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一場家宴結束,公孫策送朱浪下坡將他安置在朝陽宮偏殿后,有召集文武議事。 會議的中心內容就是派多少兵合適,還有就是后勤補給的問題。 各國不斷派發的加急信使在神州內奔馳,他們表示都會出兵。他們不擔心四國聯盟會在關鍵時刻掐斷他們的補給線,如果四國聯盟敢這么干,那么必然惡名昭著,臭名遠播。 其中最苦逼的莫過于燕齊楚三國,距離西北最遠,運輸糧草補給路上消耗的,遠遠要比運到前線的糧草要多。除了糧草,還需要運輸大量的后備器械乃至體積龐大的精密機械。 而公孫策以及列國國主們都不知道,在他們心憂后勤的時候,在太行山深處,被列國人人喊打的前朝余孽正在聚會,李青云赫然在列。 第十八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太行山里的這個會議地點,很小,小的只是一個小小的山寨,只有數座木屋被木柵欄圍起的寨子。寨子外面,是一望無盡頭的密林。 “這是事關神州榮衰的一戰,各國都已經開始組建西域遠征軍。燕國已經組建八萬大軍,遲遲沒有調動就是擔心后勤。其余各國也都是如此,都擔憂大軍遠出,糧草不繼?!?/br> 說話的面具人言辭間很是痛心,他知道在西北一路的山中有著大量的糧食,可具體位置在哪里,就不得而知。所以他要勸說掌管那部分糧食的家族將糧食貢獻出來,他眼神微微掃過李青云,李青云微微點頭,目光中很是決然。 一個戴著面具的老年人低音厲喝:“你的意思莫非是讓我們王家將這筆糧食交出來,讓你們討好列國?我王家在晉陽之戰中,死在董卓那個屠夫手里的王姓子弟足足近萬!然后主枝遷移到周國,讓我們在晉國的投資打了水漂!” 李青云同樣是一張面具貼在臉上,他冷笑道:“這個由不得你王家,我們余下各家都已經達成協議,你們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容不得你們小我小家的小心思!”另一個面具人聲音剛毅,明顯是軍人出身,還是壯年。 如果許盾在這里,絕對能聽出來,這聲音是他和吳影兒最大仇人的聲音! “欺人太甚!”老年面具人大喝一聲,氣的發抖,一把將桌上的茶杯打落,嘩啦打碎。 “你這是摔杯為號么?這里一小時前是你王家的地盤,現在不是了!”李青云笑說,然后拍拍手掌。 一身是血的李存孝提著畢燕撾走了進來,手里還提著一個瞪大了眼睛的中年人頭顱。 “我兒……”老年人慘呼一聲,發抖的手指指著李青云,這回可是真的顫抖。 “他們埋伏在外面,被我殺了?!?/br> 李存孝說著,目光掃向列坐的面具人,這些面具人個個驚駭。他們來王家基地只是各帶書名親衛,而李存孝能一人殺盡王家基地為守衛,讓他們和老年人一樣的恐懼,紛紛警惕地望向李青云。 李青云有這樣的猛將在手,實在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他們的口號是光復前朝,可人人都想如公孫策那樣,建立一個自己家族統治的王朝。建立自己的王朝,除了機遇外,還差人才。 王老頭與其身后數名親衛被繳械后押了出去,在座的人紛紛摘下面具,先頭說話的那個人竟然是盧燕。 而且列坐的人歲數都不大,李青云年紀最小,他二十五。年紀最大的也才接近四十,正值壯年。他們這群所謂的前朝余孽,各地的領頭人在王老頭被聯手推翻后,都成了少壯派。 “老頭子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以后王家必以眾位的意志為己任!”說話的是隨李存孝進來的一個青年,這人分明就是王忠嗣之子王振! 盧燕無所謂地聳聳肩說道:“別說漂亮話,以后干點漂亮事比什么都重要。王家內部你能不能捋順?我們可不想有人跑到各國國主那里去揭發我們,雖然他們知道我們的身份,可沒有證據也實現閑的?!?