久而久之,蘇月涼好像也忘記了,她不是鄭思遠的夫人,他真正的夫人遠在長寧城呢。 至于在長寧城里鎮西侯府的幾個孩子,鄭思遠沒有提起過,蘇月涼沒有提起過,下人們就更加不會提起了。 乍然聽到人說侯夫人,鄭明瀾有些懵,不由得就問道:“母親,他說的什么啊,什么侯夫人,您不是在這里嗎?” 齊國公府下人的話讓屋里本來溫馨的氣氛一滯,鄭明瀾的話,讓屋里的氣氛更加雪上加霜了。 那下人見屋里的氣氛不好,立即縮在一旁不敢說話了。 自己難道說錯什么了嗎? 他腦子轉得快,要不也不可能懸在主子身邊,剛才鎮西侯府的三燒鵝說的那一番話,意思很明白了,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個姨娘??! 想到長寧城里的那些流言,下人不由得罵了自己一句,送東西就送東西吧,你還多嘴干什么,這下好了,惹了侯爺生氣了吧。 幸好自己不是鎮西侯府的下人,侯爺即使生氣也罰不到自己,但要是侯爺把這事記在自家主子身上怎么辦? 看來回去得跟主子說一下剛才發生的事情了。 本來好好的一頓飯,因為那幾句話,變得索然無味食不下咽起來。 蘇月涼一言不發的回了臥房,鄭思遠趕緊追了過去,就連兒子女兒都顧不得了。 鄭明琪被奶娘抱走了,鄭明瀾也被奶娘丫鬟帶著回了自己的院子。 回到院子之后,鄭明瀾讓丫鬟出去,只留下了自己的奶娘,問道:“奶娘,剛才那個小廝說的可是真的,長寧城里有一個侯夫人的?” 奶娘說了幾句閑話,想把這事糊弄過去,鄭明瀾又說道:“奶娘,你別騙我,我以后總是要知道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