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天可汗在線閱讀 - 第263節

第263節

    蘇晉道:“東北幾部本來就反復降叛多次,他們貪得無厭,不是許以一點好處就能長久無事,既然幽州都督、長史都同時上書其有反叛跡象,咱們也不能太大意坐視不顧,謹防武周朝幾番討伐契丹失利的事情重演,有損我朝武功之威,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宵小之輩以為有機可乘?!?/br>
    他提到了都督,此時的都督已不是以前那樣的擺設,幾年前張說和薛崇訓聯手進行過兵制革新,以官健為核心重新讓都督掌握了兵權,晉朝建立之后軍政體系仍然延續唐朝后期的格局沒有太大的變化。都督實際上掌握以朝廷名義招募的駐扎在地方的官健,相當于一個小軍區,官健軍隊屬于中央直屬的職業募兵,都督也是京官,家眷都在長安。而長史在此時則是地方官,并演變成了地方州郡實際的掌權者,它名為輔佐刺史的官僚,但由于后來刺史很多都是勛親貴族擔任本身沒有治理地方的才能只知道享樂,所以長史就承擔起了運轉地方官僚體系的任務。

    王昌齡也開口說道:“或許是地方官施政失當激起了他族的不滿,諸如此類的原因,都督長史不敢以實情相報,我們不能只聽信他們的奏章,既然契丹還沒有起兵進入內地襲擾,我們也不急妄動干戈,最好先派個御史去一趟東北巡查,兼聽實情之后然后再定策?!?/br>
    薛崇訓覺得少伯的話是比較靠譜的處理方法,他總算開口說話了:“你們推薦一個能辦實事的人,下瞧瞧再說罷?!?/br>
    這時蘇晉便道:“我倒是覺得李宓適合這趟差事。陛下也見過這個人,以前常在晉王府走動,還辦過書社論華夷之辨?!?/br>
    “我記得了?!毖Τ缬柣腥坏?,“好像是個年輕人,和少伯一般的年紀。少年有才有志向肯干實事,那是好事。我看行,一會兒傳個話去政事堂,讓李宓做御史,趕去幽州巡察之后回京據實上報,咱們再議契丹之事?!?/br>
    ……李宓姓李,不過和唐朝宗室沒半點關系,他自然有其他關系,不然怎么能得到蘇晉的舉薦?這人族中有個長輩叫李鬼手,有這一點就夠了,能在親王國走動能得到蘇晉舉薦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兒。那李鬼手是個退出官場的隱士,雖不見于詩書,卻在官場士林中頗有些名聲,結交甚廣,就算對其名聲私下里嗤之以鼻的人也不想得罪他,試想人食五谷說不定哪天就得了難以醫治的疾病,而李鬼手卻是傳言中能將人起死回生的鬼手。

    李鬼手年輕的時候在唐朝太常寺干過一陣子官僚,后來辭職跑了,說是不喜歡官場。后來薛崇訓也幾番想拉攏這個人,請他出山,但沒成功。他或許是個真不喜塵世功名利祿的人,不過后輩李宓卻是個有心仕途的年輕人,對薛崇訓的政策也很認同,站位是沒啥問題的。所以有蘇晉的舉薦,薛崇訓有些印象立馬就同意了。

    他受封為監察御史,也沒見著皇帝,得了圣旨和官印等物就要出京辦事去了,臨行前一個人跑到大明宮丹鳳門前對著城樓拜了幾拜,說了些不辱使命之類的話。

    李宓帶了幾個隨從,便走驛道一路往幽州去了。他一心公事倒也未在路上耽誤,饒是這樣也是二月初才到達幽州,地方官員早得了咨文有京里御史來巡察,派人迎接不在話下。李宓對幽州人生地不熟,不過好在有御史的身份在那里,地方官自然要百般奉承以禮相待。他進了幽州城最先去的不是州衙也不是督府,卻被帶到了一處豪華宅院,但見門上紅漆必是宦官之家,上面有個牌匾書:范陽盧氏。下面還有一些字: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

