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張角兄弟
巨鹿郡楊氏縣洨水旁的洨水亭。 一群身披黃色道袍的猛士遍布亭內外,而亭內坐著一個儒雅至極的道士,那道士正閉目養神。 陡然一騎飛奔而來,迅速的從馬上落下,疾步走到那道士,低喝道:“稟地師,飛燕使已到?!?/br> 那地師聞言,雙目猛地一睜,如兩道蛟龍直射遠方,道:“還有幾里?!?/br> “不足三里?!?/br> “好?!?/br> 地師大贊一聲,隨即環顧諸黃袍勇士道:“徒兒們,速整理隊形,莫要讓人小瞧了咱?!?/br> “喏!” 諸黃袍猛士連連稱喏,精神抖擻起來。 不多時,順著河一隊騎兵迎面而來,統一的甲械,黑色的戰馬,黑色的戰甲迎風而動,那種整齊劃一的感覺特別震撼人心。 “這,這是什么人?” “官軍都沒有這么強悍吧!” 黃袍猛士無不望之生畏,又心生向往,如果自己等人有這等裝備,以一敵十不在話下。 對面的騎士無一雜聲,而自己這邊噪雜不已讓地師有些不滿,狠狠剜了身邊格外高大的猛士一眼,大步走出亭去。 “飛燕見過地師?!?/br> 迎面而來的騎士中一騎飛奔而來,看到最前面的地師,忙行禮道。 “起來吧!飛燕,這一路,你辛苦啦!王公子呢?” 地師面色和藹的將張燕扶起,張燕滿心歡喜的道:“王公子,就在后面?!?/br> 王玢在離地師還有百十步遠時揮手止退騎士,自己下馬跟關羽、李堪幾人步行上前。 “王公子,這位就是大賢良師二弟地師張寶?!?/br> 張燕熱情的向王玢介紹張寶,又對張寶道:“地師,這位就是朔方太守王使君?!?/br> “久仰地師大名,如雷貫耳??!” 王玢第一次看到張寶,還以為他是哪方名士大儒,特別客氣道。 張寶第一次聽到如此恭維的話,當下道:“王使君的大名才真的讓某如雷貫耳??!” 二人寒暄一番,在張燕的提醒下朝張氏村聚而去。 一路疾行,張寶看著王玢隨侍的騎士依舊保持整齊如劃的姿勢,甚至連私語的雜聲都沒有,再看看自己這方隊形不整不說,各個大呼小叫的對親衛騎品頭論足。 一時間,張寶不由面赤耳熱,知恥而后勇,張寶對王玢練兵的本事極為心熱,何況他們三兄弟此時已有謀逆之心。 張寶熱情迎合,讓二人的交談更加莫逆。 一行人正朝張氏塢堡而去,只見一彪騎士高速奔過,讓王玢等人吃了一老鼻子土。 張寶看著遠去的騎士臉色陰沉下來。 王玢亦目露厭惡,正想諷刺張寶幾句,可看到張寶的臉色,心知離去的那人恐怕是張寶不愿惹的。 太平道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強,否則被他們真的打下雒陽,再跟汝南、南陽連成一片,那聲勢可就太大。 “道兄,這是什么人,竟如此囂張。莫非是哪家不懂事的公子哥兒?” 王玢話一出,張寶的臉色更尷尬,斟酌了下道:“離去的乃是某三弟,某這個三弟,從小性子粗野,莽撞慣了,剛剛沖撞之處,某代三弟給道兄賠罪了?!?/br> 沒成事前,張寶、張梁兄弟已是不合,張角又無子,在沒確立繼承人的情況下,這可是比什么危機都嚴重,怪不得敗得這么快。 此刻王玢倒不太擔心太平道坐大,而是應該拼命的增加太平道的實力,讓他們給朝廷重重的一擊,張角離死不遠,張寶、張梁必然分裂,而二人一旦分裂,太平道縱然再勢大,也只是被各個擊破的命。 如果黃巾之亂持續兩到三年,那王玢完全能徹底掌控并州,乃至侵襲幽州、涼州一部。 等董卓再起時,便可趁機拿下雍涼,霸業可成。 張寶在想張梁為何匆匆而來,卻沒想到王玢竟在謀劃著霸業。 “道兄,那站在塢堡外為首的人就是吾兄張角?!?/br> 張寶看著諸黃袍道士之首的人對王玢介紹道。 