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比如明朝晚期源出江南的東林黨,真正的一手遮天。不上稅,不納糧不說,把持朝政玩海禁,自己私下弄走私。 海上走私利潤甚大,走上一批貨,就有數萬兩白銀收入。而明朝年收入的稅才二三百萬兩,整個國家建設被嚴重拖累,邊軍欠餉嚴重,皇帝要開源節流。 開海禁被百官勸阻,甚至百官靜坐宮門口,示威給皇帝?;蛘甙殉州浾摰臇|林黨又鼓動國子監數千學生在宮門口游行,也都是常事。 因為朱元璋規定,后代皇帝不能殺言官。這些掌握進言勸諫皇帝的言官有護身符,一旦皇帝要加稅什么,朝堂上就敢破口大罵。 只有明朝,這種荒唐的事情很多。所以很多皇帝一看國家平穩,自己也沒什么好參合的。于是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待在宮中煉丹成仙什么的。 值得一說的是,明朝不管皇帝有多懶,多荒唐,把朝政交給官員治理,總是平平穩穩。只有崇禎皇帝太勤政,結果明朝被滅了。 原因就是皇帝的意志和官員的意志有沖突,使得國家資源嚴重浪費。加上那時候神州處于小冰河時期,數年大旱,天災人禍之下明朝被李自成這個驛卒攻滅。 這個驛卒因為皇帝開源不成,節流之時裁撤掉的。失業下崗的李自成沒有活路,所以他也不給明朝活路。 至于滿清,似乎滅掉的只是南明。如果明朝無內患,一千個野豬皮組成加強營,也會被明朝拍死在白山黑水之間。 過了玄武關,繞過彎折的河渠,公孫策與朱標在木橋前下車。 “先生可以為我師,不知先生可愿為魏國效力?” 公孫策一路上聽了朱標半個小時的教導,受益匪淺。 他手下最大的文臣是陳宮,而陳宮更像一個參謀長。而且生前的經歷只是跟著呂布治理半州之地,算不是治國人才。 因為陳宮沒有治理過國家,沒有相關經驗就是硬傷。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孫策是君,要學為君之道,而不是儒家傳揚的為臣之道。 之前公孫策唯一看過的就是一本厚黑書,余下的經驗都是從史書之上借鑒。所以朱標這個資深太子,被朱元璋以明初最強師資力量教導出來的人,就是他最合適的老師。 而且朱標雖是燕王朱棣的兄長,可他的存在,嚴重威脅到了朱棣的王位。所以他要死,就是死,也要給燕國帶上一些利潤。 比如這次刺殺,就是赤果果的潑臟水。刺客穿著魏王宮宮人服飾,假冒宮人給朱標送去下毒的飯菜。只要朱標動了筷子,公孫策的魏國就是跳進大河,都洗不清身上的污點。 這些人根據楚萌萌等人的分析,極有可能就是燕國的釘子。其后刺殺不成,潛伏在朱標身邊的衛士暴露,要刺殺朱標,后來公孫策要帶朱標離去,又被燕軍之中的人刺殺。 不過之前驛站的大火,是讓公孫策想不明白的事情。 朱標也不想再次返回燕國那個巨大的囚牢之中,而他又不想和燕國敵對。所以面對公孫策的請求,他心動了。 “給我三天時間,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br> 朱標的條件,在公孫策看來,就是已經答應的前兆。古人很愛臉面,擔當公孫策老師是一件很漲名聲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好事情,哪怕是其他好事情,古人都要推辭一番。就像漢獻帝封曹cao為王,曹cao都要推辭三次,最后勉勉強強當魏王。 盡管曹cao內心已經急躁的快殺人,可他必須要把戲做足。此時朱標,雖不中,亦不遠矣。 公孫策這么一個意見,讓兩人之間的關系頓時就親密起來。