    到底李宓還年輕,看到那兩行字時確實是有些仰望了,他雖然出身也算不錯,可哪里能和這樣的家族相比?李宓下意識一想祖上沒有什么拿得出比較的人,只有伯父李鬼手有點偏才名氣,一時間倒有些自慚形穢。而這盧氏不說自漢代建安起就牛人輩出,李宓再孤陋寡聞也不能沒聽說過盧照鄰。

    不過他片刻之后也有些納悶,來幽州之前已得知都督叫趙瞿、長史叫王賢之,都不姓盧,怎么一來就被帶到盧家了?既然被幽州官吏帶到這里來了,李宓心道老子朝廷御史也不虛他,便昂首一拂官袍,和隨從一起跨進門檻。

    府中樹木高大、房屋考究、山石小溪橋梁錯落有致,李宓一進來就聽到隱隱有之乎者也的讀書聲,一股子儒家之氣頓時撲面而來。迎面偶爾會碰見幾個穿長袍的人,無不謙遜地讓道,禮儀投足之間十分到位,他們臉上洋溢著友善的微笑,但在這種謙遜之中卻能讓人感到一種自傲。

    不過一會兒,總算見著幾個穿紅青官服的人來了,一個一臉正氣的方臉和另一個滿面紅光身寬體胖的官員幾乎是并肩而來,在李宓的對面站定,然后相互打拱。紅臉笑吟吟不慌不忙地說:“朝廷御史光臨弊州有失遠迎,失禮失禮。我便是幽州長史,這位是趙都督,盧公也在。盧公好客,聽聞李御史遠道而來,愿盡地主之誼先請御史到府上接風洗塵,請?!?/br>
    李宓看了一眼兩個官僚后面的儒雅中年人,抱拳寒暄道:“久仰久仰?!?/br>
    那盧公身穿布袍,不似現任官員,卻能和掌握一地軍權的都督和州府長史平起平坐談笑風生,并沒有絲毫低人一等的表現。李宓很清楚,雖然武周時對天下大士族殺伐打壓,可以說是傷了門閥的元氣,但有些大家族仍然根基未動,加上人家名聲又好,就算是地方長官也得在他們面前十分客氣,甚至要聽取士族的意見,不然無法在當地施政。

    一行一面走,就聽得盧公一面向方臉趙都督說起意見來:“幽州境內那些契丹人、奚人粗鄙不堪,你勿要與之過多來往,上次還帶契丹人到我府上來,真是斯文掃地!”

    不知怎地李宓忽然有些厭惡這人的嘴臉起來,與初時進門時的好感和仰望恰恰相反。李宓也是個攘夷派的人,在他的政見里就看不慣唐朝的民族政策,反而對薛崇訓的干法很是贊同。按理聽盧公一席話也是道相同之人,但李宓卻不知為何對此有些厭惡。

    一臉正氣的趙瞿此時十分和氣:“上回來的人也是契丹貴族,因率部族來投,咱們自然要以禮待之?!?/br>
    盧公不高興地說道:“契丹貴族?契丹有什么貴族,不過一群不知禮儀不讀書的蠻夷,瞧上回來的那個人,衣冠不整舉止荒疏也就罷了,那身上的飾物更是粗鄙就像生怕別人不知他有點財富似的,和一夜暴富的販夫走卒有何差別?這也算是貴族?”

    紅臉王賢之陪笑道:“契丹蠻夷怎能與咱們的士族相提并論?不過那大賀氏卻也不簡單,上面是歷任契丹首領的人選,其族人來投,我們自然不能怠慢了。再說有些契丹人實心歸順,到了幽州也凡事向士族學著做,不惹是非者教化之也是我們的本分……李御史以為如何?朝廷也是這般看法罷?”

