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向大佬低頭(下)
丁巍打聽了李越給出的三條建議后心里就有了計劃。 他想掛靠在京城青年電影制片廠下開一個工作室,他和俞老師是一股,電影學院是一股,青年電影制片廠是一股,這樣三股合資成立一家電影工作室,他出錢,電影學院出人,青年電影制片廠出名頭,按照比例各自占股,這樣一來,工作室就有了制作電影的能力,至少有了制片資格。 他在張一謀問他跟李越的關系的時候有了明悟,相當個名人,想當個著名的演員,想在這個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記。 當然,要不然這本小說就不會叫《這兒有個影帝》了,非得換成其他名字。 重生的他又很大優勢,對演員的成名之路有著相當清晰的認識和規劃。 怎樣的演員算是有名的演員、好演員? 職業素養端正,表演能力超高,待人對事,對戲都高出同行,才算是好演員。 可好演員不一定是有名的演員。 那怎樣的演員是有名的演員? 票房、獎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演員,才是有實力有名的演員。 當然有的演員素養高有實力并且演過深入人心的角色,一提起某個角色就能想到他,這種算有名的演員,也不算有名的。 因為,他只在國內甚至某個固定影迷觀眾中有名,丁巍想要的卻是世界上所有演員家在一塊兒,他也很出名的那種演員,在世界影史留名的那種。 但有實力有名氣的演員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為的。 往后十幾二十年,影響演員成長的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原因業務表演能力和資本鈔能力。 丁巍開的這個工作室既能鍛煉他的業務能力,又能給他鈔能力的幫助,雙管齊下,必有回報。 在他的設想中,工作室摟草打兔子面相整個電影院招收導演,收集那些他曾聽過或者看過的好電影本子,他資本和表演,他們負責拍攝,然后獎項票房齊飛,成就他的大圓滿人生。 嗯,就是這么簡單粗暴,就是這么異想天開。 今天面對的這位鄭東天大佬就是他想要的成功之路上的第一個boss,拿下之后經驗多多裝備多多。 丁巍更為看中鄭東天廠長這個身份,畢竟青年電影制片廠對他來說誘惑更大。 所以,鄭東天院長和鄭東天副委員長這倆身份對他來說真心沒什么。 鄭東天拿這倆身份以勢壓人,丁巍還真不怕。 所以,鄭東天說不能忘本以后接著便換了了個身份“曹老師,你是編劇,你心里有沒有對這個本子的制作計劃和預算?” 制作計劃不是重點,重點是預算。他想估算一下丁巍的財力,然后再進行下一步。 老曹自打進入院長辦公室就全程懵逼,不太明白那倆位在干什么,感覺像中了噬魂術,只有在聽見丁巍要把劇本轉手的時候才打了個激靈回過神來,這怎么能行? 本子是他寫的,故事又那么好,已經答應讓他執導了,怎么又出爾反爾要轉手? 等到鄭院長出言問預算,老曹有些緊張,預算這東西當然是多多益善,并且他曾隱晦的問過丁巍,丁巍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看劇本。 怎么看? 所以老曹還不太把握丁巍的心里,稍稍猶豫下才回話“鄭院長,這個計劃是在天津取經拍攝,并且里面有兩個重要的場景,萬國酒店和一個寺廟。所以,嗯,我們計劃十個月的時間,兩個月前期籌備,五個月拍攝時間,三個月后期。所以,猶豫時間長跨度大,還有重要場地的租賃與搭建,估計在四五百萬以上?!?/br> 老鄭一聽這個數額,再看丁巍一副不為所動的態度,心里不爭氣的打個顫“小丁,你能拿出四五百萬?” 他是真沒看出來這個有些小帥的小伙子能有這么大本事。 要知道,目前一部長篇電影的制作成本平均才是四百萬。 像姜聞那樣一花就花兩三千萬的是極少數極少數的。 丁巍看老鄭深色,覺得方法對了,那就在下一記猛藥“院長,我目前已經接觸過鞏儷要主要的一個劇組,投的比較少,一百萬。但我需要一個法人或者法人代表的機會,所以我想和咱們電影學院、青年電影制片廠合作,我出錢,學校出人,以青年電影制片廠的名義制作電影?!?/br> 他看鄭東天在聽,清了清嗓子接著道“院長,這樣以來,不管電影學院的哪一個專業的學生都有大量機會實習,能為電影學院帶來怎樣的名氣和利益,您一定清楚?!?/br> “更重要的是能對我們國家的電影帶來怎樣的變化,您一定更想看到……” 老鄭跟老曹確實被鎮住了,這么宏偉的藍圖確實很誘惑。 電影學院教的再好也只是理論,沒有實踐都是空的。 丁巍開的這個工作室,確實為電影學院的師生了很大的表現平臺,攝影,編劇,導演,剪輯,配音配樂,演員等等,都能在這里一展所長。 鄭院長越想越興奮,計劃確實有很大的可行性。 只有兩個可疑之處一是丁巍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想從這里得到什么?二是丁巍真的有這個財力支撐嗎? 老鄭決定試一試。 而這一部《浮屠》就是體現雙方誠意的作品。 