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節
沈禮:……危。 飛機上。 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的葉米透過窗戶,看著外頭起起落落的一架架飛機,突然道:“不知道媽跟小亦到了沒?!?/br> 坐最外頭過道的景子恒接話:“航班沒延誤,這個點兒差不多已經降落了?!?/br> “嘖嘖嘖……不知道二哥看到mama會不會很驚喜?!比~米臉上幸災樂禍的表情過于明顯,景子恒不得不提醒她收斂點。 “驚喜也許有,不過驚恐可能更多點?!?/br> 不得不說,這對夫妻什么都好,就是可能不太善良。 回到a市,葉米和景子恒帶著兩個孩子,一身疲憊地坐車回家。 家里沒人來接,他們是自個兒打車回去的。 現在街上多了不少私家車在接客,價格雖然貴了點,但勝在方便,還不用和一堆人擠公交車。 剛回a市不久。 葉米就接到一個驚人的消息。 ——a市紡織廠倒閉了! “這怎么可能?”葉米感覺跟她說這話的人是在逗她。 可是這個消息卻是從a市紡織廠前任廠長曾??谥姓f出來的,不得不讓她相信。 是的,前任廠長。 才短短兩年時間,曾牛就從廠長的位置上退下來了。 他今年才五十出頭,還遠不到改退休的年齡,至于為什么會提前退休,其中涉及到一些比較復雜的幕后原因,不適合到處宣揚。 “其實廠子不是倒閉,而是經營不善,所以整改了,變成了主營家居紡織品的工廠?!?/br> 曾牛事業失意,全身都纏繞著一股難言的頹喪落寞感,連面容都顯得滄桑許多。 這rou眼可見的負面變化讓葉米不禁皺眉。 “那您現在來找我,是為了什么事?”葉米直截了當地問。 她能看得出來曾牛有求于她,但不太能確定對方的具體來意。 曾牛抹了把臉,深吸口氣,說:“a市紡織廠……現在該叫a市家居紡織品工廠,整改后,廠子業務縮小,各項開銷也需要隨著相應縮小,最近在……在大量裁員?!?/br> “裁員?”葉米面露震驚。 不怪她反應這么大,這年頭,鐵飯碗的名號真的不是叫著玩的。 很多廠子即便常年呈虧損狀態,也堅持著絕對不裁員,這就是大家對于鐵飯碗的自信保障。 可現在,居然有個廠子打破了這種規則,開了先例。 以后…… 不想以后,現在葉米只考慮一個問題。 “那些被裁員的工人們怎么辦?” 她以前也在a市紡織廠干過不短的時間,和里頭好些人都混熟了,實在是很不忍心看著那些人失去工作,失去一個家庭主要收入來源。 葉米知道,很多家庭,全都指望著那一個人的工資過活呢。 現在沒了這條生路,難免會掀起社會動蕩。 當然,后續那些下崗工人安頓工作是政府需要考慮的事情,葉米站在商人的角度,猜測曾牛的來意。 “您是想讓我接收那些下崗工人,幫助他們再就業?”葉米問。 這件事其實也不是不行。 她深市的廠子剛剛開辦,正急缺工人呢。 特別是像a市紡織廠這些下崗工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老裁縫工,干活又麻利又熟練,生產效率遠不是那些新手能比的。 要是他們愿意來她廠子里工作,葉米自然求之不得。 問題是,她的廠子遠在深市。 而a市紡織廠那些下崗工人大多數都是本地人,老家就在a市,他們愿意背井離鄉,跟著她去深市工作嗎? 葉米想得長遠,卻不料意會錯了曾牛的意思。 曾牛搖搖頭,道:“我不是來求你幫助那些被迫下崗的老員工們,我是想來找你求投資的?!?/br> “投資?” “對,你出錢,我出力,我們兩個合伙在a市開個新的紡織廠?!?/br> 說著這話的曾牛,眼底明明白白地顯露出了他的不甘心和野心。 也對,能從底層一路爬到廠長位置的人物,什么大風大浪沒見識過? 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已,低頭拍拍沾染塵土的膝蓋,再爬起來就是了。 第198章 “可以?!?/br> 聽見葉米毫不猶豫的回答,曾牛一愣:“要開辦一個廠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你就不再仔細考慮考慮?” 他雖然來之前就做好了也許能說服葉米出錢投資地設想,并且有很大把握能成功,但也沒料到居然這么容易。 