    第十九章 巡察

    午宴在盧府中進行,李宓完全沒玩好,幾個“頗有音律造詣”的樂工表演節目,關鍵是風韻不存的半老徐娘,李宓掃興之至。席間一眾文人清談,李宓自喻讀書人還刻印過書冊,卻是插不上嘴,也不知道他們扯那些玄虛有啥用。他喝了一會兒酒忍不住說漏了嘴:“淡出鳥來?!?/br>
    一句話就暴露了這李宓原來是個俗人,倒沒想到他能俗成這樣,盧公也不禁露出鄙夷之色,那眼神不僅是在鄙夷李宓,好像還鄙視整個薛崇訓政權。本來見這御史年紀輕輕就得重用,以為很有點文化修養,結果當眾說出“淡出鳥來”這等話,是武將也就罷了這廝明明是個文官。

    不過長史王賢之心下已有了主意,下午就以協助御史辦公為名帶著李宓離開了盧府,到了州衙。晚上就在州衙下設的官妓中開晚宴,大魚大rou加烈酒美女,李宓盡興回下榻之所。

    晚上服侍他起居的兩個婢女體態豐腴穿作暴露,李宓覺得還常常對自己拋媚眼,也就沒有客氣,將她們jian至黎明方休。

    不過他仍然惦記著白天有正事,一早就起床了,兩個女人赤身來纏他,不料李宓態度驟變哪里還有昨夜的柔情蜜意,一腳將其中一個踢翻,頭部撞在床腳流血不止。

    到州衙見了長史等人,不料又以酒色相待,每提及巡視各地他們便左顧而言他。一連三天都是這樣,李宓怕一同過來的隨從小吏回去說壞話,又想起皇恩破格提拔,三天之后就有點坐不住了。

    一日午宴上他又提及要先巡查軍隊,再察漢民少民雜居之地的治理,王賢之等人照樣岔開話題只說李宓感興趣的玩樂之物。這回李宓大怒,忽然掀了食案,喝道:“爾等遮遮掩掩,竟是在遮掩何物?”

    滿地狼藉,幽州官將面面相覷,長史王賢之沉住氣道:“李御史說笑了,咱們哪里是在遮掩?御史領皇上圣旨自京里來,咱們以禮待之,為表仰慕之心,御史何故而發怒?”

    掀了食案后李宓的氣消了大半,這會兒也想幽州官員確是沒有什么地方怠慢,還每晚找女人來玩,再說自己要把差事干好也得多少要依靠地方官的配合,否則他李宓就帶了幾個人來,偌大偌繁雜的幽州軍政何年何月才理得清楚?

    李宓便道:“王長史等的好意心領了,但不能成日沒完沒了地設宴歌舞,從今日起每天卯時至酉時為辦公之時,你們應盡力協助我巡查軍政之務,以好早日歸去稟報皇上。午宴也省了,我自命隨從帶食盒應付?!?/br>
    幽州官吏應允。李宓在晉王府走動幾年,也受了其中辦事風風火火作風的影響,二話不說,當天下午就讓幽州都督派人協助他巡視駐扎在幽州城附近的官健兵:直屬中央的常備軍,除了名存實亡的府兵,這是現今一等的帝國正規軍;然后才是長期駐守各邊鎮的邊軍。官健是完全領皇糧的職業兵,邊軍實際上家室都在駐地附近,雖然也領補給但家人會從事其他經濟。

    李宓只見營中軍紀嚴明,盔甲軍械完整。披堅執銳的健兵看起來還不錯,都督趙瞿倒不完全是個酒rou之徒。但李宓隨即就問隨行的督府官僚:“這里有多少人?幽州都督全部健兵都在營中?”

    隨行官員緊張,也不敢胡扯,要是說派到別處去了接下來那李宓可能會追問去了哪里,說不定還要去看,都督的兵權有限在沒有嚴重軍情的時候不能把軍隊調得太遠,要實地去看也不是多難的事。官員便道:“全都在這里,大約三千多人?!?/br>
    李宓聲色俱厲道:“大約?三千多是多少?”

