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史可法立刻道:“史某知道一個地方倒是寬敞,上下有幾百個房間,園子也大,就是之前傳言院子里鬧鬼,空置了許久也沒人敢住,好多家具都已經破舊不堪了!” 沐臨風笑道:“那就這里了,關鍵是要寬敞,沐某從來就不信鬼神之說!”說著將銀票又塞給了史可法道:“沐某也不知道夠不夠,如果不夠沐某日后再補,如果有剩余的,就勞煩史大人幫沐某置辦一些像樣的家具?!?/br> 史可法還要將銀票還來,沐臨風突然冷著面孔道:“史大人若是再如此就顯得見外了!” 史可法見沐臨風如此說話,沒有辦法只好勉強將銀票收下。隨即史可法將沐臨風帶到了揚州知府給沐臨風臨時安排的住所,沐臨風這才好好休息了一會,一直睡到傍晚這才起床。 當沐臨風再醒來時,史可法與揚州知府已經在屋外等待,沐臨風卻一直沒有注意這揚州知府,這時問起來才知道叫王之楨,沐臨風見這王之楨雖然長的一臉憨厚之相,但是總覺得這個名字十分耳熟,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王之楨對沐臨風道:“沐公子,你的宅院已經準備妥當,是否現在前去一觀?” 沐臨風心道:“瞧瞧這辦事效率!”口上卻道:“這么快,真是辛苦二位大人了!” 史可法與王之楨立刻拱手,史可法道:“史某也只是與知府大人隨口說了一下,不想他半日時間就已經全部安排妥當!” 三人說著,史可法與王之楨便帶著沐臨風,去了沐臨風的新宅院,這座宅院的確比之前金陵的要大了許多,至少有五千個平方,而且是標準的江南園林格局,十分的典雅,整個宅院中光假山與池塘就有十多處,而且宅院中的下人奴婢都已經安排妥當,只等沐臨風入住了。甚至每個房間都經過靜心的設計,家具字畫,古玩珍寶,無一不全。沐臨風甚為喜歡,心道:“要是在二十一世界,這宅院起碼也要幾千萬吧?甚至不止?!?/br> 沐臨風笑道:“如此花費定然不止十萬兩吧?” 王之楨道:“這座宅院本來也就是荒廢已久的,錢都花在了家具擺設上,十萬兩足以?!?/br> 沐臨風心道:“即使十萬兩不夠,老子也拿不出錢來!”想到這沐臨風便不再提起錢的事,話鋒一轉道:“史可法一直是揚州軍事統帥,而王大人是揚州知府,今日軍政二位大人都在,我們就說說日后這揚州該如何展!” 史可法與王之楨齊道:“不知沐公子有何打算?” 沐臨風笑道:“史大人與王大人一直都是揚州的管事,臨風只是初來乍到,一切都不了解,全仗兩位大人了!”沒等史可法與王之楨說話,沐臨風道:“不過揚州自古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盛產糧、棉、油以及各種水產……”沐臨風頓了一下,道:“不知道如今稅賦是怎么收的?” 王之楨道:“一直以來都是按照大明律令收的,這點沐公子有什么疑問么?” 沐臨風笑道:“哦,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揚州的主要稅賦是來自哪個階層的?” 王之楨道:“哦,大部分稅賦都是來自商人,而糧稅則都是來自農民,稅賦都是按照店面多少來取決,農民則是按照人丁來收?!?/br> 沐臨風摸著下巴,沉吟道:“果然與其他封建時代沒什么區別,卻不知道張居正時期是怎么主持朝政的?”沉吟了半晌,沐臨風道:“沐某有個意見,不知道該不該說!” 史可法與王之楨拱手道:“沐公子盡管吩咐!” 