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搭檔
南門橋早餐店,是裕華連鎖早餐站的總店,一直以來都由袁秋華親自料理。 為了鍛煉謝碧桃和謝和熙的動手能力,及吃苦耐勞的精神,她沒像其他分店一樣聘請店長,廚師,小時工,而是規定兩個小孩晚八點準時睡覺,早六點準時起床,梳洗之后,到店里來幫工。南門橋小學,鎮南中學,與早餐站之間,只隔一座南門橋,距離不足三十米,去上學過橋即到,七點四十分再走也不會遲到。 每天早上營業,母子仨分工協作,袁秋華負責燙面,裝碗,謝碧桃負責算賬,收錢,謝和熙負責收碗,抹桌,即使客人再多,也應付自如。 考慮到兩小孩等于打工,比同齡小孩多做了一份額外的事,兩小孩干了小時工的活,袁秋華則按勞付酬,以示公平,以表尊重勞動。 這份工錢,袁秋華從不過問去向,由他倆自己保管,自己花費,也有鍛煉他倆理財能力的意思,至于他倆的生活用度,日常開銷,上學費用等,袁秋華仍然照給不誤。 一小時給二十元,一月掙六百,一年積攢下來也有七千元,吃苦受累掙錢,掙的辛苦錢,用之忖度再三,花時就小心謹慎了,不像嬌生慣養的小朋友那樣,裝大方揮霍一空,也不會像紈绔子弟那般大手大腳炫耀,超支無度。最初幾年,袁秋華幫他倆存入銀行,各有三萬的存款。后來她幫他倆以現金入股的形式,參加香港裕華公司的投資業務,將死錢變活錢,錢再生錢,現階段,他倆名下都有十萬元。 袁秋華盤桓過,十萬元足夠開一個分店,等他倆再長大些,就扶持他倆各自當老板,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孩子不懶,也不傻,只不過既受謝家動武輕文,重錢蔑義的影響,又受父母不和,終日打鬧的影響,心思有些復雜,情緒頻繁波動,上課不專心,成績中等。她設想著,如果他倆不是讀書的材料,若是不好學,讀不進書,學不好,只是混學齡,待到初中畢業,踏入社會,沒文化修養基礎,沒知識儲藏技能,終究難成優秀人才,晉升上流社會。沒大學文憑,與其到事業單位當臨時工,倒不如從商創業,商品經濟,市場繁榮,貿易流通,也許能闖出另一番天地呢,成為名流大亨呢,有錢有勢,有頭有臉,也算成功人士吧。她籌劃著,到那時,就啟用這筆預備金,各開一個分店,培植他倆各自當老板,自食其力之間,既磨練經商能力,也確保生計無憂。要是他倆頭腦靈活,悉心cao持,經營有方,習諳經商之道,膽識智謀超越自己,眼光手腕不尋常,能夠接班,她則將家業全盤交付,讓其掛帥掌舵,自己只在幕后當顧問,提前退休,回“霽嵐軒”去舞文弄墨,讀書寫字,養魚種花,假若厭了清閑,倦了無事,百無聊賴了,便到外地旅游去。 俗話說,錢是人的膽,手上有余錢,心中有底氣,整個人就自信了,面貌從容了,精神抖擻了,心態平和了,也有了向更高層次奮斗的志向。 袁秋華曾經詢問過他倆:長大后,你們最想實現的夢想,是什么呀? 謝碧桃說:我的理想嘛,是當教授! 謝和熙說,我要當醫生。 兩孩子崇尚文化,志趣高遠,袁秋華頗感欣慰,不管是當老師,還是當醫生,都要學問墊底,知識淵博,技能精湛,德才兼備,方不辱沒育才濟世的名銜。她便鼓勵他倆道:要達到目標,必須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名校,能不能做到呢?生活和經濟的事,不必擔心,我可以保證,只要你倆能考取,別說繼續讀研,就是出國留學,也完全沒一點問題。有沒有信心??? 他倆異口同聲答:有mama支持,能做到!有信心! 袁秋華說:我支持你倆實現理想,你倆也要支持我開店哦,好不好? 謝和熙說:支持mama!當然支持!熱烈支持!堅決支持! 謝碧桃說:該咋樣支持?要我們做什么? 袁秋華說:你倆在縣城讀書,我就在縣城開店,你倆到省城讀書,我就去省城開店,你倆去京城讀書,我就到京城開店,只要我開店,你倆就要給我幫工,行不行? 他倆齊聲答應:好!有mama隨行相陪,巴不得耶! 倆小孩只是小時工,廚師,店長,服務員之職責,則是袁秋華一肩挑重擔了。做賣早點的生意,每天早上三點,袁秋華便須要起床,離家去店里,生爐子,做包子,蒸饅頭,燉雞架清高湯,煨牛骨頭辣高湯,煮鹵料湯,煎黃醬,磨豆漿,燒燙面水,炸油條,炸面窩。 她忙得團團轉,忙上幾個小時。店里的主打早點,熱干面,肥腸面,炸醬面,雞骨湯面,牛rou寬粉,雜碎米粉,牛骨湯粉,及備選早點,豆皮,包子,饅頭,蒸餃,煎餃,煎春卷等,還有特色早點,豆漿,甜米酒,糯米包油條,小糍粑面窩,紅薯丁面窩,蓑衣丸子。油條肥長黃燦,軟鮮又韌勁足,面窩松脆爽口,撒上的芝麻,炸得香甜,配以雞蛋甜米酒,或豆漿,或豆腐花,確是絕妙的早點。 面分細面,粗面,寬面,圓面,粉又有寬粉,粉絲,粉皮,實心粉,空心粉,蝴蝶粉,還分紅薯粉,綠豆粉,桂林米粉等。這些干貨,在燙之前先要用溫水發開,再泡在涼開水里備用。袁秋華直忙到天朦朦亮,一切準備就緒,熱氣蒸騰門外,面條油光閃亮,湯汁濃鮮香辣,只等顧客光臨。此時,謝漢卻還在睡懶覺,雖然兩小孩不需要他照顧,如果他不打牌,或不看電視到深夜,早睡早起也該來幫忙了。 別個早餐店都是“夫妻搭檔”,惟有袁秋華的南門橋早餐店例外,年頭到年尾,客人只看見母子仨忙進忙出,勞勞碌碌,不曾看見謝漢露面,稱之為“母子搭檔”。 有人猜想袁秋華不幸喪偶,嘆息孤兒寡母可憐,還有人猜度袁秋華的老公長年累月在外打工,憐惜母子辛苦,更有人猜疑袁秋華和老公感情不和,長期分居,感吁母子遭罪,甚至個別人還熱心做媒婆,要給袁秋華介紹男朋友。 謝漢懶惰得出奇,謝漢不顧家得離譜,說出來就丟臉,袁秋華提都不愿提起,客人的談論,她置若罔聞,任人們猜測去。對媒婆的建議,她一笑了之,對前來相親的,她婉言謝絕。 本書首發來自百書樓(m.baishu.la),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