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護送主子到檐下后,圖海收了傘,識趣退下。傅恒則身子后仰,用手肘撐在窗邊,微歪頭,寵溺一笑,附在她耳畔低聲道: “你才不老,永遠都比我年輕,比我小一歲,是需要我呵護的小姑娘?!?/br> 東珊心里甜絲絲的,嬌嗔的望他一眼,倚在窗前,與他一道欣賞這南月苑中的最后一場雨。 檐前的雨簾滴落在臺階上,奏出的悠揚寧心的曲調,遠處角落里盛放的凌霄花,橘色的花朵在雨中格外醒目,沿著墻壁攀爬的花架是最亮麗的風景,冬枯夏發,不管旁人是否得空駐足欣賞,它都靜靜的綻放著。 饒是傅恒這樣的大男人也不自覺的被這雨景熏染出傷感的情緒來,輕聲問她,“可是舍不得走?” 若非他問起,她也不愿表達自己的真實心境,畢竟這承恩公府是四嫂家的,她沒得選擇,“南月苑里承載著太多的回憶,是你我感情的見證,驟然離去,我還真有些舍不得?!?/br> 她只住了十年,便難以割舍,他住的時日更久,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印刻著歲月的年輪,“那片凌霄花,是jiejie出嫁之前親手種的,她說我想她的時候,看看那片花,就好像她陪在我身邊一樣。 你知道嗎?其實jiejie去世那段時日,我很平靜,因為你提前與我說過,我有準備,所以聽到消息之時并未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傷感,心有些麻木,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對jiejie的感情不夠深重。 可后來忙完她的喪事,有一回回家時,我看到凌霄花開了,夕陽的光映在花葉上,我也不曉得怎么了,當時突然就情緒崩潰,抑制不住的想哭。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jiejie她……真的已經不在了……” 所謂觸景傷情,大抵便是如此吧!東珊很理解他的心情,握住他的手,倚在他肩畔,柔聲道: “有些感情,不波動不代表遺忘,不代表淺薄,只是深藏在心底某個角落,偶爾被風一揚,便會泛起塵埃,酸了心房,澀了眼眶?!?/br> 她的話總是能說到他的心坎兒里去,側眉與她對望著,傅恒的眸間盡是欣慰,勉笑著勸她, “這才十年而已,我們的人生還有很長,等在新家里住的時日久了,你便會習慣?!?/br> 是??!人生不能原地踏步,總該向前看的,“不管是承恩公府,還是別院,只要有你和孩子在的地方,便是我的家?!?/br> 這話不僅是說給傅恒聽,也是說給她自己,東珊是個樂觀豁達之人,縱有傷感也只是一時,很快便能恢復。 既然這凌霄花意義重大,東珊便提議將花移栽,移至新家去。 此事傅恒早有打算,他已問過園藝師傅,那師傅說現下不是移栽的最佳時節,最好等到秋后再動土。既如此說,那他再等等也無妨。 四月十八,傅恒帶著妻兒正式搬離承恩公府去,去往別院新宅居住。 月底,快馬加鞭的訥親終于趕回京城。在他從山東回程期間,乾隆已賜內庫賞銀,命訥親的家人先行為其準備軍旅物資,待他回京之后,便無需再為此耽擱,修整一日后,訥親即刻啟程,趕赴四川。 這些年廣廷一直沒再被重用,他的阿瑪阿克墩已被皇帝從刑部釋放,繼續代理刑部尚書一職,為謝皇恩,廣廷自告奮勇,請求去金川參戰,乾隆也打算讓他歷練一番,遂答應了他的請求,命他與訥親同赴軍營。 詠微雖舍不得他,但也不能阻擋他追夢的腳步,只能默默在家為他祈禱著,希望他一路順風,平安歸來。 訥親離京之際,張廷玉這位縱橫官場幾十年的漢臣終于有機會暫代首席軍機一職,同時乾隆又以張廷玉年事已高,不忍讓他cao勞為由,將訥親所管轄的吏部則交由傅恒接手,于是傅恒以戶部尚書之職兼任吏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連三庫事務也交付于傅恒打點。 這借口冠冕堂皇,實則眾人皆曉得,皇帝還是信不過張廷玉,只給了他虛名,實權皆在傅恒這兒。 其他官員私下里議論紛紛,眼紅妒忌,心道朝中是沒人了嗎?為何非得讓傅恒一人擔任兩部尚書? 第162章 瞞著東珊 起先傅恒亦推辭, 恐自己難以兼管諸多事務, 但乾隆執意如此, 加之傅恒前不久才惹皇帝動怒,皇帝已然告誡過他, 是以傅恒沒再多言,接受了皇帝的安排。 身兼數職的他比以往更忙碌,這一回,東珊沒再與他鬧別扭, 而是擔憂他的身子能否吃得消, 政事她插不上手, 唯一能做的就是時常在家給他燉些補品,為他按捏, 緩解他的疲乏。 此刻的傅恒躺在躺椅上,東珊為他揉捏時, 只覺他的肩膀肌rou十分堅硬, 稍一用力他便喊疼,明顯是有所損傷。疼惜的東珊輕嘆出聲, “唉!怎么當個文臣也這么累??!那些個外放的官員優哉悠哉的享富貴,搜刮著民脂民膏,你在京中竟是這般辛苦?!?/br> “昏官易做, 清官難當??!”輕握住她的手,傅恒歉聲道:“說好了每日抽空陪你,我最近又食言,真是抱歉?!?/br> 搖了搖頭, 東珊柔聲勸他放寬心,不要有壓力,“自皇后娘娘去后,我便覺得,活著即是老天最大的恩賜,每晚你睡在我身邊,我還能看到你便是最好的,實不該計較太多。我只求你平安康健,其他的已經不在乎?!?/br> 若她的丈夫注定被皇帝重用,那她就該竭盡所能的支持他,不讓他有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