沐臨風道:“如今朝廷連連征戰,普通商旅與農民根本是不堪重賦,沐某認為以后再收稅必須按照營業額,與田地多少來攤分稅賦……” 王之楨道:“如果這樣可能會招引大多揚州富商與地主的不滿,怕事容易引起事端!” 沐臨風冷笑道:“他們不滿?”隨即問王之楨道:“那么請問王大人,這揚州城的富商與地主加起來有普通百姓多么?” 王之楨一愕,隨即搖頭道:“這倒沒有!只不過……” 沐臨風立刻道:“沒有就行了,我這樣做是保障了多數人的利益,況且即使真的保障這些富商與地主的利益,他們每年給國庫的貢獻是多少?” 王之楨與史可法對視了良久后,未一言,卻聽沐臨風道:“就先從農民的糧稅開始改革!” 史可法與王之楨滿臉疑問,史可法奇道:“改革?不知道沐公子要如何改革?” 沐臨風道:“先開始分田到戶,要徹底打擊地主,憑什么農民就該給這些地主種一輩子地?還要上繳國糧,每年自己剩下的只能勉強過日子,我們揚州是魚米之鄉,農民如此不堪重賦,以后誰還想種地?” 史可法道:“如此分田的話,怕是要揚州大亂了……” 沐臨風沉聲道:“天下大亂?沐某倒是要看看怎么個亂?恐怕只有那些整天吃飯搖膀子,無所事事的人才會亂吧?這個改革沐某想了很久了,就這么決定了!” 史可法道:“沐公子如果堅持要這么做的話,史某建議先在部分地區先實行,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下一步的做法!” 沐臨風搖頭道:“朱元璋就因為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蛯⒚献诱埑隽朔蜃訌R,試問這句話哪里錯了?”沐臨風說完看著史可法與王之楨。 明初朱元璋請孟子出夫子廟的事跡,史可法與王之楨自然知曉,要知道朱元璋是一個集權皇帝,如此做只不過是為了要鞏固皇帝的地位,但是沐臨風偏偏要與朱元璋相反,這一點的確讓史可法與王之楨大吃一驚。 沐臨風接著道:“國以民為本,若是連百姓都吃不飽飯,那么這個國家如何長久?千百年來‘士農工商’農民的地位名譽上排在第二,但是農民的實際地位卻是最底層的,大明是以農業為本,所以必須善待農民。什么先在部分地區試驗的話,就不要說了,全揚州勢力范圍內全部實行‘分田到戶’政策,不服者一律收押?!?/br> 史可法與王之楨忽視著,良久后,王之楨道:“沐公子如此善待百姓,揚州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但是這個什么‘分田到戶’政策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展開實行,我們必須要有個事先籌謀,還有具體方案,都要從長計議!” 沐臨風點頭道:“這個沐某也知道,沐某只是說個大概方針,就是揚州城所有徒弟全部歸公家所有,然后按照每戶多少人來平均分配,至于那些大戶,千萬不要讓他們鉆了空子,拿一些下人奴婢來充人數……” 沐臨風看著史可法與王之楨,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揚州官員的的家產估計也和那些地主富商差不多,若是真要分田到戶,估計個不干的就是這些揚州官員們。沐臨風道:“相信史大人與王大人家里也有不少地吧?” 史可法與王之楨臉上均是一驚,隨即史可法道:“史某確實是家有薄產,不過若是沐公子執意要搞徒弟改革,史某以及史某家人都不會有二話,相信王大人也回事義不容辭的,但是光我們兩人沒有用,揚州城大大小小官員上百計,估計當真要落實,確實會有阻礙與困難?!?