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節
妙源仙根絕于世間塵埃,只長于靈氣精純的福地,每過一萬年,大成之際,菇狀仙根的菇頂仙云之中便會產出一個人形rou胎,此rou胎形若女子、氣質萬千,生而便具神智,能說能笑、能行能跑,取之相伴,勝過靈山道境、洞天福地,實在是一件奇之又奇、稀之又稀的絕世之寶! 曾有古人見過這種天地靈氣造就的神物,便將所產之rou胎稱之為妙源仙子! 妙源仙根所產的rou胎皆是女子,且不能用作rou身化身,只可用作奇寶使用,世有傳聞:妙源仙子美絕凡塵、氣質萬千,集世間千千萬萬女子形質為一爐,或喜或悲、或正或媚,形態萬千、變幻萬千,加上她一身先天精純靈氣,對修道中人極有禆益,若能得上一個妙源仙子,實勝千年苦修,世間修士無不為之瘋狂! 妙源仙根所產之地要求極高,在世間可謂絕無僅有,九洲中土已然絕跡,然而在海外靈根仙島上卻有一處福地產了一點根芽! 這根芽后來屢經人手、相互爭奪,最后為如今的靈根老怪所得,靈根老怪生性孤僻、性情暴燥,一生殺戮無數,不知毀了多少人的長生道路,后來雖修成妖圣造化,但實與仙道無緣,他得了這一處妙源仙根之后,視若畢生至寶,廣大靈根仙島上從來不許任何修士落足,但凡有人前來,不是被他斬殺,便是被他施了禁制,淪為他的奴仆! 一千多年來,妙源仙根已到了萬年一熟之境,正值妙源仙子即將誕生之際,靈根老怪早就心中緊張,偌大靈根島上不知布了多少層禁制,蝦統領帶著四大妖王前去索要妙源仙子,豈不是要了靈根老怪的一條老命?他又如何會答應…… 楊南聽老螃一五一十的交待出來,心中不禁暗自苦笑,他要修成仙道,豈會在乎什么妙源仙子? 成道若借外物,又能有多大的造化? 不過,老螃細蝦等人也是一番好意,更何況,通天教主座下弟子,豈容得他人欺辱? 白玉聽到妙源仙根四字之時,臉上已然變色,她隨即搖頭道:“這個靈根老怪極是怪戾,連我父親也未必放在他眼里,那日我問他討要一株大地母元花便受了許多為難,如今蝦統領要奪他心頭所愛,只怕性命難保!” 靈根老怪惡名遠揚,白玉與他打過交道,心中哪里會不知厲害?她當即秀眉緊鎖,臉現愁容,楊南手下若是有個好歹,只怕將來會遷怒花族,花族前景更是堪憂…… 第五十章節 造化之舟! 楊南搖頭笑道:“依我看來,細蝦等人未必會有性命之憂!” 白玉一怔,愕然道:“何以見得?” 楊南淡淡一笑,道:“他要防備天下人去奪他妙源仙子,定要廣備人手,擒得一個修士,便施下禁制任他驅使,此謂以戰養戰之道,況且四大妖王法力不弱,他豈肯一殺了事?” 白玉聞言皺眉道:“我聽聞靈根老怪昔日可是赫赫有名的噬人魔花,他那靈根道場也是靠屠殺了數千同道才得來,一千多年過去,那島上只怕禁制重重,如何能夠硬闖,不如由我出面,勸他奉還楊兄手下就是……” “不必如此!”楊南冷冷笑道:“海外隱世高手層出不窮,楊南正要一一領教,靈根老怪既然不知我名,我便打得他聞風喪膽、從今往后聞名心懼為止!” 海外妖魔不比中土妖魔,這些妖魔不習禮儀、不學人文,生性兇悍嗜血,遠不是身在中土人間的溫良妖怪可比,若不施辣手治之,只怕他們的氣焰更加狂妄囂張! 無論是殺一儆百還是去救手下,楊南都絕不會手軟! 白玉見楊南煞氣nongnong的模樣,暗自嘆息一聲,點頭道:“靈根老怪雖是花族,但素與同族并無往來,更有不少同族飲恨慘死在他手下,楊兄若要懲戒,無人會管,只是,這靈根老怪法寶厲害,倒是要小心一二?!?/br> 楊南行事向來謹慎,從沒有自以為天下無敵,聞言謙虛請教道:“不知這靈根老怪有何法寶神通?” 白玉面露凝重之色,道:“他乃噬人魔花成道,一生噬人吞妖無數,身上血氣極是深重,最大的神通便是以身噬人,傳聞他千多年前曾有際遇,得了一株死去的妙源仙菇,將之煉化成為世間擒人妙寶,靈根老怪別出心栽,將這株妙源仙菇煉成了一件名為‘臭皮囊’的法寶,聽聞此寶威力無窮、擒拿如意,具體如何,無人得見?!?