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小白蛇悄出驪山
讓我們再一次將視線從知非道人身上挪開。卻說神州大地上,一處仙氣氤氳、云蒸霞蔚的仙境之中,瑤草遍地,白鶴回翔,絲毫不遜色于天上瑤池。 便是在這一方清凈仙土之中,一條通體雪白,晶瑩如玉的白蛇,眼中閃爍著溫潤的靈光,懷著對于成仙的憧憬,悄悄地游下山去,向著西南方向爬去。要說道行,這條白蛇也是煉神反虛的境界,要騰云駕霧,那也不是什么難事。偏偏白蛇聽到山中的兩個動物的對白,卻是放棄了這條捷徑。 白蛇聽到的不多,只知道那兩個動物說的是在蜀中的青城山,藏有道門大能丈人前輩的福澤,若是能得到,不僅能有機會位列仙班,而且蛇蛟之類身具龍族血脈的生靈還能有機會化作龍形。無疑的,白蛇聽到這里,便自動了心了。成仙啊,對她來說不難,但要得成正果,位列仙班,那就不容易了。白蛇心性單純,唯獨對于得成正果,位列仙班這一點抱著極為深切的執念。是以,沒有絲毫猶豫的,帶著點點對那個一直板著臉,似乎從來不愛笑的師父大人的一點愧疚,白蛇留下一封潦草的書信,藏在大師姐的枕頭下面,便懷著美好的憧憬,向著夢想出發了。 一路上的艱辛——唔,對于這么位將要成仙的大妖來說,似乎不太恰當??傊?,櫛風沐雨,披星戴月,白蛇心里只有這美好的愿景,一點兒也不覺得苦。 只是這愚蠢的白蛇,卻是從來不知道她那不茍言笑,卻對弟子關懷備至的師父的來頭,有什么樣的機緣,能趕得上她師父動動手指?他年再回想舊事,也不知白蛇會不會被當時的自己給蠢哭了? 白蛇的“離家出走”,她那神通廣大的師父自然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都不需要掐指一算,便知事情原委經過,冷聲自語了一聲:“哼,好大的膽子,居然敢算計到了本座的頭上了?!闭o那幕后算計的人一點兒教訓,卻又忽然算到自家這傻乎乎的徒兒居然另有一番機緣。便又按下了心思,靜觀其變。 與此同時,珞珈山潮音洞正在誦經的觀音菩薩,忽然沒來由的打了一個寒顫,一股子透入靈魂的冷意侵襲,將這位大慈大悲的菩薩給嚇了個夠嗆。疑神疑鬼地細細查探,卻是一無所獲,掐指細算,也是毫無由頭?!澳鞘悄奈淮笊裢ㄕ叩胗浬狭素毶??不應該啊,自己素來心翼翼,從不招惹得罪不起的存在。莫非是呂純陽這老梆子在暗中算計?”觀音菩薩思量無果,也只好先且放下,只是心中尚留的陰影讓她神思不屬,時刻心提防著。 與此同時,白蛇的大師姐也自發現了白蛇的留言。那歪歪扭扭的字體,自是難不住她,讀完之后,額頭也不由豎起了幾條黑線,自家這蠢師妹,她也是無力吐槽了。不過,她還是到了師父面前,回稟此事:“師父,白那蠢貨偷摸摸的下山去了,也不知是被誰蠱惑,弟子要不要去將她帶回來?” 白蛇的師父擺擺手,道:“不必了。她此行雖有一些磨難,但也能得一番大造化,且由她去吧。再說了,幾百年前,這蠢貨嘴饞,偷吃了人家金丹,這回出去也順便了了這樁因果。我道門中人雖不怕因果,卻也沒必要沾染業力。無艷,你須記住大道修行,不昧因果,天道承負,好借難還?!?/br> 感情這位白蛇的師尊竟是傳聞中的驪山老母,也是女媧娘娘的一具化身,不怪乎只是微一動念,便教觀音大士感覺到透心的寒意。只是不同于圣母女媧娘娘,驪山老母性子外冷內熱,又好為人師,教出了不少出類拔萃的弟子。眼前這位叫做鐘無艷的女子,便是她得意門生之一。莫要奇怪,大神通者往往能化身萬千,且都各有性格,并非千篇一律。 驪山老母說著白蛇的事情,卻又習慣性的拐到教育弟子上面來了。垂眸拱手的鐘無艷心頭暗自嘀咕:“又來了?!焙迷隗P山老母終究還是記得正事,她可以暫時不計較觀音的算計,留到以后再做清算,但卻不能容忍驪山上有著勾搭佛門算計自家弟子的妖,便向鐘無艷吩咐道:“無艷,你去將那兩個暗中蠱惑那條蠢蛇的妖處理了?!斌P山老母心頭頗為火大。自己慈心于物,收容這一干妖生靈在此修行,時不時地還為他們開講道法,卻并不干涉他們的去留。只是,沒想到自己的寬容放任,倒是被欺上頭來了,實在可恨得緊。 要說這條白蛇的身世來歷,那還當真嚇人至極。卻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方有女媧娘娘煉石補天之事。只是卻鮮少有人知曉,當時追隨在女媧娘娘身邊的兩尊神獸白矖和騰蛇也參與補天,并為之獻出生命。白矖和騰蛇雖然身死,補天而亡,但卻留下了血脈,當時還是一顆蛋的白蛇。 錯非是對白矖和騰蛇十分懷念,以白蛇的蠢萌,又豈會得到驪山老母的青睞,收為親傳弟子?至于說為何白蛇來頭這般驚人,資質自是不差,又是驪山老母這般圣人化身親自教導,怎么會到現在也還只是個未入仙道的存在?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無他,白蛇先天不足,自孵化出來算起,也不過是經歷了一千六七百年光陰。加之驪山老母偏愛這弟子,有心要為之筑下最扎實的根基,是以一直壓迫著白蛇的突破?;蛟S,也正是因為驪山老母的期望太高,白蛇實在沒耐心再苦熬著打磨法力,磨煉根基,才會在數百年前盜人金丹,這會有被人蠱惑,溜下山去尋找機緣?而驪山老母也是知道自家徒弟的心思,這才放任自流,任她下山這些大神通者的事情,誰個又能說得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