/br> 沐臨風點頭道:“不錯,這點的確是個問題,而且與這些官員有連帶關系的人估計也不在少數……”說著臉露深思,良久后道:“不過這些兩位大人如此深明大義,沐某感激不盡,就先有兩位大人做表率吧,下面的官員必定還會有一些不圖財物與土地只想為百姓做點實事的官員,如果這些官員不通清理,一律撤換,任免權全部交給史大人與王大人,沐某不需要這些蛀蟲!” 王之楨與史可法見沐臨風態度如此堅決,也不好再說什么,王之楨道:“既然沐公子執意如此,下官草擬好方案就立刻給沐公子一觀,隨后開始落實?!?/br> 沐臨風點了點頭,看著王之楨與史可法,突然想道:“就連二十一世紀的各個國家都是貪官連連,而貪官最少的就是新加坡,他們實行的是高薪養廉政策,不知道這個可以不可以也在揚州實行?” 沐臨風與史可法、王之楨又商量了一些“分田到戶”的具體實施辦法與措施,以及一些可能遇到的問題。 不想等三人商量完畢后,夜色已深,史可法與王之楨連忙告辭,沐臨風留二人吃飯,二人執意不肯,沐臨風這才作罷。待送走二人后,沐臨風看著漫天的星辰,心道:“這漫漫長夜如何度過?”想到這里,沐臨風突然想到下午見到了媚香樓,突然哈哈一笑道:“還好這些妓院沒有改革掉!”想到媚香樓,沐臨風立刻出門顧了一頂轎子前去。 沐臨風向轎夫打聽后才知道,原來這揚州的媚香樓與金陵的媚香樓的老板都是李大娘,而揚州媚香樓里最紅的姑娘竟然是柳如是,沐臨風聞言大喜,心中暗道:“原來秦淮八艷執意的柳如是卻在揚州的媚香樓,這揚州攻的還真是值得!” 沐臨風正想著,轎子已經已經到了媚香樓,沐臨風剛下轎就現這媚香樓與金陵的春香樓不同,這里的媚香樓由門口就可以看出不同,金陵的春香樓門口都有龜公與姑娘在拉客,而且門口各種男人都有,春香樓內也是大到達官貴人,小到平民百姓,什么人都可以進春香樓,而揚州媚香樓更像是一間茶館,門口除了兩個壯漢,再無他人,室內也十分安靜。 沐臨風剛要進去,卻被兩個大漢攔住了去路,喝道:“這里沒有李大娘的請柬不得隨意進入!” 沐臨風心中來氣,卻強忍著不作,曼聲道:“若是在下非要進入呢?” 左邊一個皮膚黝黑,滿臉虬髯的大漢冷笑道:“公子當這里是尋常鷂子了么?你可知道每日進出這里的都是什么人么?” 沐臨風笑道:“哦?在下還真不知道了,還未請教!” 右邊那個比較壯實的大漢冷笑道:“你小子連這都不知道?” 虬髯大漢豎著拇指道:“來我們媚香樓的可都是揚州城里的顯貴,要么就是在揚州任有要職的官員,要么就是成立富甲一方的商賈……看你身上衣著倒也鮮艷,不過定不是揚州人士了,難怪你不知道!” 沐臨風從懷中逃出一疊銀票,還沒說話,就聽那壯實大漢冷笑道:“你以為你有錢就行了么?告訴你,沒有我們大娘的請柬,即便你搬座金山來,也只有站在門口的份!” 沐臨風心中奇道:“這李大娘的規矩倒是奇特,難道她開鷂子的目的不是賺錢?” 卻在這時突聽一人道:“沐公子?沐大帥?” 沐臨風轉頭一看,只見來著是一個三十多歲,相貌儒雅的男子正從轎子中出來,沐臨風只覺得十分面熟,卻又想不起在哪見過。 那兩個壯漢立刻上前拱手道:“喲,陳大人,您來了!” 沐臨風聞言心道:“原來是個官員,想必是下午的時候見過的,難怪面熟了!” 陳大人走向沐臨風,拱手道:“下官陳子龍拜見沐大帥!” 沐臨風聞言心下一凜道:“陳子龍?他是與柳如是關系曖昧,后來又在抗清中殉國的陳子龍?”想著一把抓住陳子龍的手,笑道:“原來是陳大人!” 陳子龍轉頭對兩個大漢喝道:“你們好大的擔心,可知這位公子是誰?” 