    官員急忙叫人去督府拿名冊,冷汗直流。敢情這些日子對李宓好酒好rou好色招待都是白費?

    名冊拿來后李宓翻了一遍,說道:“我臨走前核對兵部卷宗,明明幽州官軍是八千三百四十二人,以‘軍’為制的都督,竟只有這么些?半數以上的名額哪里去了,你們吃空餉?一面上奏契丹欲反軍情緊急,一面又裁撤兵員實額,意欲為何?”

    不一會趙瞿也趕著過來了,對李宓解釋道:“這中間有實情李御史沒弄清楚。幽州健兵原來確為八千多人,但皇上親征突厥時從幽州調兵,我等不敢以老弱者充數,便先裁撤了一部分,幽州兵又在漠南戰場上死傷半數,傷者已無法編入都督府。之后實數便只剩三千多人了,官健屬于兵部直轄,我們無權擅自招充兵員,結果就是現在李御史看到的這份名冊,督府已復抄一份上呈兵部,可能因途中蹉跎,兵部尚未改新卷宗,故而造成御史之前得到的情況與實情不符。若是我等欺瞞長安吃空餉,李御史現在手里的名冊又從何而來?我等更不敢妄言,新冊遞送長安之事是有據可查的,絕不敢信口雌黃?!?/br>
    趙瞿又解釋道:“都督府健兵不足,在兵部授權之前我們又不能擅自在名冊上增加名字(朝廷發工資),為了穩固幽州防務,都督府用增加鎮兵和地方團練的辦法來解決,邊地以城中健兵、鎮兵、團練鄉兵組成城堡哨防衛布置,這幾天御史大可以巡察各鎮各堡,看看都督府是否瀆職!”

    趙瞿一番辯白,李宓便不再責難,只說稍后兩天就實地巡查。

    李宓晚上回去后,隨從勸說道:“明公只是奉旨看看情況,不動聲色看清楚報上去就是,何必在當地就和他們過意不去?畢竟這地盤是王、趙二人管的?!?/br>
    “怕甚,難道他們還敢對我不利?”李宓冷冷道,“就算我死了也算完成了使命,朝廷自有定奪?!?/br>
    隨從遂不再勸他。

    ……

    長史王賢之和都督趙瞿也私下碰頭關切李宓的事兒。按理在晉朝的地方格局下,王趙二人根本是兩路人,此時有軍事活動的地方實行的是軍政分離。都督掌一地兵馬包括朝廷健兵和地方各種雜牌軍;行政及刑獄由州刺史(長史)掌握,少數地區有監督協調幾州政務的經略使,薛崇訓為了防止軍閥割據在沒登基之前就撤銷了節度使的實權成了一個名譽虛銜,和以前的都督一樣的地位,比如兵部尚書程千里就掛著隴右節度使的官銜,實際上他人在京師根本管不了隴右的任何事。經略使不得干涉軍務,只能管民政財政刑獄等事,和唐朝相比名字沒多大變化實質變化挺大。

    御史王、趙二人一個管兵一個管政,就是沒有多少職權相交的人,但他們往來很密切,常常一起參加各種宴會和活動,平日關系很好。

    身寬體胖的王賢之看起來一副寬厚反應遲鈍的模樣,但此時他已感覺到不對勁,對趙瞿說:“看李宓的事兒,咱們恐怕情況不妙。朝廷不是派他來查契丹軍情,反而是查咱們來的,長安肯定是先懷疑咱們了才會派這么一個人下來?!?/br>
    趙瞿的神色也不怎么樂觀,他的眉間形成了三道豎紋,沉吟良久才說道:“就算懷疑也無妨,咱們眼下也沒多大的把柄讓人抓?!?/br>
    “趙將軍的意思是坐以待斃?”王賢之不高興道,“朝廷本來就開始懷疑咱們了,如果李宓再回去說兩句不利的話,趙將軍覺得咱們會怎么樣?”