自己一提出來,人家就答應了。 也許是葉米答應得太快,反而讓曾牛遲疑了。 他對自己能東山再起很有自信,可也不想坑了葉米,所以哪怕這么說會給自己拉來投資的事增加風險,他還是想提醒提醒葉米,讓她再多思考一下。 沒想到葉米比他還果決,她直接略過曾牛的勸說,單刀直入地進入主題。 “我們合伙開新廠,我這邊需要出多少投資?我們各自雙方具體又是以什么模式合作,新廠子各自占比多少?這次的最主要的問題,曾廠長都有計劃好嗎?” 她所問的都是重點。 曾牛不自覺地被帶入葉米的談判節奏里,從包里掏出一份計劃書,一邊遞給葉米,一邊自信道:“這些我都做好計劃了?!?/br> 辦廠他是沒經驗,但是他管理了a市紡織廠這么多年,對這一行的了解比大多數人都透徹,重頭再來一遍,并沒有外人看起來那么困難。 更何況…… 曾牛之所以特意找上葉米求合作,所看重的其實不是她的雄厚資本。 要論錢,他本身就有一筆不菲的積蓄,實在不行,這些年來的人脈也不是白結交的,里頭多得是有錢有勢的人物。 根本不缺辦廠的啟動資金。 他之所以看中葉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銷售! 一個廠子生產貨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什么? 當然就是為了將自家產品銷售出去,而葉米手中不僅掌握著海外的大量銷售渠道,現在還在挖掘國內的龐大市場。 可以想見,跟她合作,讓自己的廠子成為她手底下的貨源生產基地之一,那產品的銷售根本就不用發愁。 一個生產出貨物就能全部賣出去的廠子,害怕沒收益?還怕開不起來? 所以,曾牛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對方考察之后,才找上的葉米。 甚至于,他現在的上門時機,也是故意挑選計劃好的。 他知道,葉景公司剛剛準備開發國內市場。 國內市場不比國外,國外訂單可以代交給國內的其他廠子幫忙代加工,國內市場可不能這么干。 畢竟沒人是傻子,大家都是本土廠子,怎么就你能開發國內市場,他們就不能了? 而且老牌廠子還要比新廠子更有優勢,畢竟底蘊不一樣。 所以葉景公司準備用于國內銷售的服裝,只能依靠自己的廠子生產。 但是就深市那個廠子,規模大是大,生產量也很高,可他們還得承接外國訂單,根本忙不過來。 所以曾牛斷定,葉米的公司急缺生產力。 他現在上門,是有求于人,也是雪中送炭,從一開始的地位就不一樣。 就算以后葉米還會有其他新廠子,他的廠子也絕不會被總公司忽略。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葉米看穿了曾牛的算計,卻無法拒絕這個誘惑。 主要是這確實是自己目前急缺的。 而且和曾牛合作,還能白撿一個廠長級的高級管理人才,并一大堆熟練裁縫工,算起來,還是她賺了。 不過,該得的利益,她也絕對不會因為從前的交情而推讓就對了。 兩人扯皮了一整天,才勉強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曾牛在a市郊外有一塊面積一千二百平米的地皮,他出這塊地皮作為廠房的建設用地,附帶兩千塊錢,并且能招攬到三十位以上的紡織廠老員工,都是勤勞能干的那種熟練工,自己還能管理廠子,不用葉米過多費心。 憑此,占據廠子60%的股份。 葉米就簡單了,她出八千塊,占據廠子40%的股份。 當然,廠子的管理她也有權插手,并且這家廠子會作為葉景服裝公司的國內生產基地之一,主要給公司生產用于在國內銷售的貨品。 a市雖沿海,但到底不比深市地理位置優越,貨運交通也沒深市發達,還沒有政策扶持,所以出口貨物的生產主要還是放在深市的那家廠子上。 因為主要生產服裝,而且曾牛也見識過了從前的a市紡織廠什么都要生產,最后什么都沒撈著的弊端,也同意廠子主攻一個方向。 所以廠子被命名為a市葉景服裝廠。 其實原本曾牛想給廠子起名‘牛牛服裝廠’的,被葉米否決掉。 “您不覺得這廠名太草率了嗎?而且也不好聽?!彼龑嵜虏?。 起名這種事,曾牛自己也是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