那兩大漢見陳子龍對沐臨風如此恭敬,早就覺得不妥了,此刻見陳子龍的喝問,嚇得六神無主,連忙拱手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 陳子龍道:“這位可是沐臨風沐大帥,你們當真是瞎了狗眼了!” 那兩大漢自然知道沐臨風的大名,白天剛剛憑借著五千多人圍攻揚州城,逼得史可法七八萬大軍投降的沐臨風,整個揚州早已傳的沸沸揚揚了,如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兩名大漢嚇得連忙跪倒在地,不斷地磕頭道:“沐大帥,小人眼睛當真被狗叼了,還望沐大帥大人不記小人過……” 沐臨風哈哈一笑,道:“二位兄弟不必如此,所謂不知者無罪嘛!” 第3章下 陳子龍連忙對兩大漢喝道:“沐公子饒了你倆狗命,還不謝沐元帥!”那兩大漢立刻磕頭不止,連聲道:“謝沐大帥!” 沐臨風連忙扶起兩位大漢道:“大帥不敢當,這只是軍營里的叫法,在下還是習慣別人叫沐公子!” 陳子龍與兩位大漢連忙拱手道:“沐公子!” 沐臨風看著陳子龍,心道:“案例說這陳子龍應該在浙江任職,怎么跑到揚州來了?”隨即又想道:“歷史記載陳子龍整理了徐光啟的巨作《農政全書》,而且陳子龍是對社會經濟與農業生產特別重視的,如此一來,老子要‘分田到戶’,這陳子龍的確是個好幫手,大可全權交給他去負責……不過這老小子和柳如是的關系……哼、哼……” 陳子龍見沐臨風眼神有變,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拱著手低著腰,半天不敢動彈。 沐臨風這才注意到三人,連忙拉著陳子龍的手,道:“沐某早就久仰子龍兄的大名了,聽聞子龍兄最近在整理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陳子龍聞言心中一凜,這《農政全書》他的確在整理,但也是剛剛開始沒多久,況且這些都是他閑下來的時候才整理的,知道的人很少,不想沐臨風竟然知道這事。 沐臨風倒是沒有看出陳子龍的臉色變化,接著道:“沐某最近要在揚州實行一個新的農業政策,正好遇到子龍兄,子龍兄務必要給我一點意見!” 陳子龍連忙拱手道:“意見不敢,若是有用得著陳某的地方,沐公子盡管吩咐是了!” 沐臨風左右看了下,對陳子龍道:“不過在此說話,始終不方便吧?” 陳子龍連聲道:“是是,下官糊涂了!”連忙對媚香樓的兩個大漢喝道:“以后眼睛放亮點!”說著陳子龍轉身對沐臨風道:“沐公子,請!” 沐臨風這在進了媚香樓,剛進媚香樓,沐臨風就感覺揚州的媚香樓與春香樓完全不同,這里雖然沒有春香樓那般熱鬧,但是多了一分清雅,而且室內裝潢的書卷氣十分濃,到處都是古玩字畫。而這里的姑娘們也不像春香樓的那般妖艷俗氣(自然,三花魁除外),每個姑娘都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所來光顧他們的客人,一般都是名門公子或者達官貴人,比之春香樓的三教九流,只要有錢就能進去,又截然不同。 陳子龍道:“沐公子覺得這里如何?” 沐臨風看了良久,這才道:“不錯,的確不錯,難怪這么多公子哥流連忘返!” 陳子龍笑道:“不知道沐公子喜歡什么樣的姑娘,陳某與這里的老板李大娘很熟,可以讓大娘幫公子找個讓公子絕對滿意的!” 沐臨風看著陳子龍,突然想道:“若是我當著陳子龍的面泡柳如是,不知道這家伙如何反應?”想到這,連忙道:“未來揚州之前,沐某就已經聽說揚州媚香樓的柳如是柳姑娘芳名,至今無緣一見,實在遺恨!” 