/br> 世間知道靈根老怪法寶威力之人,已然成為他階下之囚!白玉縱然是蟬谷圣女,也難窺他人法寶奧妙。 “臭皮囊?這是什么奇怪法寶?”這古怪的法寶之名令楊南皺起眉頭、心中暗自凜然,世間沽名釣譽者極多,取名仙圣的法寶大多不足為懼,丑陋名字的法寶反倒要小心一二! 那妙源仙菇來歷神異,煉成法寶之后當知非同小可,若是大意被靈根老怪擒了,縱是夷然無損,也成了一個笑柄! 地上的尖嘴大頭領也連連點頭道:“小爺,那日蝦統領與四大妖王領著數千個弟兄,只見那老怪抖手放出一蓬仙氣,眾人就不見了,這法寶當真厲害無比!” 楊南沉吟許久,方才笑道:“也罷,樹欲靜而風不止,看來我下山機緣已到,只看倪兄何時煉好造化之舟,我便何時啟程吧!” 好好一場酒宴,卻因為一個靈根老怪不歡而散,在場眾人俱都殷殷請戰,要隨楊南前去海外會一會那靈根老怪,楊南卻搖頭笑道:“些許閑氣,正要讓我松松拳腳,你等自在山中修煉,湊什么熱鬧?” 眾人見教主不允,只好怏怏而退,楊南揮手讓眾人散去之后,卻回轉玉清后殿之中,查看倪彩煉制造化之舟來。 十丈長、五丈寬的七行居此時被數千親衛妖兵圍在當中,無數靈石、材料如流水般源源不斷送了上去,七行居中,倪彩正與道家陣宗、器宗的煉器好手忙著勾勒陣法、描繪符錄,忙得不亦樂乎。 七行居七光燦爛、絢麗如虹,未煉成之際便隱然是一件宏大無倫的無上法寶,各派道士能親手參與煉制教主座駕,臉上無不是與有榮焉之色! 眾妖兵搬的搬、抬的抬,眾弟子也是安的安、煉的煉,一時間玉清后殿只聽得物件響動之聲不絕于耳,好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煉制尋常法寶,尚要經過鑄體、粹靈、禁制、法陣四道關口,如今這座造化之舟更是繁瑣上無數倍! 一舟制成,功參造化! 倪彩與眾多道士至多不過煉成過圣品法寶,哪里能有機會去煉這超品神物? 造化之舟的強弱不在于法陣多少,卻在于它天生恐怖的吞噬轉化之力! 七行居深處隱藏的造化漩渦才是這件法寶的命脈根源所在。 叫倪彩提升造化之舟的威力是有心無力,但是煉制九元龜甲陣、烈火陣、寒冰陣、巨石陣、神雷陣卻是手到擒來。 一座造化之舟上,除了飛行法陣、固體法陣、避水法陣、避火法陣等等法陣之外,從船頭到船尾都被倪彩預定為各種各樣傷敵困敵之陣。 這無數可怕法陣配上造化漩渦的無窮法力,威力當真可怕之極! 不過,想要布成這成百上千個各般名目的法陣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數百個煉器好手加上數千妖兵相助,縱是材料足夠也要花上數月、一年的時光! 一年之后。 造化之舟內部幽深廣大,分界法陣分隔之下,艙體內部有如一個個相互聯接的寬闊大殿,眾殿中心,一個龐大恐怖的七色漩渦正緩緩卷動,散發出無與倫比的強悍氣息。 造化之舟外部卻是晶瑩透明,通體由上品靈石煉成的船體美侖美奐、不可方物,在殿中明珠照射下,折射出萬千絢麗光芒! 舟上亭臺樓閣清新雅致,各式法陣化為一桿桿各色舷柱桅桿,這桅桿貌不驚人,但只要有人cao縱,瞬間便會迸發雷電風火,使這艘美到極處的仙舟變為恐怖的殺人利器! 上千座法陣一齊噴吐雷光電火,威力當真是所向披靡! 倪彩將造化之舟上最后一個法陣布置妥當,臉上露出心滿意足之色,哈哈笑道:“此舟已然大功告成,我等人力之巧終是比不得天工渾然,煉過此寶,世間再無一物能入眼中,奈何奈何……” 楊南望著這艘已然縮為三丈來長小舟的造化之舟,心中實對得了倪彩這等良助慶幸不已,一年多來,費了無數材料、無數人力造出的法舟幾可比得上世間最厲害的法寶,這其中固然有造化漩渦這等神妙之物原故,但倪彩與眾多煉器好手實在是功不可沒! 楊南登上造化之舟,仔細打量了一番,向倪彩等人笑道:“此舟功成,機緣已至,看來下山之事已經是勢在必行了?!?/br> 楊南這一年多來雖然道法長進甚微,但每日坐在玉清殿中,接到的天下各派訊息卻是數不勝數,他足不出戶,卻盡知天下事! 