王玢舉目望去,只見那人身長八尺有余(18米以上),濃眉大眼、鼻梁高挺、厚嘴唇,面色微黑,三綹長須隨風飄揚,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比后世景崗山般的公孫勝更有幾分氣勢。 “這位想必就是王使君?!?/br> 張角不等張寶介紹,率先道。 又是一番寒暄,王玢又介紹了關羽、李堪等人。 張角眼里全是不掩飾的喜愛,尤其是關羽,長得孔武有力不說,性子看著還很溫和。 “使君身邊果然多英雄??!” 張角哈哈一笑,道:“容角為使君介紹吾太平道中人,此乃某三弟張梁,大徒弟馬元義、二徒弟張牛角、三徒弟波才……” 張角將在場的太平道重要人物一一介紹,人數不少,王玢只能連連打招呼。 “使君連日奔波,不如今夜好好休息,吾明日再為使君接風洗塵?!?/br> 張角介紹完,很通情達理的道。 “好,如此多謝大賢良師?!?/br> 王玢很謙虛的答應。 “這是楊鳳,使君早已認識,就讓他帶你去休息,至于使君的部下就跟使君住在一起?!?/br> “多謝大賢良師?!?/br> “大兄,道兄,吾等都是同道中人,依某看就別這樣客氣的稱使君、大賢良師,不如以道兄相稱?!?/br> 張寶趁機道。 “這樣好嗎?” 張角瞇眼問道。 王玢當然愿意,太平道未反的那幾年,可是教眾數十萬,這種關系網不用白不用。 “當然好,玢見過二位師兄?!?/br> 張角滿意的捋須,道:“那為兄就托次大,認下師弟?!?/br> 寒暄完,王玢被楊鳳帶著入塢堡,然后徑直朝一個很大的院落而去。 張氏塢堡,乃張角發跡后所建,城內各種布置都很合理。 張角送走王玢,帶著兩兄弟及幾個徒弟前往塢堡內最大的府邸而去。 “對這王玢,爾等怎么看?” 張角主動問道。 張梁見無人說話,踞傲的道:“大兄,以某看,那王玢不過是個毛頭小伙,他能成事全憑運氣?!?/br> “哼!” 張寶不由怒哼一聲,道:“運氣?朔方境內漢胡雜處,外有鮮卑,內有護匈奴營與度遼營,如果只憑運氣,怎么不見他人崛起?” 張梁怒道:“還不是臧旻、田晏無能,將度遼、護匈奴二營的精銳折于草原,否則王玢算得甚?” “二人雖敗,可張奐是浪得虛名嗎?去歲不也大敗虧輸?!?/br> “張然明老矣!” “你……” “好了?!?/br> 張角目光一凝喝道:“讓爾等評論王子凡,而不是爭吵,元義、牛角、波才,你們怎么看?” 張寶、張梁聞言皆目光切切的看向三人。 張角無子,張梁跟張寶就是最有力的繼承人,而馬元義三人年紀最大,各領一方,且都是大方,正是二人強力拉攏的對象。 在二人的注視下,三人唯唯諾諾皆不敢言,畢竟一不小心就成站隊了。 “好了,爾等退下吧!” 張角也頗有無奈,張寶二人的相爭,他自然知曉,早些時候這種競爭是種制衡,可隨著太平道越來越大,張角卻發現已不受控制。 太平道內不是已站隊,就是被拉攏,他這個教主都快成光桿司令,好在二人不想造反,其余的教眾還攝于自己的威勢不敢亂來。 可這樣下去,遲早會出大事。 “二弟留一下?!?/br> 張角將這個頭疼的問題拋之腦后,把張寶留下。 張寶大喜,張梁卻怒哼而去。 張梁掌握著太平道的武力,張寶掌握著教義、商隊,在即將造反的情況下,張寶顯得特別弱勢,如果不是張角挺著,張寶早被張梁一系的人弄死。 “那王玢的兵馬果真精銳無比?” 回來的路上,張寶大肆吹噓王玢的兵馬如何如何精銳,甚至還想讓張角請王玢的將領來幫他訓練兵馬。 張寶點頭道:“大兄,剛才您也見了,像這樣的甲士,王玢麾下有近萬人,如果咱們的黃巾力士也都如此精良,還怕朝廷禁軍嗎?” 張角點頭,道:“那某明日就試探一下他?!?/br> “大哥,英明?!?/br> 張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