陳子龍聞言臉色一變,沐臨風看在眼里,連忙又道:“不過今日得見子龍兄,這柳姑娘嘛,還是日后再見也不遲!” 卻在這時,一個笑聲傳入沐臨風耳內,沐臨風轉頭看去,只見一個風姿卓越、儀態萬方而又風情萬種的女子迎面走來,沐臨風心道:“莫非這就是柳如是?” 卻聽陳子龍笑道:“原來是大娘,真是人未到,笑聲先到!” 沐臨風看這李大娘也就二十多歲,就算是保養有術,最多也就三十出頭,心中奇道:“哦?原來是李大娘,不過是否太年輕了?” 李大娘的笑聲十分爽朗,卻聽她有一陣銅鈴般的笑聲過后,道:“陳公子,真是有段日子不見了……”正說著,與沐臨風的的目光交錯,李大娘立刻道:“這位是陳公子的朋友么?果然是一表人才!” 陳子龍立刻道:“哦,這位便是沐臨風沐大帥了!” 沐臨風連忙向李大娘拱手道:“臨風早就聽說過大娘,今日方才得見,大娘竟然如此年輕美貌,實在過臨風意料,臨風真是三生有幸!” 李大娘一聽是沐臨風,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哈哈大笑,摸著自己的臉道:“沐公子過獎了,原來是沐公子,大娘我早就聽說過沐公子的大名了,真是如雷貫耳,本來大娘我在金陵開了一家新媚香樓,還害怕兩邊勢力范圍不一樣,生意不好做了,如今揚州與金陵都是一家了,大娘我這擔憂倒是多余的……呵呵……”說完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沐臨風笑道:“這戰事嘛還真不好說,若是當真耽擱了大娘的生意,臨風在此賠罪了!” 李大娘笑道:“沐公子說的哪里話,今日沐公子來我們媚香樓是我大娘的福氣,今日就由大娘做東,沐公子喜歡什么樣的姑娘全記在大娘的賬上了!” 沐臨風拱手道:“如此多謝大娘了,臨風今日來倒不是來找姑娘的,只是有事要與子龍兄商議,只望大娘能找一間安靜之所,上幾個小菜與美酒,臨風想與子龍兄談點事情?!?/br> 李大娘笑道:“好,沐公子與陳公子隨我來!”說著李大娘領著沐臨風與陳子龍上了二樓,找了一間較偏僻的房間,道:“二位公子先聊著,大娘去給二位公子準備酒菜去!”說著又是哈哈一笑,轉身離去。 沐臨風看著李大娘的背影,不禁贊道:“原來李大娘也是個美女,雖說沒有陳圓圓、卞玉京等八艷的美貌,但是卻多了一種風情,這當真是意外之福,他日定要會會這李大娘!” 陳子龍連忙請沐臨風進房,剛剛坐定,陳子龍就問道:“不知道沐公子所說的農業改革是什么?” 沐臨風還沉浸在如何勾搭李大娘的幻想當中,聽陳子龍如此一說,這才回過神來,輕咳了幾聲后道:“哦,是這樣的,沐某想實施‘分田到戶’政策,之前與史大人還有王大人談過,不過他們好像不是十分贊同?!?/br> 陳子龍奇道:“分田到戶?陳某只聽說過井田制、屯田制、占添制與均田制,不知道這分田到戶具體是什么內容?” 沐臨風對于陳子龍說的這些制度都只是聽說過,卻不甚了解,道:“分田到戶呢,主要就是說,將全揚州可耕種的土地全部收為公有,然后按照每戶人家的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如果遇到土地不足,還可以鼓勵農民墾荒種地,1官府再給與補給?!?/br> 陳子龍沉吟了一會,道:“這點與均田制有點相似,不過沐公子是否考慮過揚州的地主和大戶們,甚至揚州的大小官差,如果要實施起來,這些人都將是阻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