/br> “父帥已經派他手下親衛軍給我調遣,老頭子一系一個都別想走脫。必不讓各位遭受牽連,否則可找我王家責問?!?/br> 王振信心滿面,擲地有聲??粗?,不少人都有些擔心,王家會在這個年青人手中騰飛。 “既然這樣,我們就散了吧?!比~姓中年人提議后,眾人無有反對,就從這座遍布尸體的叢林山寨中撤離。 盧燕與李青云同行,一路無語,在一條溪流旁歇腳詢問李青云:“各家的目標都是取代當地古人政權,你怎么弄?” “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我姐夫雄才大略,又對我很好。西魏不好下手,我準備占據趙國?!?/br> 李青云說著,眼神中有著少有的困惑。他有的時候,甚至都已經熄滅了爭霸天下,建立李氏王朝的心思??杉懿蛔¢_國稱王,獨霸一方的誘惑。 盧燕搖頭說道:“你姐夫發家的過程離奇的有些詭異,趙云馬超在那里出現,有些不可思議。趙云選擇他,可以理解為他與公孫瓚有聯系;馬超投奔他,可以認為是他替馬超殺了韓遂。還有其他一些神將,出現在他身邊有些詭異?!?/br> “管那么多做什么?我姐夫獲得呂布傳承,連呂布的部下也一并繼承?,F在史上留名的部下差不多都到齊了,以后的發展就只能靠自己?!?/br> 李青云斜眼看著盧燕,想不明白他去想這些做什么。盧燕短時間內是不會和公孫策有交集的,時間那么緊張,還研究一個無關的人,他覺得有些不著調。 “沒有那么簡單,他有靈兵靈獸,最近又從陳余那里獲得了神兵劍胎,論個人殺傷能力,誰能和他比?” “你想怎么弄?想偷走還是想借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山寨上一批?”李青云說著,竟哈哈大笑起來。 盧燕皺眉說道:“有一種人,叫做天命所歸。你自己好好去想想,看你那個姐夫是不是幸運的有些過頭?很多事情在他那里都是有驚無險,而且手下人才越來越多。聽說郭解手下那八百劍客已經開始南遷,準備去朝陽坡擔當南宮宿衛?!?/br> “只是一個俠客而已,八百人有什么好怕的?如果是八千,那才是恐怖。再說,咱手里那些特種精銳,單兵作戰不遜色那些劍客多少。團隊作戰,更是有多少殺多少!” 李青云一臉不在乎,卻將盧燕的話印刻到了內心深處。如盧燕所講,自己那個姐夫,確實幸運的有些詭異。 比如西魏現在雖然被夾在三國之間,加上一個東魏,可以說是四方被圍堵。詭異的是西魏與四國關系都很不錯,不用擔心軍事,可以一心休養。 只要休養幾年,西魏將會牢不可破。秦軍有箭陣,源出于秦國的西魏自然也有。只是現在人力緊張,只是研發而沒有投入生產。 對于李青云滿臉的不在乎,盧燕只是笑了笑,并不言語。他只要給李青云心里埋一根釘子就夠了,他確實擔心公孫策之勇略和李青云之門路相聯合。 如果公孫策與李青云聯手攻趙,推平趙國不是問題。關鍵在于趙國之地如何守住,所以滅了趙國,也不見得公孫策就能得到趙地。 五月底,李青云趕赴朝陽坡,面見公孫策。 一見面,公孫策就說:“我就知道你要來,是不是關于糧食的事情?” “姐夫英明,各家一致決定將藏在秦國西北的糧食貢獻出一批,用來充作此次聯軍作戰之消耗?!?/br> 對于公孫策猜到他的來意,李青云一點也不詫異,繼續說道:“這批糧食足夠五十萬大軍吃上一年,如果一年內打不退馬其頓入侵軍隊,我們還會再出一批糧食,而你們這些國家出兵?!?/br> 公孫策一笑,很蔑視的說道:“近代戰爭我們神州人能后來居上,論古代戰爭,色目人給我們提靴子的資格都沒有!他有多少人來,這次我們都要一口吞掉!” 公孫策指著地圖說道:“聯軍將會分為三路,楚漢是一路,將以衛青為帥;燕齊趙將是一路,由韓信親自領兵;四國聯盟加上東魏為中路主力軍,主帥是王翦、副帥有劉仁軌、李世績,我也在里面充個數?!?/br> “中路還有左中右三路先鋒,我就是中路先鋒,左路先鋒是周國薛訥、王忠嗣;右路先鋒是翁仲、尉遲恭!” “如此豪華的陣容,嚇都能嚇死那個所謂亞歷山大大帝!” 