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失去發妻的乾隆本就性情大變,訥親又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犯下眾怒,乾隆忍無可忍,把所有矛頭對準訥親,也不再讓他到北路效力,以免他又貽誤軍情,命人將訥親與張廣泗逮捕歸京,親自審問。 就連廣廷亦被人彈劾,說他勾結張廣泗,蒙蔽訥親,是以他也被一同逮捕回京。廣廷甚感冤枉,訥親不作為,將一切指揮權交予張廣泗,他不跟著張廣泗,難不成還要依附訥親,做個縮頭烏龜嗎? 奈何其他將領為了推卸責任,找他做替罪羊,廣廷有口難辯,只得吃了這啞巴虧,等著回京之后再向皇帝陳詞。 訥親被擒之后,軍營只剩岳鐘琪、班第等人,眼看著皇帝為軍情殫精竭慮,傅恒自告奮勇,參贊軍務,請求到金川作戰,為皇帝分憂。 如今的乾隆已是騎虎難下,這一仗必須打下去,訥親無用,他必須再派得力的人去指揮作戰,而傅恒年富力強,又眼光獨到,很多心思與皇帝不謀而合,似乎是最佳的人選。 斟酌再三,乾隆最終決定委派傅恒署理川陜總督。傅恒尚未有過征戰的經驗,只想做個參贊大臣即可,然而皇上居然讓他頂替訥親的位置,經略金川軍務! 這與他所設想的完全不同,但乾隆之意已決,不容他反駁。 十月初六,傅恒由協辦大學士正式升為大學士,初八,乾隆又升其為保和殿大學士,除此之外,乾隆還打算任命傅恒為首席軍機。為全張廷玉的顏面,乾隆下旨: 御門升殿,一應外面行走、列名,傅恒在前,內廷軍機處列名,則是張廷玉在前。 此詔一出,眾臣嘩然!需知這保和殿大學士可是位居諸殿閣大學士之首??!許多老臣終其一生也難以得此殊榮,且傅恒在軍機處原本排名靠后,這回竟然一躍超前,張廷玉只得虛名,真正代理領班一職的,仍舊是傅恒。 年僅二十七歲的他居然成了軍機首輔,放眼整個清廷,尚未有如此年輕的一把手! 不僅眾臣不服氣,連傅恒也覺受之有愧,誠心向皇帝婉拒,只道自己尚未出征,并無軍功,實在難當重任,更不愿使老臣們心寒。 傅恒上折固辭,乾隆早已做了決定,懶得廢話,只回了三個字:不必辭。 呃……傅恒還能說什么呢?接連高升,令他覺得很虛幻,此刻的他只有一個念頭,盡快趕赴軍營,打敗賊人,使得百姓們免受戰火之苦,這才是他身為人臣該做之事。 閑來無事的李錦悅邀了茗舒和鈺嫻一道去往東珊家,眾妯娌難得相聚,自是要小酌幾杯。 席間,李錦悅舉杯賀道:“傅恒可真是給咱們富察家長臉,東珊你有這樣的夫君當真是好福氣!” 茗舒打趣笑道:“這話可不能讓六哥聽到,否則他該吃醋了呢!” 成親多年,李錦悅已然摸清傅新的脾氣,無謂一笑,“無妨,咱們的悄悄話,他聽不到?!本o跟著她又道:“傅恒今兒個不在家,我就提前預祝他奮勇殺敵,早傳捷報,凱旋歸來!” 才剛端起酒盅的東珊笑容漸漸變得疑惑,“什么殺敵,什么凱旋?” “他不是要去金川征戰嗎?”但看她這一臉驚詫的模樣,李錦悅忽覺不對勁,窘笑道:“你……還不知道嗎?我是不是說錯了什么?” 錦悅是不可能騙人的,東珊越發覺得怪異,“他要征戰?誰說的?皇上下的令嗎?到底是怎么回事?” 東珊再三詢問,李錦悅暗自懊悔,心生顧忌,不敢吭聲。 無奈之下,鈺嫻只得與她說了實話,“我聽八爺說,皇上已經命傅恒代替訥親,成為首席軍機,經略金川軍務?!?/br> 驟聞此訊,東珊眸光一緊,一顆心渾如被熱油濺到,滋滋作響,魂驚rou跳! 傅恒升為保和殿大學士,成為軍機處領班,她是知道的,但去金川打仗這事兒,他從未與她提過,在京處理政務只是累一些,一旦上戰場,那可是拿命相搏的??! 如此重要之事,六嫂、八嫂她們都曉得,身為他的夫人,她居然毫不知情?) 第163章 傅恒拒絕東珊的要求 縱使心下不悅, 當著眾人的面兒, 東珊也不便說什么,故作無謂的笑笑, 只道等他回來再問他。 當天晚上, 傅恒忙到很晚才回來, 每每感到疲憊時, 一想到家中還有可愛的孩子, 體貼的夫人,他便覺再累也是值得的, 東珊的笑顏總能在無形之中為他鼓勁兒打氣, 只要一看到她, 他的心就暖烘烘的。 然而今日回屋后竟見東珊沉著一張臉,紅唇撅的能掛油瓶,眸間難掩怨忿之色, 遂來到桌畔坐下, 笑問她何事煩擾, “可是兒子又調皮惹你生氣?” 東珊瞄他一眼,扭身賭氣道:“孩子再怎么調皮,至少不會在我面前扯謊, 不像某些人,把我當傻子一樣蒙在鼓里?!?/br> 提到“謊”字,傅恒心中一怔,不禁在想,難不成她聽說了什么?未能肯定的他沒敢直白詢問, 只轉身問薔兒,“今兒個家里來了客人?” 九爺問話,薔兒不敢不應,看了九夫人一眼,如實回答,說幾位夫人過來做客。 朝中之事,六哥、七哥他們都知道,幾位嫂嫂們想必也知情,那么她們一見面便會說漏嘴吧? 他本想多瞞一日是一日,但看眼下這情態,怕是再無隱瞞的機會,沒了退路的傅恒只得老實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