    趙瞿正色道:“我們又沒有真憑實據弄到長安,能怎樣?大不了調個地兒繼續當官,長安還能莫名其妙就逮地方大吏下獄不成?”

    王賢之道:“你倒是想得輕巧,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說不定咱們在幽州經營的事兒早就被密報到長安了,調個地方?正好,離開幽州地盤想怎么弄你就怎么弄你?!?/br>
    “都督和長史不都是流官?你還真把幽州當自家地盤。當初咱們聯手的想法是什么?眼看薛氏倉促登基,防著天下大亂手里沒有實力,現在天下不是沒亂么?咱們能干甚,你想干甚!趙某是京官,一家老小都在長安;你倒好,在幽州扎根了。出事兒了趙某全家怎么辦,王明公啊,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br>
    王賢之道:“成天就想著自家妻兒,是干大事的做法嗎?”

    趙瞿道:“要是你王長史全家也在長安,再和我說這話,我就服你?!?/br>
    “我這也是為你好?!蓖踬t之嘆了口氣,“你以為人家就查有沒有空餉,幾千兵的餉銀有多少油水,犯得著么?趙將軍最大的問題是那些鎮兵和團練兵?!?/br>
    “有什么問題?”趙瞿不解道。

    “你養了太多的契丹、奚等非族的人?!蓖踬t之道,“趙將軍只道行軍布陣,可知大晉朝廟堂上從皇帝到大臣的態度都是極度不信任蠻夷族人?他們口里說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有近幾年議論不休的華夷之辨你以為是怎么回事?蘇晉在漠南擁立皇上,找的由頭就是薛家是根正苗紅的漢人。就這么回事兒,您真看不懂?”

    趙瞿強辯道:“我招的那些人能打仗,再說幽州的胡人還少嗎,要在幽州擴兵源有什么辦法?青壯不夠,難道就要舍棄弓馬嫻熟的胡兒拿老的漢人充數?”

    王賢之只顧嘆氣,一副很有玄虛的樣子。

    第二十章 胡兵

    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日的“朔望朝參”,又除開“沐假”,其他時間薛崇訓每天都在紫宸殿坐朝聽政。宮里的禮儀規矩很多,大臣們注意的細節也很多,有一次宰相竇懷貞的帽子有點歪就被御史彈劾“衣冠不整”。于是弄得幾件大事要說很久,大抵是一大清早到辰巳之間,耗時兩個時辰左右,也就是幾個小時。薛崇訓每天都要那里坐幾個小時,還得不能亂動影響了威儀,其實是比較難受的。

    一天兩天讓人一動不動地坐幾個小時也還沒什么,天天都這樣端坐不動,他感到很不爽,有一次晚上縱|欲過度第二天不慎當眾打起瞌睡來,想起來比較汗顏。

    他便把日常接見大臣的地方改到了紫宸殿東面的溫室殿,這里本來不是辦公場所,是皇帝起居生活的一個宮殿,旁邊還有洗澡的地方。他自然就有了借口,在寶座前面拉上紫綾幔帳,自己在里面隨意活動,讓大臣們在外頭說事兒。要是說的東西不感興趣,他坐在里面打瞌睡也沒人知道,反正外頭的人看不清楚。

    朝議越來越不正式,甚至代薛崇訓批復圣旨的人竟然是白七妹,一個女人給薛崇訓封了個昭儀就敢用玉璽。大臣們只有忍著,因為自唐朝起女性參與政務就有“優良傳統”,更重要的是有一次御史當面說薛崇訓這樣干不對,被他叫來殿外的飛虎團侍衛拖出去打了個半死。