九洲盜匪、妖魔經過一百多年真君廟神兵努力征討,大多已然安份守己、服從管束,但九洲之外的六海三山、七十二洞、一百零八島,無數廣褒大陸卻是爭紛不斷、廝殺連連,便是佛家、道家、儒門隱宗弟子也插手其中,其混亂之象實非一語述盡! 一百多年過去,如今只剩百多年時間,三星便會相撞、三界融合為一,魔界歷年來更是借九天結界裂縫派來各個高手,在人間興風作浪、為惡一方! 楊南既然還是道家教主,便要凝結人界眾生之力、共抗此天人共渡之大劫,在此危時刻,他怎能坐看天下眾生四分五裂、分崩離析? 楊南要下山一事早有安排,胡遠、任安兩個昆侖尊者已然在玉清大殿候命,楊南將合而為一的開天昆侖神劍作為掌門信物,珍而重之的交到胡遠手上,道:“大師兄、任師兄,我下山之后,門中一切事務盡聽憑你二人發落,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數千里昆侖、數萬子弟便只要護得周全即可,二位能否做到?” 胡遠心知自己魄力、修為遠遠比不得楊南,他生性穩重,聞言只是點頭道:“小師弟放心,有我胡遠一口氣在,定當衛我昆侖、至死方休!” 楊南聽得這一個死字,隱隱有不詳之感,他眉頭微微一皺正要出聲之際,一旁任安肅穆的道:“掌門放心,我昆侖山禁制極多、弟子如云,便是魔界大軍來攻,也未必能奈我何,至今日起,我與大師兄且小心從事,定保萬無一失?!?/br> 楊南有心要更換坐鎮昆侖人選,但此時昆侖門中長輩只有忘虛一個,師尊步虛至今未還,論資格、按輩分,胡遠已是不二人選,他一時間也找不到更加合適之人。 一旁眾弟子見教主沉默不語,齊齊拱手道:“教主放心,但有我等在,魔人妖孽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 楊南下山,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回山,不過,料想天下第一仙山勝境,也無人敢來搗亂,他微微頜首道:“如此我便放心了,這開天昆侖劍雖然威能不比當年,但也是一件無上利器,若遇危急之時,可仗此劍破開重圍,來尋我回山,茲事體大,千萬小心?!?/br> 今日安置門中事務,只論尊卑,不論舊誼,二人見楊南珍而重之的交待,當下無不凜然遵命,楊南將倪彩、白玉、魚娘、老螃與一眾親兵收入造化之舟內,命黃善、白煉、渾元三大弟子看守靈獸山,他所用諸人,盡是昔日舊部,眾弟子見教主神色威嚴、面容嚴峻,心中更不敢有半分怠之情。 門中諸事妥當之后,眾弟子列隊相送,楊南方才縱起通體晶瑩的造化之舟,化為一道流光,直往天洲方向飛去。 六海爭雄! 第一章節 下凡! 造化之舟仿若天空一片冰云,淡光急掠之間,似是天邊一縷輕煙仙霧,帶著飄渺難測的軌跡,直向人間飛來。 造化之舟中心的造化大殿中,楊南、魚娘、隨身無月、風雪二童一干人等俱數在場,老螃正滿臉不解的向楊南道:“小爺,我們不是正要前往海外去救細蝦么?怎的反到這人間來了?” 楊南眼眸微微掃過眼前諸人,淡笑道:“依你們所猜,我這是所為何來?” 眾人聽得楊南似有考問靈智、判定賢愚之意,這考教關乎自家前程,眾人當下無不沉吟苦思,魚娘自百多年前再也未下過昆侖山,此際能隨侍楊南身旁,其愿已足,她自不會在意自己資質深淺,當即展顏微笑道:“夫君不往海外、卻來人間,莫非是去見青元?” 青元即楊南,楊南即青元,眼見一百多年過去,這一半的楊南卻在世間浮浮沉沉、瀟瀟灑灑,不知其蹤跡、不知其去處,換做旁人早就急切的想去尋回了。 眾人心中也正有此想,聞言不禁點頭贊同,楊南搖了搖頭,笑道:“青元自有他一番功業未完,他了卻青顏因果之后,如今帶著蓮衣轉世之卿魚不知有多逍遙,我去見他作什么?” 老螃見不是去見青元主人,于是便大咧咧的笑道:“依我看,小爺定是去靈圣真君,我聽說世間真君廟香火極旺,天下每座真君廟案上文書堆積如山,廟內眾吏忙著頭昏腦漲,小爺神通廣大,定是去助靈圣真君解決此事去了!” 