于是談起了盧燕,對于盧燕公孫策很是陌生,只知道是燕國很強的一個兵家傳承者。 傳承得自戚繼光,如果不是燕國對內部施行苛嚴的集權制,可能盧燕此時自立一國,也是很有很可能的事情。 在朱標的介紹下,公孫策才了解到盧燕家族龐大。這個盧家就是隋唐時期的五姓七門閥中的盧姓。 復活的盧家諸靈和得到諸靈傳承的盧氏子弟極多,而其中最強的就是獲得戚繼光傳承的盧燕。 和近乎白手起家的公孫策相比,盧燕的資源很多。前朝遺留在河北燕云各地的勢力被盧家接收,雖然盧燕的官職被燕王朱棣死死壓制,但潛在的力量可以在燕國排列第三。 燕國只有三股強大的勢力,首先就是朱棣的五十萬鐵血明軍以及明朝二百年間里復活的諸靈,其次是是數量毫不遜色明朝一系的諸胡聯盟,最后就是以盧家為代表的現代傳承者勢力。 對于盧燕這個人,朱標的評價就是:“果決勇悍的大將?!?/br> 很簡單的評價,公孫策已經給盧燕畫上了待死的標簽。這樣的時代,有那么多資源不去爭,只能被搶奪資源的虎狼撕成一地碎rou。 其后朱標又為公孫策解答了驛站火災,他認為是盧燕自己放火,就是為了給魏國提醒。 為什么提醒? 原因很簡單,盧燕的任務是護送朱標出使西魏。如果朱標身死,他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被朱棣名正言順的打壓。 即使天下人知道,朱標的死亡和朱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又能如何? 只要朱標死在西魏,朱棣不僅除去心頭大患,還能打壓盧燕,又能打著替兄報仇的幌子,直攻西魏。 這事在道義輿論上是西魏有問題,那么燕軍來攻,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秦晉周只是西魏的攻守同盟,而不是真正的無條件參戰的兄弟之盟。 所以西魏到時候只能獨戰燕國百萬大軍,想著就覺得恐怖。 五月十三,西魏以朱標為太子少傅,博望侯,尚書臺左仆射。 五月十四傍晚,燕京郊外狩獵而歸的朱棣得知這一情況,當即一把折斷了手中寶弓。 第十四章 貨幣 五月二十清晨,武周由洛陽向四國聯盟派遣使節。 這一天的中午,楚萌萌就在使節尚未過河之前,就知道了武周這一動靜,派李進赴朝陽宮稟報,同時魏王公孫厲召集中書令陳宮、大納言韓振龍、六部尚書侍郎齊聚夏城王宮議事。 原來的工部尚書牛強卸任,由墨家鉅子孟勝擔任;朱標擔任尚書臺實際的負責人也在夏城居住,方便任職,自然列席會議。 公孫策得到消息時正在朝陽宮內練字,他的字自成一體,是別人看不懂的。他也不好強迫別人解密一樣去研讀,所以在劉雅蟬的嘲笑下,開始認真練字。 “武周好大的野心,居然想組建四國鑄幣機構!”放下楚萌萌的密書,公孫策連連贊嘆。 自從亂世以來,毫無秩序,經濟自然也不例外。前朝的老人頭紅鈔往往都是燒給不幸死難者之用,根本也不可能再次當作貨幣流通。 到現在為止,各國國內平民雖然物資貧乏,彼此相互需要時還是以物易物,各國都可以說是最原始經濟模式。就連西魏這個現代人國家,貨幣體系還在籌備中,所以今年只收糧食稅,不收其他稅。 有統一的貨幣,帶來的好處人人都是知道的。公孫策也不例外,可他知道貨幣發行權的重要性,更知道貨幣統一后,經濟一旦復蘇,國家政治就會和貨幣掛鉤,不再像現在這么好統治。 對于貨幣體系,公孫策的態度比較模糊,才使得西魏鑄造局已經建立,卻遲遲沒有鑄幣發行。 有貨幣自然是利國利民,可會讓政治復雜化,多元化。這是草根出身的公孫一族以前根本不了解的,國內雖然有前朝幸存的經濟學者,可他無法相信這些人。 