    大臣們也就懶得管了,只要不影響政務就行,反正薛崇訓不吭聲大家就認為是默許,給白七妹遞眼色讓她在奏章上蓋印批復“準奏”。

    這天朝里來了一份李宓從幽州急報來的奏章,打亂了朝臣們的日常政務安排,一眾人在紫宸殿前廣場上的兩顆松樹下等了一會兒,就有宦官來宣他們進殿議事。今日最關注的事大概就是幽州傳來的這份奏章,其他的日常事務都要稍緩。早在幾個月前東北就有戰爭的氣息,也難怪朝廷那么重視幽州的消息,戰爭一向是國家的重大事情。

    朝臣進得溫室殿,隱隱看見有個人影端坐在正中的紫幔里面,那個上座除了皇帝沒人能坐,眾人便一齊伏倒在地高呼“萬壽無疆”,果然傳來了薛崇訓的聲音:“大家都起來罷?!?/br>
    來參拜的大臣一共十幾個,內閣三人、政事堂六人,余者為中書門下二省大吏及六部侍郎數人。

    紫幔里面有三個人,除了盤腿坐在榻上的薛崇訓,還有站在一旁的三娘以及內給事兼忠武將軍楊思勖,有時候內侍省在這里當值的是魚立本,都是宮里非常牛的大宦官。楊思勖有四品武官銜,在宮外有豪宅,因為唐朝時宦官就可以封官,晉朝也沒廢除這個制度;而魚立本沒有出宮帶兵打過仗,在宮里的地位卻比楊思勖高,他不僅在薛崇訓面前當紅,在太平公主那邊也是心腹之一。

    薛崇訓就說了一句話,就翻看起李宓的奏章來,讓大臣在外頭廢話。他經常性地不說話不表態其實是迫于無奈,偶爾有些大臣腦抽說點話讓人非常生氣,薛崇訓一說話就想找人拖出去砍了,他有這個權力。但只要一不爽就砍人把朝里有能力敢言的人都砍光了誰來統治這個國家?薛崇訓自問不是神仙,沒辦法一個人干這事兒。被擁上帝位之后他才理解了史上那些昏君和暴君,他們都是性情中人,當權力沒有約束的時候干那些事實屬正常,只是薛崇訓不敢那樣干,他內心里還是敬畏天地規則。有時候被大臣明里暗里罵了,還得忍著夸一句“愛卿忠直敢言”,其實心里想說的是:去你|媽|的。

    李宓在奏章上寫了工作進度,查清了幽州各地的軍隊和布防,先寫一份奏章稟報這事兒,接下來才按部就班查漢民少民雜居之地的治理問題。奏章中也就主要寫軍事。

    當看到里面寫幽州邊軍十之六七都是胡人時,薛崇訓的臉色微微一變。他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安史之亂”,雖然現在這狀況不足以構成那么大的危險,但薛崇訓因為先知先覺自然就比較敏感了。

    奏章在之前大臣們就看過了,他們現在議的就是這事兒。政事堂要拿出“處理辦法”,接下來的程序是皇帝贊成或者否決。但薛崇訓朝剛開始就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硬生生多了個“內閣”衙門,表面上是皇帝的顧問,但很快就影響到了決策中樞的流程。

    政事堂提出辦法后,內閣三個人行使“顧問”的權力,主要還是因為薛崇訓的信任,就開始“建議”,其中難以避免對政事堂的做法提出異議……也就形成了現在的格局,政事堂的政略想合法地施行,必須要過內閣一關。薛崇訓長期又不表態,內閣那幫人在那里找茬,宰相們要是拿不出說服內閣的理由來,這奏章怎么批復?

