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八爺也不多問, 嘴里還應承著。 對這個與世無爭,卻又事事看的透徹的親額娘十分欽佩,就她這樣的,要不是性子溫和, 早入妃列,或是貴妃也可能。 不過他這個做兒子的,自是沒有慫恿親良去爭斗的道理,如今他也這么大的人了,該爭該斗,也是由他這個做兒子來才是。這會兒還撇開這茬,說回正事,“額娘喚兒子進宮,可是有何吩咐?!?/br> 要說八爺早慧不假,但更多的還是他額娘在私下里的提點。以前年紀尚小,不太覺得有理,這幾年越發覺得那些提點先知卓見,譬如疏遠與太子較勁兒的直郡王,親近九爺幾位弟弟,要不是年紀輕輕就賢名遠播,他也不會這么早就得封貝勒。 在八爺出宮立府的時候,良嬪就同他約定好,往后只除了年節,或是一些特殊的日子,輕易不要進宮來請安,只要是良嬪派人去傳話,那必然是有要事相商的。 良嬪一早就讓人去門子上守著,這會兒就母子倆在屋子里,連門也沒掩。 “也談不上要事,就是你如今也老大不小了,福晉一直無所出也不是個事兒?!绷紜暹@么說著,隨手抓了幾根魚絲丟到盆子里,橘貓慵懶地掀了掀眼皮,連嗅都不去嗅一下,往良嬪手下縮了縮,尾巴一卷,徹底打起瞌睡。 八爺如今最怕人提起這事,尤其是皇上和良嬪,“福晉這兩年一直有在調理身子,太醫只說略為難了些,倒也沒說死了不能生?!?/br> 良嬪罷了罷手,“我這不是在怨她。你一個貝勒,總不能指著一個女人給你綿延子嗣,那兩個侍妾緣何到如今也一點音信沒有?!倍籍斔档?,要不是八福晉霸占著八爺,孩子早不知道生多少個了。 八爺便慚愧地低下了頭。 良嬪也知道八爺是個重情義的,不想辜負他福晉,可這么些年了,總不能一味遷就,“額娘也不是要逼你,不過是頭前無意間得了那位寧汐姑娘的八字,不想與你卻是最為匹配?!?/br> “額娘?!卑藸斅犃艘粐?,“這話萬不可說?!?/br> 良嬪卻笑,“有何不可言說的,她如今不是也還沒入主永壽宮,你大可去皇上跟前求,不說喜歡與否,只言她能為你綿延子嗣,皇上如今最cao心你的,不就是膝下荒涼這事?!?/br> 八爺臉色一沉,“額娘,您突然讓兒子去討要寧汐,可是另有緣由?!?/br> 良嬪贊賞了八爺一眼,“額娘若說,她能助你成就大業,你會否相信?!?/br> 從宮里出來的時候,八爺恍惚了一路,他額娘這是幽閉久了,瘋了嗎?寧汐能助他成就大業!他要成就什么大業?至到如今,他唯有去想的,也不過是往上得個郡王,再母憑子貴,讓他額娘順利進封,再不用去看惠妃臉色過日子。 但是良嬪從來都不口出狂言的,她對八爺所說的每一句話,基本上都得到了印證。 或許,寧汐真有什么他看不透的過人之處也未可知? 康熙去城外的那個小型水電站參觀回來后,感覺自己的認知被顛覆了。 當旁個都把那些小型自動建造機械當作妖怪的時候,康熙難得按捺住了讓人把那個姓原的捆去燒了的沖動。想的也不過是,如果他也跟臣子們一樣,豈不是顯得愚昧無味。 但是,參觀完小型水電站后,康熙真的覺得自己是無知的了。 在時人的認知里,建造一個園林,動輒三五年,甚至更久。即使建一幢樓,一年半載也是要的。 可原深建出來了那個橫跨河面的,類似堤壩的建筑,竟然能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就完成了。 回到園子里,康熙看著湖面失神了好半晌。一陣微風從臉上掠過的時候,想起原深說過的話,他說風里面也蘊藏了許多能量,只要有充足的原料來建筑捕捉它們的工具,他就能在這片大地建造出更多利國利民的東西。 別的看不到的,康熙不會去盲目追捧,但是水電站帶來的電能,卻是他實實在在看到的,除了能夠照明外,還有其他很多用途,對日常生活來說,的確是一項便民利民的創造。 “那個燈,你在來前可發明出來了?!笨滴鯁枏堈\,一個個都在鼓吹西方人多么牛,康熙其實挺輕視的,他們造出來的東西,只要放到造辦處去,還不是一樣能造出來,甚至改良的更精進。 張誠也是被震驚的不要不要的,“微臣離鄉多年,家鄉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都有可能。畢竟,那里有著許許多多酷愛發明的人兒,前幾天一個朋友寄信來告訴微臣,最新的望遠鏡,已經能看到太陽周圍的景物了?!?/br> 比起時人,張誠當然更愿意相信家鄉日漸發達,自然也就沒理由去質疑原先生所做的一切。 康熙點了點頭,“那你說,大肆采礦,真的可行?” 哪怕人手都是自己的,也怕這個外來人不會有其他什么居心。畢竟他能造出那些替代人工的小機械來,哪怕只憑一己之力,也未必做不出有損大清國運的事來。 張誠說:“木船的確是經不起風浪,在江河上還好,遠渡重洋,真的是太不牢靠,鐵船就相對皮實耐用的多。要是放在沿海防務上,再配上改良的手銃,對抗倭寇,必將無往不利?!?/br> 最后這點,倒是深深打動了康熙。想當年收復臺灣的時候,清軍就沒少吃火器的虧。近幾年雖實行了海禁,但是沿海一帶,依舊沒少遭受倭寇的襲擾。這個局面,的確是被動太久了,久到外面發生了什么,他們關起門都一無所知,還以為世上,唯大清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