楊南搖了頭、又點了點頭,笑道:“你只猜對了一點點,不算不算?!?/br> 道童無月嘻嘻笑道:“小師叔定是先安排好中土之事,才能與海外群妖一決勝負,無論如何,此來人間就是為了做些布置吧!” 楊南見無月一臉頑皮模樣,不禁失笑道:“你倒是猜得籠統,沒說具體,也是不對!” 無月不依的叫道:“怎的不算,明明就是嘛!” 眾人見無月閑下來時依舊是頭置靈鳥、肩立靈猴、一身驅獸宗弟子的打扮,當即不由暗暗好笑不已,堂堂通天教主身旁道童,應是道貌岸然、一派莊嚴才對,眼見一個無月頑皮搗蛋,一個風雪面如寒冰,實在是與其它圣人身旁的道童相差太多…… 眾人哄笑聲中,無月跺腳不依,一向沉默的風雪卻出聲道:“老爺此去多半是去尋蝶主!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眾人一驚,卻聽得楊南點頭笑道:“不錯!不過,我既已將人間之事交予青元,你為何能想得到?” 風雪氣度沉凝,從容不迫的應聲道:“青元與老爺雖是一體雙元,但蝶主蹤跡必然應在小爺身上,否則這一百多年來,為何未聽到青元老爺尋到蝶主之聞?” 楊南見風雪冰雪聰明、才智非凡,當即暗暗點頭,面上贊道:“風雪妙悟非凡、道心聰慧,他日必有一番成就!” 風雪受了楊南夸獎,卻依舊是一臉平靜神態,道:“老爺謬贊,弟子愧不敢當,在場諸位師兄、師伯皆能想到,只不過稍有疏忽罷了?!?/br> 風雪說得謙虛,令老螃等人面色也好看了一些,楊南眼見風雪眉心黑氣依然揮之不去,心中不禁暗暗一嘆,當日楊蘭驅無數妖魔大破錦屏山,除原先逃遁的幾個小宗派,滿山修士俱被屠戮一空! 風雪年幼之際便對這場地仇恨念茲在茲、長存不忘,如今隨著自己已久,法力幾近大宗師修為,他怎能放棄昔日仇恨? 修道中人,可了斷恩仇,卻不必記掛恩仇! 風雪如此心境,雖然才智遠勝無月,卻始終是缺了那一分自在逍遙的道心! ‘這兩個道童呀……如今成就便如此可怕,將來如何,還真是未可測度……’ 楊南望著一臉天真的無月和一臉沉著的風雪,心中念頭一閃而過,口中卻笑道:“蝶衣曾說,一紀之后,當與我重逢,如今過了一百二十年有余,青元至今未見蝶影芳蹤,我默坐之際忽然道心顫動,運天機推演法才知此緣當由我自己應付,故而必要先來人間一行?!?/br> 法宗天機推演,能窺得天數變化、能窺得凡人命數,世間術宗之法無不來源于此,楊南得了法宗無上五篇妙法,以他如今的法力,略作推演卻是毫不費力! 蝦統領與四大妖王暫無性命之憂,蝶衣下落卻不能不尋,就憑著蝶衣入滅前那一句:‘世間至樂,唯情最樂,世間至苦,唯情最苦’的至情至性之言,縱然蝶衣化為魔界妖魔,楊南也要尋她回來! 眾人見楊南雖是兵宗圣人,但對法宗上乘術法也運用如神,不禁心下嘆服。 魚娘聽得有蝶衣消息,不禁臉露欣喜,道:“夫君,你既用天機推演過蝶衣meimei蹤跡,可知她究竟是在何處?” 昔日靈獸山一起服侍楊南諸女中,青顏已歷數世、為解億萬因果而去,她了結了前世要為楊南傳承香火之愿,此生再無掛礙,龍瑤遠避西海,不知在哪處潛修,蓮衣轉世魚妖,隨侍青元道人身旁。 就連稍沾情皆的花嫣諸女也被楊南一一安置妥當,如今唯有蝶衣蹤影難覓,魚娘已算是楊南身邊碩果僅存之女,眾女姐妹情深,她聞得有蝶衣消息,怎不喜出望外? 若能重聚眾姐妹,也算是一件大喜之事! 楊南見魚娘驚喜交加的神情,淡淡一笑,道:“魚娘不必心急,天機不可泄露,否則善緣當成惡緣,此去有水之處,必定能見到蝶衣?!?/br> 魚娘愕然一怔,道:“有水之處?可這九洲之中江河無數,九洲之外更是諸海廣闊,這叫我們如何去尋?” 九洲既有一個洲字,每洲廣大地界之中水脈充足,江河湖海更是數不勝數,若說有水之處,其實與大海撈針并無分別! 楊南拂袖哈哈一笑,只是道:“遇花則停、遇水則止、遇青則見、遇果而隱,此乃天機,有此四句天機足矣,蝶衣與我因緣未斷,何必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