各國都在籌備自己的貨幣體系,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鑄造發行。所以現有的貨幣只是金銀兩級,以硬幣的模樣,用來賞賜文武官員,只在上層社會流通,在民間近乎于絕跡。 “殿下,武周地在中原。自古中原就是九州腹心,是天下貨物流轉中心。神州內戰事已息,各國都將力量由軍事轉為政事,政事首在賦稅。所以貨幣體系,發行在即。其中又以武周最為迫切,只要建立完整的貨幣體系,途經武周的商隊,就能帶來數郡稅收!” 說話的是隨身史官張彩霞,她書法極好,是公孫策臨時的師傅。此時正在研墨,看著公孫策浪費的紙和墨很是心疼。 民間有造紙和制墨技術的人,但產量很低,僅能糊口。公孫策一天練字的消耗,就比的上四五人的產出。 “只要貨幣體系建立,估計我們也是受益者。北邊可是晉商發源地,我又能在大河之中組建水軍,到時候收關稅也能抵得上一郡收入?!?/br> 公孫策慢悠悠說著,手里提著毛筆,一筆一劃寫著。絲毫不擔心政事,好像夏城等待他的大臣,遠沒有他練字來的重要。 張彩霞不得不勸諫他:“殿下,政事要緊。余下的八百字夜里也可練習,不比求于一時?!?/br> 公孫策一笑,指著北邊說道:“對于貨幣體系那幫家伙很迫切,他們需要的只是我點點頭。我對這個玩意不熟悉,交給他們處理就成了。再說寫字這事,拖不得,一天一千字不多,現在不完成,往后拖會拖到什么時候?” “既然我們魏國決定要參加這個貨幣體系的發行聯盟,那么我去不去都是無關大局,交給我父親就成。他是魏王,應該有權力決定這個國家的選擇。唯一重要的是能不能在武周舉行的這次會議里,撈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權益。再說這是以后的事情,可以說是遙遙無期?!?/br> 他不奢望能在會議里多撈一點,那是大國強國的權力。西魏小家小戶,能保住自己那一份就成。他只是管理軍事,對于政事不插手。他老子和他一樣,對待政事一樣是半吊子,但有一點公孫策比不上他老子,那就是沉穩。 “那你也不能讓李進在外面一直候著呀?” “只要不是讓李進待在太陽底下,待在哪里對他都一樣。我不去,我父親就知道我的意思。這是政事,歸他管?!?/br> 說罷,公孫策晃了晃手腕,練字是一件枯燥乏味又漫長的事情。他不能松懈,擔心自己放松后,就再也無法有現在這種刻苦。 他現在要什么有什么,可他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始終是堅持。每天比別人多努力百分之一,三百六十五天下來,比別人多的不是三點六,而是三十多倍! 因為堅持不是用加法這種一級算法能計算的,起碼也是二級乘法,三百六十五個一點零零一相乘,就是最終的答案。 門外傳來一陣輕微腳步聲,公孫策抬頭一看,是雪凌。 “你怎么來了?”公孫策有些奇怪,他和雪凌雖有夫妻之名,卻沒有夫妻之實。他感覺,他們的關系還只是朋友。 “給你送飯吃,雅雅姐給你燉的?!毖┝枋痔嵋粋€散著香氣的青瓷罐。 夏王宮內,公孫策遲遲不來,魏王公孫厲遂對列坐大臣說道:“國家大事豈可因一人不來而荒廢?現在我們開始議事?!?/br> 列位大臣神色不一,他們眼中公孫策才是這個國家真正主人。他不來,他們這些人無法安心。 賈詡閉目養神,微微對著公孫厲點頭;陳宮則是皺眉,但也是點頭;其他大臣也是紛紛點頭贊同。至于列坐的韓振龍父子,自然樂的如此。 他們父子總覺得公孫策變化太大,和他們之間有著極大的隔閡。如果魏國始終能主事的人是公孫厲該有多好!可惜,不是。 “太子殿下不來,想來是覺得這事屬于政事,是歸魏王陛下決斷?;蛘?,太子殿下已經確認,在座的諸位都是贊同武周的提議?” 朱標身為公孫策的師傅,在這里論地位,要比鉅子孟勝還要高貴。他一說話,魏王與諸位大臣俱是點頭。 這件事情就定下了基調,然后開始討論用什么辦法從武周提議的會議里多撈一些。不像公孫策,想的只是得到屬于自己的那份。 實際上也沒有區別,大臣們的想法不外乎坐地起價。只要最終的收獲高于他們的付出就成了,如果得不償失,他們誰都會反對這次會議。 神都洛陽,公孫恩府邸內,他泡在蓮花水池里,嗅著花香,和坐在池邊泡腳的上官婉兒說著這次女皇提議的聯合鑄幣會議。 他的文化水平高于公孫策父子,又是這方面的??粕?。他對貨幣有著深刻的認知,知道貨幣對一個政權的重要性。 一個獨立的國家,必須要有獨立的貨幣體系。 如果貨幣被他國cao縱,這個國家的政局間接地也就被他國綁架cao控。當然了,這說的是紙幣,而不是金屬貨幣。 金屬貨幣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一個國家的經濟直接由其所擁有的金銀來決定高下。這一點公孫策有著不小的優勢,雖然西魏只有三郡之地,但金銀儲備可都是搜刮西北半州七八郡所得! 他擔心的是,武周提議發行紙幣! 如果四國同盟發行紙幣,那么四國就被死死綁在了一起!因為紙幣要更新換代,還要做防偽。 前者會讓四國聯盟的持續時間大增,后者會讓四國經濟利益捆綁在一起。誰背盟,那么國家內的紙幣自然會貶值或全是假貨,變得一文不值。進而國家經濟崩潰,不戰而自敗。 而四國被死死捆在一起,收益最大的是武周,損失最大的則是西魏。原因很簡單,這是地盤位置決定了的。 武周一旦成功說動列國發行紙幣,那么四國聯盟將會牢不可破。武周西北將會成為堅實的屏障,到時候武周就能專心進攻南楚或東齊。 至于晉國還是和燕國死磕,朝東北進攻代郡;秦國還是向南進攻漢中巴蜀之地,都與原來的戰略沒有沖突。 而西魏只能如計劃一樣,進攻有著太行天險阻擋的趙國。路遠而道險,打下后又要分兵據守,實在是得不償失。 而不是像現在,一有機會還可以朝周圍三國下手! 公孫恩有些厭倦現在的這種生活,他對于武周封他的信陽侯這個位置已經沒有多大感覺了。他只去了一趟信陽,辦了交接手續,就把信陽封地的事宜盡數委托給鄭泰,自己返回神都閉門度日。 “婉兒,你覺得現在生活怎么樣?我只覺得累,想過歸隱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F在每天有無數的人來找我,或為了在周國內拉攏我公孫一族,或為了得到我給三哥的一份推薦信?!?/br> 公孫恩手里抓著一把荷花,游到池邊,塞進上官婉兒懷里,趴在赤岸邊上,詢問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嗅著荷花,聽了后反問:“怎么會?每天雖然忙碌,可還是很充實的。你可能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厭煩這里的話,我陪你去魏國待上一陣子?!?/br> “可能你說得對,我喜歡統兵,像我三哥那樣??晌椅浼枷∷?,又對兵事一知半解,真的統兵上陣,只會害人害己,貽誤國家?!?/br> “武技可以磨練,統兵經驗也可以學習。要不你拜劉仁軌或者薛仁貴為師,和他們學習軍略都可以。李靖現在被困夏城,你也可以去魏國,找他學習兵法。你公孫家現在這方面資源很廣,只要你愿意,隨時都可以學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