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257 章
山全數將士陪葬!對吧!”媛姬突然間放大了音量,語氣似劍。 啟嘯微微上前一步,神色平穩:“女王可是有為難之處?” “你這個問題問得好,那你先問問自己,你當時親手殺了自己王家九十八口,坐上了仙冥首帥之時,可有為難之處?” 媛姬此話一出,圣宮之中眾人皆驚,可能唯一還能保持從容淡定的,只有衛曦和信彤。 因為衛曦年歲太長,啟嘯的往事他自是有所耳聞,而信彤因擁有墨嫡所有的記憶,也是心知肚明。 啟嘯這個名字,葉刺原本會覺得奇特,也是有緣由的,因為那“啟”字,自然不像是姓。 是的,啟嘯原本姓王,全名王啟嘯,長安全州省文橋人,文橋歷史悠久,地靈人杰川秀美,物華天寶五谷豐,鼎鼎有名的道仙閣正是坐落于文橋清陽山上。 文橋因屬三河樞紐,商貿繁榮,富商云集,其中最興盛的家族乃啟嘯所在的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家業龐大,擁有絲綢、瓷器、珠寶、金銀飾品的數十間作坊,每天文橋口岸裝運的貨船八成以上均為王氏制品;不僅如此,王氏家族還經營著不少大小規模的酒樓、當鋪、賭場、窯子等,可謂日進斗金,腰纏萬貫。 作為家族第六代長子,啟嘯錦衣玉食,走在街上每當別人問他名字,他都很自豪地說:“我姓王,我叫王啟嘯?!?/br> 但上述提及的瓷器珠寶、當鋪窯子,絕非王氏家族最賺錢的生意。 年幼的啟嘯,也以為自己的家族是因本分為商而發家致富的。畢竟在長安,就算是經營賭場和青樓,也都非違法之事。 這個少年對于王氏的所有崇拜感、信任感、自豪感,就從他十六歲那年起開始喪失,直至最后的最后,dàng然無存。 啟嘯十六歲那年,父親讓他開始學著經手家族中最輕松,同時也是最賺錢的生意——官利代。 在長安,有一個眾人心知肚明的規則,為官若是考不上,則需買。 世家子弟自然有錢買,但這很多非世家子弟因家中貧寒,十年寒窗終無果,則不得已來問王氏借。 這樁生意因風險極高故王氏要求的利息自然不低,買中官職的官員通過正常的俸祿很難連本帶利的還清,他們就不得不泯著良心,貪污受賄,變相搜刮老百姓,賺取暴利,還清利息。 這其中嘗到權力甜頭的很多官員,心越來越大,就跟王氏借更多的錢,買更大的官,貪污更多的不義之財,獲取更高的權力。 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就是王氏家族經營了幾代的官利代。 因王氏家族不乏經商奇才,以至于到啟嘯祖父這輩,已經把這本見不得光的地下生意做的風生水起,最后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鏈條,從地方知縣到朝廷正二品官員,都曾是他們的客人,很多還是???、熟客,然后就是客拉客,你買完來介紹你家侄子買,這無疑讓王氏家族賺得是盆滿缽滿,而與此同時,文武百官中盛權在握的很多人,也都被王氏一直拽著買官的把柄。 所以在文橋甚至于整個長安,無論官場還是商場,王氏可謂富可敵國,如魚得水,一手遮天;家族勢力之強大,足以讓當地的老百姓,不能夠隨隨便便姓王。 但如果你單純認為,王氏家族家業龐大到如此份上,還僅僅限于上述這些賺錢途徑,那就太小瞧這第一望族了。 被父親經常帶去赴宴應酬,認識很多達官顯貴的啟嘯,那個還年僅十六歲的啟嘯,最初還沒有辦法徹底理解自己借錢給他們,與他們經常來還錢的背后,隱藏著怎樣骯臟的事實。 那些剝削百姓、執法不公、官官相互、沆瀣一氣的事情也自然不會讓啟嘯明著看到,畢竟從他們借錢買官,到真正欺壓百姓,還需要個過程。 但啟嘯十八歲那年,父親帶他做的事情,卻讓還是少年的、心靈潔凈的啟嘯徹底寒了心。 那年,啟嘯記得父親帶他去了家族后山的一處地下酒窖,名義上是酒窖,等啟嘯下去一看,竟有兩層。 這第一底層是酒、第二層暗門一開,讓啟嘯瞠目結舌,因為他看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