老鄭給了丁巍確定的回復,他保證這部作品能通過劇本審核,丁巍先拉起一個隊伍,用電影學院的人,以青年電影制片廠的名義和器材拍攝出這部電影,然后再做決定。 于是皆大歡喜,雙方都有退步,都有共同利益點。 鄭院長滿面春風,好啊,好同志啊,這個工作室要是成了那就是華夏電影新力量了,肯定能為華夏電影事業添磚加彩。 丁巍笑出花兒,真好,這樣一來,跟往后數得著的名導大導都能拉上關系了。 甚至,要是形勢大好,混個青年電影教父之類的名頭相比也是極好的。 比如工作室進化成青年電影展乃至青年電影新力量,或者青年電影節! 丁巍所圖甚大,鄭東天卻看好工作室為電信事業輸送新鮮血液,老鄭一錘定音,工作室的名義就叫電影新力量。 同時,丁巍還得了個好處,他的戶籍關系可以落入青年電影制片廠。 嗯,價值一千萬的京城戶口??! 所以對于鄭東天提出的安排兩個有經驗的副導演這種事,丁巍一概笑呵呵的應下。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丁巍需要做的就是個工作室的場地,并且資金,剩下的老鄭給他披了條,讓帶著找律師找廠里的負責人。 老曹需要抓緊時間籌備劇組,爭取在暑假里正式開機。 鄭院長則為《浮屠》的過審保駕護航。 跟鄭院長愉快分別,再叮囑老曹幾句,兩人各自離開。 快到中午了,丁巍在學校里等俞老師下課。 站在二教樓下,卻是見到程武提著四個熱水壺晃晃悠悠的過來。 看見丁巍,趕緊湊上來“嚯嚯嚯,瞧瞧這是誰來了?” 程武一直是這種嘴上不饒人的架勢,實際上這貨人還算不錯,膽子小。 丁巍跟他同住一個宿舍一年半,關系挺好的。 丁巍也不饒他“哼哼哈嘿,還給劉四姐打水呢?” 劉四姐就是苗圃,當初拍的那個《上海灘之劉四姐的前半生》舞臺劇,苗圃是主演,丁巍扮演個小混混,被苗圃嘲笑了好一陣,丁巍就給苗圃起了個劉四姐的外號。 別看程武長得不咋滴,但心眼高,看上他們班的班花苗圃,給寫過情書……被關中女漢子苗圃交給班主任老韓了,然后老韓讓程武當著大家的面有感情的朗讀出來,結果程武這貨死活不上去。 老韓從中調節,讓程武給苗圃宿舍八個姑娘打水。 看樣子,程武很熱愛這個工作,從大一第二學期堅持到現在了。 年前丁巍在拍程爾的《犯罪分子》的時候,老馮馮國眾看見過,程武不在,貌似在寫檢查。 老馮要走了丁巍的聯系方式,之后也打過兩次電話,不巧,丁巍在赤峰,沒打通。 老馮看見丁巍拍電影后還回去宣傳了一番,結果沒幾個人相信。但自從幾天前程爾在紐約獲獎的消息傳來后,全班都沸騰了。 有種奇怪的氛圍。 之前班上的匯報演出和平時排練的小品,丁巍屬于中下游的存在,并且還犯過新手錯誤鬧出笑話。 現在,有看過程爾的畢業短片的人心里頭都不是滋味。 沒有人能否認丁巍在里面的表演,畢竟要是演成《上海灘之劉四姐的前半生》那樣的,肯定獲不了獎。 程爾之前找過苗姑娘,結果被丁巍嚇跑了。 當然這事兒知道的人不多,苗姑娘只給她的兩個同學閨蜜說過。當時嘻嘻哈哈的,苗姑娘的一個閨蜜說丁巍要是能拍電影,那大家至少都是影后級的。 那會兒大家都把這當笑話說著玩,現在…… 尤其當程爾獲獎的時候,苗姑娘心里堵了一會兒,她那個閨蜜看在眼里,然后全班都知道苗姑娘錯過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班里都私下傳苗姑娘從來就看不起丁巍這種農民出身的學生,甚至還有說丁巍曾經表白過苗姑娘,被苗姑娘拒絕了,現在人要飛黃騰達了,苗姑娘就后悔了。 等等,流言蜚語漫天飛。 苗姑娘從小到大哪受過這種委屈!昨天的一次形體課的時候,當著俞老師的面給她的那個閨蜜給了一個大嘴巴,關中女漢子特有的手勁兒,并怒斥這位小人。 包括俞老師都蒙了,這姑娘真霸氣。 更霸氣的是苗姑娘還給俞老師打保證“俞老師,我從來沒有看不起丁巍同學,丁巍同學也從來沒有跟我表白過。以前沒有,以后也不會有?!?/br> 嗯,俞老師表示她有些尷尬。 昨天回來的后還追問丁巍,到底有沒有跟苗姑娘表過白,盡管是玩笑話。 丁巍一陣蒙圈,他跟那姑娘就打過幾回交道。 最早的就是剛開學的時候,做了自我介紹后,苗姑娘跟丁巍確認了一下,算是半個老鄉。 之后就是寒假回家的時候,苗姑娘跟丁巍商量了一下準備一起走坐火車的。結果苗姑娘在京城別的學校的同學來接她來了,然后就泡湯了。 最后一次打交道就是拍那個舞臺劇的時候,丁巍鬧了大笑話。 之后兩人再無交集。 程武愛煞了苗姑娘,肯定不會說這種不開心的話題。拐彎抹角的閑聊幾句,最重要的就是“茍富貴勿相忘”,要注意團結同窗情義。 丁巍看在眼里,也記住了。 下課鈴響起后,校園里學生多了起來。 路過二教樓下,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都對丁巍瞄上一兩眼,而后接著走自己的路。 苗姑娘跟幾個同學也從教學樓出來,看見丁巍,眼神閃爍一下,而后看見俞老師臉上帶著歡喜走到丁巍跟前。 丁巍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自然的接過俞老師的包,然后兩人匯入人群,慢慢前行。 苗姑娘明顯聽見有人喊她,笑了笑,走吧。 誰還沒有自己的驕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