    薛崇訓也不過問,在他的眼里,現在的格局有點像上下兩個智囊團,只是最高權力仍然在皇帝手里。有了內閣那幾個晉王府舊人,國策也沒辦法受太平公主影響太大,特別是在他不怎么管朝政的時候,總要有一些人幫著制衡。薛崇訓也可謂用心良苦。

    兵部尚書兼政事堂成員程千里先出來解釋:“幽州都督府的健兵名冊確是在前段時間造了新冊,數目降低過半,李宓出京時尚未有新冊,故而有此誤差?!?/br>
    升吏部尚書的蕭至忠隨即提議道:“照此奏章的內容,幽州兵未有異象,又正值契丹威脅之時,朝廷暫時不該妄動此地,就算只調換主將在此時也是兵家大忌,以免給蠻夷可趁之機。臣以為應下旨安撫都督趙瞿,讓他用心防務,再令長史王賢之征民夫協助工事后勤;同時等李宓巡查完畢,弄清幽州治理、契丹動向等所有事情之后,再行決策。若是幽州官吏施政不當造成邊患,問罪或換人,再決定不遲?!?/br>
    蘇晉道:“蕭相公的意思是還沒查清,那幽州用胡人又怎么說?整個幽州及近左防區,鎮兵、鄉兵、兵隨無法確切統算,估計多達數萬,而督府健兵只有三千多人,大部分都是那些邊兵,李宓在奏章中言邊兵用胡人十之六七,難道不應引起警覺?保障我大晉朝安危的是什么?除了妥善施仁政以得民心,還有百萬披甲執銳之士,如同一柄劍,人豈有將兵器授予他人之理?”

    蕭至忠大概覺得蘇晉資歷不老,便不以為然道:“蘇學士,凡事不要太激憤,多經歷一些事兒多讀幾本書,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br>
    王昌齡聽到這句話也不爽了,因為他比蘇晉還年輕得多,蕭至忠那句話豈不是說資歷不夠沒資格議論國事?王昌齡便正色道:“蕭相公以為怎么才不算激憤?坐視不管幽州隱患就是‘更多的道理’,是哪些道理?”

    本來蘇晉和王昌齡的政見不盡相同,經常有互不贊同的觀點,這下子面對政事堂,立馬就成一個鼻孔出氣了。蘇晉看向王昌齡的眼神也帶著欣然。只有張九齡看起來更加老謀深算,既不扯內閣的臺,也沒言政事堂之策的不是。

    蕭至忠有點火了正要反駁,就在這時張說站了出來,抬起手示意大家暫時停下來,然后說道:“蕭相提出的辦法也不是不好,但你得讓內閣的人說話吧?內閣本來就是為顧問軍機國事設立,他們覺得這法子不算最妥當,就可以在陛下面前說話。咱們都是為了國家,就事論事?!?/br>
    張說是政事堂的老大,他一開口,蕭至忠也一副尊重的神態抱拳執禮道:“中書令所言即是,我等受教?!?/br>
    “蘇學士提出的道理沒什么不對……”張說用不經意的眼神看來一眼紫幔中的人影,說道,“咱們是中原之朝,漢民才是根本。自古漢民耕、戰兩不誤,不耕何來富庶盛世、何來輝煌王朝?不戰何來國家長治久安、何來偌大之疆域?上古之時,祖先只依靠黃河岸狹小之地,且耕且戰,方占有華夏九州十五道、地廣萬里,普天下凡能耕作之地盡囊括海內,多少蠻族或滅族或被驅至荒蠻之地?自炎黃以石刀為兵至今大晉朝,上下凡數千年,我們只耕田?大部分時候都在打仗,都在流血!清楚了這個道理,還能丟下兵器嗎?”

    一直沒說話的薛崇訓這時候居然也開口了:“張相公來說,怎么處置幽州之事?”

    張說忙躬身道:“但全憑攻伐非古圣人之道,屠戮更易失德。今如幽州胡漢雜居,胡人服我官吏管轄,應教化之,不然失德于四方,各地羈州少民豈愿歸附……故臣以為幽州事還得等李宓巡察歸來,先解決契丹反叛事,再裁撤幽州邊軍,降低胡兵數目,方是穩妥之策?!?/br>
    過得一會兒薛崇訓開口道:“張相公回李宓的奏章,寫好了拿過來蓋印就是了?!?/br>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