李青云聽著熱血澎湃,各路統軍元帥和先鋒大將俱是神州歷史上的名帥勇將,這個陣容當真豪華! “姐夫,給我五千人編制,我也要率軍出征。這可是真正的為國而戰,就算拋尸沙場,也是死而無憾!” “魏國出兵規模是兩萬,各軍神將天兵很是踴躍,都想著出兵西域,最好能一口氣打到西州,在多瑙河飲馬!所以編制很緊張,給你五千太多,最多給你三千。你去挑選三千精銳,來夏城換裝,從新裝備一下?!?/br> 這是神州的真正國戰,多少人夢寐以求,哪怕去送死,也是慷慨而行。 至于秦晉燕三國北方的游牧部落,在神州內的各國眼中,那就是跳梁小丑,算不得什么大敵。再說,那些游牧部落,也是神州之一體,打來打去也是內部人的爭斗,犯不著同仇敵愾。 李青云告別公孫策,看了一眼自己jiejie后就匆忙去上黨郡挑選精銳,一路上看到董卓左衛、高順的驍衛挑選出的健卒精銳組成臨時編制,按照百人隊朝夏城進發。 他對隨行的劉文靜說道:“士卒一個個精神飽滿,很是昂然。這樣的軍隊有五十萬,推倒奧林匹克山上的宙斯神像不是問題!何況是亞歷山大以十萬槍兵裹挾的百萬烏合之眾!” 百萬士兵被十萬士兵驅使,他深深的干到不可思議。這是冷兵器戰斗,而不是科技武器。是一個戰爭由士兵多少,將領素質以及裝備來決定勝負的時代。 裝備的作用是最低的,否則神州歷代的農民揭竿而起的起義,根本不可能成功。 劉文靜回應他說:“神州列國遠征西域,擊敗入侵的馬其頓大軍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想找一個地方,比拼一下軍隊戰斗力?!?/br> 李青云聽了,點頭不語。 六月上旬,由于得到藏在秦國西北山中糧食的具體地點后,神州各國先鋒部隊出國,這筆糧食足有三十萬噸,不及李青云送給公孫策的一半,但足夠各國聯軍在西域征戰之用。 而公孫策以趙云為先鋒,率三千騎先行,目標是高昌,他本人隨后就出發。他之所拖延,因為有人帶來一個消息。 這個消息很簡單,那就是天王要參戰,但不想暴露身份,需要西魏給天王一萬編制。 第十九章 乞活軍 公孫策猛一聽是天王的信使,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見他被震懾,使者昂首挺胸,好像以勇猛著稱于世的西魏太子是被他所震動。 “天王若是有意,這魏王位置我公孫一族甘愿雙手奉上!何況只是編制!天王陛下還有什么要求,請天王使者一并言出,公孫策絕不推辭!” 歷代名人何其之多,有慷慨赴死的文天祥,有舍身刺秦王的荊軻,有以身飼虎的貂蟬,還有忍辱負重的司馬遷。再說歷代帝王,雄才大略者比比皆是,秦皇漢武唐太宗,哪個不是氣吞寰宇,威臨天下! 可他唯獨敬仰一個人,或者這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這個神就是武悼天王冉閔! 天王使者見公孫策如此推崇天王,斂去昂然神色,恭敬說道:“再求一萬套魏軍軍服,鎧甲我們自有,只需軍服?!?/br> 這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一切都可,天王若有所需,公孫策必不推辭!不知天王大軍何時可至?” “只要得到太子殿下允許,在下回稟后就從魏郡鄴城出發,轉道上黨而入河東。七日后可至,若軍情緊急,五日也可?!?/br> “我這就下令于上黨諸軍,讓他們做好迎接準備!”公孫策說著,旁邊侍立的張彩霞開始研墨,他執筆慢慢寫道,爭取將每一個字寫中正。 使者拿了公孫策的信物后只拿了一包饅頭,帶了一罐水就匆匆離去,謝絕了公孫策的用餐邀請,時刻不敢耽誤。 “若武悼天王真有做魏王之心,太子殿下當真會讓國于天王?”張彩霞見公孫策還在書寫調集軍服的軍令,輕聲問道。 “天王那樣的人,怎么會看上我小小的魏國?