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紐約時報》一向熱衷于討好它的受眾,也就是說,它之所以發表譴責夜魔俠的觀點,是因為它的讀者們愛看。 這也足以說明絕大多數紐約人對蒙面義警的看法。 哪怕是風評最好的超人,也被大都會很多人排斥,更別提是其他人了。 一身泛綠光的綠燈俠,常年和空軍牽扯不休,他每次出現在人前時,身后都跟著氣急敗壞追殺他的戰斗機。 穿著紅色制服的閃電俠,則是中心城犯罪科的首要追緝目標,在這道紅色閃電出現過的地方, 總會迎來中心城警察的調查。 至于救了薇拉的蝙蝠俠,大概是七個人中最奇葩的那一個——因為在他真正出現在華盛頓大戰之前,所有人都以為蝙蝠俠就是哥譚市的恐怖都市傳說。 還是說出來可以嚇哭小孩的那種= = 在這其中,身份最特殊的神奇女俠,是天堂島派遣來美國的特使。 鑒于她并非人類,以及一些特立獨行的舉動,這位女英雄反倒成為了人們反對最激烈的那一個。 講真,如果不是華盛頓之戰中,這七人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戰斗力,估計他們現在還在被通緝、被抵制、被列為都市傳說。 更慘的是,就連現在這幅全民狂歡的架勢……也是幕后團隊故意放出來造勢的。 查到最后,一直保持觀望態度的瑪麗都無語了,有點同情地道: “……這群人到底是怎么把名聲混得這么慘的???” “等過了這幾天之后,他們只會更慘?!?/br> 薇拉就把筆記本朝著瑪麗的方向轉過去。 電腦屏幕上,赫然顯示著一個復雜卻縝密的表格。 這是薇拉通過分析數據資料和輿論走向,利用程序臨時搞出來的模型圖。 這個特殊的圖表,是根據當前媒體的宣傳力度和整體的輿論反饋模擬出來的,它的全稱是“輿論生命周期模型”,用以模擬超級英雄們在社會輿論上的影響力。 而根據這個模型圖的展示,能很清楚地看出來: 從華盛頓大戰之后,到薇拉蘇醒過來為止,全美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爭相報道“超級英雄”,讓這七個人的聲望在短短五天的時間內,就抵達了巔峰的水平。 “看明白了嗎?” 薇拉用手指點了點那根不斷向上彎曲的曲線圖,嘴唇涼涼地勾了勾: “幾乎全美稍有影響力的媒體都聯合起來了,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在這幾天內,它們不斷地對超級英雄們進行絕對正面的宣傳,重復、重復、再重復——以這種洗腦式傳播模式,試圖讓這七個人的聲望達到巔峰?!?/br> 瑪麗有點不解:“是了,這有什么問題嗎?” 薇拉很耐心地解釋:“……然而他們宣傳的對象,卻在之前這一年內,一直被所有媒體、被一切官方排斥譴責?!?/br> “這說明現在這七個人被官方正名了,”瑪麗還是不解,“這不是好事嗎?” 薇拉:“……” 她面無表情地打開了亞馬遜,替瑪麗訂購了一本《烏合之眾》。 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為公眾的群體意識是一個很微妙的存在,這種意識極易受到輿論的引導,卻也極為固執,難以撼動。 試想一下吧。 一個普通人,在被整個社會潛移默化地熏陶了整整一年,對這些超能人士的印象已經變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厭惡——而此時,輿論天翻地覆,超能人士獲得盛贊,被譽為美國未來的守護者, 這個人看了會是什么感受? 固執如他,絕不會按照輿論引導的那樣去喜歡超英,而是加倍地厭惡他們。 別看這個時候,全美包括總統在內都表現得特別喜歡這七個人,一旦有任何一個意見領袖公然發布反對這些人的意見,又或者是爆出了這七個人之前的黑歷史,整個群體就會分分鐘倒戈。 那些一直厭惡著超英的人,更會如逢甘霖,緊密地團結在這些意見領袖的身后,和這七人不死不休。 這就是薇拉一眼看出所有媒體,包括黨媒在內,都對這七個人不懷好意的關鍵: 這些黨媒曾經經歷過無數次總統選舉,他們太清楚如何為一個人造勢了,如果他們真的想替超英們宣揚名聲,就絕不會采用這種方法。 更何況,如果是單純為超英揚名,他們有利可圖嗎? “也就是說……是政府內部有人要制裁這七個人嗎?” 瑪麗總算搞明白了這一點,更困惑了, “我不明白……他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真的排斥這些超能人士,打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利用媒體全方面地抹除掉他們的功績不就行了?” 如果政府對超英的態度依舊警惕,按照之前的辦法,利用媒體直接消除掉這些人的影響力,把他們塑造成大戰中添亂的不就行了? 再惡毒一點,直接把他們當成引來外星人的罪魁禍首,不就更直截了當了嗎? 聽瑪麗這樣一說,薇拉欣慰地鼓起了掌: “親愛的,恭喜你!你猜中了媒體在五天之后將要報道的內容,你是預言家??!” 瑪麗:“……說人話!” 她到底是怎么忍了薇拉.塞納這個不正經的混蛋四年而沒有直接掐死她的?? “原因很簡單?!?/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