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齊太妃卻是眼圈一紅。她也是個命不好的,雖早期在雍正府邸時極得寵愛,但所出的三個兒子活到成年的只有一個弘時,獨女懷恪公主也是英年早逝,弘時還因犯了大錯,先是被雍正過繼給最厭惡的允禩為子,后來干脆被削了宗籍,于雍正五年郁郁而終,膝下一子兩女都相繼夭折,竟是半點骨血都沒留下。 聽聞了這兩道旨意,裕貴妃、謙妃后來居上,位分與她平起平坐甚至超過她也就罷了,后一道旨意不由讓齊太妃心緒翻涌,若是弘時還好好的,她也能出宮和兒孫共享天倫吧? 齊太妃心中郁結,總是想到早逝的兒女,竟就這樣病倒了。弘時留下的遺孀福晉棟鄂氏自弘時去后便一直跟著齊太妃居住,此時衣不解帶照顧,齊太妃有了好轉,卻自此纏綿病榻。 不過先帝一個失寵嬪妃的消息并沒有多少人關心,接連兩道與后宮相關的旨意都是先帝留下的嬪妃,還沒受封的新帝嬪妃們急了。 如今新嬪妃們還沒來得及搬家,皇后帶著眾人依舊住在乾西二所?;屎笥忠淮嗡妥吒羧钗灞銇泶蚵犗⒌狞S氏和蘇氏,晚上再見到乾隆的時候便提了起來,“潛邸里姐妹們的位分,皇上心里可有了數?” “最近實在是忙,還沒顧得上,”乾隆接過皇后遞過來的熱巾子敷了敷滿是血絲的眼睛,“你有主意了?” “我倒是擬了一份,你來瞧瞧?”皇后和乾隆少年夫妻,感情不一般,乾隆登基之后,二人之間也是“你”“我”相稱——帝后一體,后宮所有女人里頭唯一能跟乾隆這樣 說話的也就是皇后了。 她親自伺候著乾隆更衣,又奉上一盞茶,兩人對坐在桌邊,皇后取出早就寫好的折子,遞給乾隆。 乾隆打眼一看,突然一笑,沒看內容,先夸道:“你這字是越來越好了?!?/br> 皇后的字可是雍正都夸過的。卻說早年間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有一回去拜訪富察家,和李榮保來到書房,正遇上沒來得及避開的富察氏。 雖說雍親王是外男,但富察氏還是個不到十歲的小丫頭,父親又在,便沒講究那樣多。書房桌上擺滿了抄好的經文,雍親王隨手拿起一張看罷,卻意外發現上頭的字筆力剛勁,大有歐陽詢之骨、柳公權之風。 雍親王好奇之下問道:“這字是出自誰手?” 李榮保不好意思中又帶了點驕傲,指著富察氏道:“是拙女習字?!?/br> 雍親王打量了一番富察氏,見她年紀雖小,可氣度不凡,舉止雍容。雍親王問她讀過什么書,富察氏毫不忸怩,談吐大方,對答如流。 雍親王滿意不已,便向李榮保說讓小格格當面寫字瞧瞧。 李榮保心思一轉,點頭應下,雍親王的幾位阿哥和女兒年紀差不多,四子弘歷只比女兒大了一歲…… 富察氏也已經不是不知事的年紀,心里同樣有了思量,大方應下,“那小女便獻丑了?!?/br> 只見富察氏略加思索,提筆敬錄圣祖康熙一首五言絕句《古北口》:斷山逾古北,石壁開峻遠。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 雍親王見富察氏揮筆嫻熟,筆酣墨飽,連聲說好,又問富察氏:“可能解圣祖詩意?” 富察氏不急不緩答道:“師傅講過,‘在德不在險’一句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到傳》。長城中險固,沒有德政,沒有明政,雨好天險也是擋不住我滿族巴圖魯。只有事理洞明,修仁、修德、修明,才能治理天下?!?/br> 雍親王不住點頭,夸贊富察氏聰明,將她記在心里,列在了兒媳的待選名單上。李榮保也有了預感,果然,雍正五年的選秀中,富察氏被雍正親指為皇四子弘歷的嫡福晉,那時候弘歷已經是默認的太子了,嫡福晉便是日后母儀天下的皇后,雍正對富察氏的贊賞可見一斑。(注①) 皇后謙虛 笑道:“我這點功夫才哪到哪,皇上就別臊我了?!?/br> 乾隆笑道:“想當初汗阿瑪回府后還將你寫的《古北口》給我、三哥還有五弟看,跟我們說,‘這字乃是一位九歲的格格所寫,你們如不用心上進,可是連女童都不如了?!暑~娘那時候也在,聽見汗阿瑪訓我們,回頭便吩咐師傅給我們加功課。五弟素來懶散,課業一多,被折磨得整日苦不堪言,暗自同我抱怨,這是哪位女童給他添災添難來了?!?/br> 這里的皇額娘說的是乾隆的嫡母孝敬皇后,所出的嫡長子弘暉早夭后,孝敬皇后和丈夫感情便淡了,對他們這些庶子也遠算不上視如己出,但是嫡母該做的事情也都做得妥當。 想到這,乾隆笑意不禁淡了下來,一轉眼,嫡母薨逝已經四年,連汗阿瑪都不在了。 皇后感覺到丈夫情緒低落,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出言輕聲安慰道:“逝者已逝,皇額娘還在呢,咱們以后好好孝敬她?!?/br> 這里的皇額娘指的卻是乾隆的生母,如今的崇慶皇太后了。乾隆回過神來,沖她一笑,示意她不用擔心,才低頭看了看折子的內容,一邊聽皇后跟他解釋,“兩個側福晉至少要封妃,病故的富察格格進府最早,又是永璜生母,永璜是長子,我想著,富察格格也得追個妃位。蘇格格生育阿哥有功,當得嬪位;剩下的黃格格金格格封貴人,資歷稍淺的海格格陳格格封常在?!?/br> 乾隆琢磨了一會兒,道:“朕打算給高家抬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