天王若是愿意,早就占據冀州,成為天下一強,何必等到現在?” 其后公孫策又書寫軍令,將各軍出戰編制進行壓縮,他要為天王留出一萬人編制,而他總編制是兩萬,所以出戰各軍基本上都是攔腰橫砍一刀,只有原來一半。 不久郭亮氣沖沖跑來詢問公孫策,為什么給他所在的武衛出征編制從五千變成了兩千。 “各軍編制都在減,連我右衛都被消減為一千人,余下三衛每衛兩千人,已經足夠了。至于為什么,原因是武悼天王要參戰,但不想暴露身份,所以要借用我們魏國的旗號?!?/br> “那被裁掉的弟兄怎么辦?都是十里挑一挑出來的精銳,一個個信心十足,滿懷熱血的來,你不能讓他們灰溜溜的就回去吧?” 公孫策想了想,說道:“后勤民夫撤掉,由他們充任!這樣一來,我軍隨時可以補充!” 郭亮點點頭,表示認可。他不僅是為自己所在的武衛來問的,還代表余下幾衛,甚至公孫策本人的右衛也不滿被裁撤消減出征編制。 他又問:“大哥,武悼天王是誰?” 他失去了亂世以前的記憶,對天王沒有什么概念。就算沒失憶,知道天王事情的可能也不是很大。 所以公孫策不得不對他進行一下科普:“要說武悼天王,必須要先說一下他所處的時代與乞活軍?!?/br> 武悼天王冉閔所處的時代正是五胡十六國,比三國混戰還要亂,根本沒有所謂的秩序存在。 五胡十六國時期是北方在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華北期間的時期,當時南方則為東晉時期。 其中五胡為匈奴、鮮卑、羯、羌和氐,代表建立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但實際上還有建立北涼、西涼等國的漢族、建立北燕國的高句麗族、丁零族還建立了翟氏魏國。其余建國的還有北馬蘭羌、巴、盧水胡、雜胡、鐵弗、烏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堅昆等族。 十六國則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私下撰寫的《十六國春秋》而得名。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個政權中選出國祚較長、影響力大、較具代表性的十六國。 這段時期內,五胡大舉侵占神州,故又被后世稱作“五胡亂華”。其中封邦命氏成為戰國有名者有十六國: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后趙、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漢。 而乞活軍就是這一時期活躍于黃河南北的漢族武裝流民集團。 西晉末年,并州匈奴人與其支族羯人起兵叛亂,大肆屠殺搶掠,并州大饑,公元三百零六年,并州百姓及士兵官吏兩萬余戶在刺史司馬騰率領下逃難求食,就谷冀州,后形成號為“乞活”的難民集團。 流民所到之處,勢必受到排斥,因為哪里都缺糧食,所以沖突也就無處不在。為防止流民哄搶,各地紛紛組織武裝防范。而流民受到攻擊,就要自衛,也逐漸自發形成了自己的武裝。 而乞活軍也不例外,受到本土民眾的攻擊,還要防范胡人軍隊的劫掠攻殺,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是必然的。 司馬騰是晉國宗室,后被封為燕王。他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則將流民收編,使這些人有所依靠;二則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武裝,便于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