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蔡琰的安全感
宋艷送走楊鳳幾天后,吳秀便帶著嚴復來見,無他特請王玢前往九原城。 “王公穩了?!?/br> 王玢主動問,嚴復點頭:“朝中來人,表示只要王公愿再出一份錢,五原太守仍是他的?!?/br> “如此最好?!?/br> 王玢點頭,王智還在,那他就只剩九原、副陽、臨沃、稒陽四城之地。 換別的人來做五原太守肯定不會安居于此,然王智不同,呂布接二連三的敗北,已經敗盡王智所有的家底及耗干五原士族的底蘊,五原士族定不會再陪他發瘋。 “朝中來得人,是誰?” 王玢想知道這會王智抱上的是誰的大腿。 嚴復道:“乃中黃門左豐,聽聞乃是故中常侍左悺的從子?!?/br> 左豐? 王玢聽到這個名字臉色就一陣變幻,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不會小瞧這個小人物,正是他索賄不成,污蔑盧植,才使得盧植的謀劃功虧一簣,才有之后董卓出場,最后白讓太平道多茍延殘喘幾個月。 “去,多準備些財寶與他?!?/br> 錢財對王玢來說真的是身外物, 在王玢巨大的金錢攻擊下,左豐當時便跪了,酒過三巡后更是守著王智道:“某看都尉乃名將之風范,哪里是什么通敵叛賊,真是不見面不知??!哈哈哈!未料當年王侯也看走了眼,把明珠當瓦礫!” 王智臉雖不好看,亦不得不附和道:“不錯,這的確是叔父當年的失誤!” 左豐臨走對王玢道:“都尉放心,某此番返朝為都尉摘去通賊的帽子且不說,還會給都尉一個大大的驚喜?!?/br> “如此多謝左黃門?!?/br> 王玢跟王智恭送左豐意氣風發的離開。 王智才搖頭道:“十幾面前左悺死后,如果不是叔父提攜他左豐,憑他的本事怎能做到中黃門,哎!人情冷暖,世態炎涼?!?/br> “王侯之事,還請王公節哀?!?/br> 王玢在王智身邊盡量做足小兒輩的姿態,為的就是給王智身邊的五原士族看,我王玢是有海納百川之胸懷。 王智很滿意王玢的低姿態,道:“吾聽說子凡也是太原王氏的一支,不知是哪一支?” 王玢最怕別人問自己的來歷,于是推辭道:“小支,濮陽王氏,高祖自別處遷來,至于何處吾父死時未曾告知?!?/br> “哦!” 王智面露驚色,道:“說起來,吾有從祖遷至濮陽,濮陽乃有王氏,你我說不定還是叔侄呢!哈哈哈!” “哈哈哈!或,或許吧!” 王玢聞言有些臉紅,說謊都他媽能撞雷,可看到王智逐漸冷下來的眼神,王玢好似領悟些什么,可又好似什么都沒領悟,當下借醉離去。 “這只小狐貍?!?/br> 王智見王玢離去不由懊悔道。 他這么說明明白白是想跟王玢認親,認親后大家不都是自己人了嗎?可恨的王子凡,竟然裝懵懂無知。 王玢出府后將王智的話告知吳秀,吳秀沉吟一二道:“主公,這王五原欲跟主公認親??!不過主公含糊過去也挺好,省得落一個閹豎后人下場?!?/br> 王玢亦點頭,不錯,看曹cao就知道了,他祖父還頗有賢名,不也被歸于閹黨一派好多年。 王玢離開九原的同時,李肅也被呂布送出城。 “李先生,汝真的不愿意留在某身邊做個軍侯!” 呂布連番大敗而王玢隨便留幾個人都能攔住侯成,才知人才之匱乏,尤其是侯成被貶為屯長,他更覺身邊無人可用。 李肅能及時認清形勢還有點見識,呂布很想把李肅留下來。 李肅忙道:“多謝都尉錯愛,某弱冠便游學涼并,數年未回家,某想先回家看看?!?/br> 李肅哪里是想家,其實就是怕跟著王智倒霉。 漢以忠孝立國,呂布也不好阻止,只能眼睜睜看著李肅離開。 “先生,什么時候想來只管來,軍侯的位置某一直為先生留著?!?/br> 呂布有些敬佩的說道。 李肅笑笑,隨后騎馬離去。 李肅回到西安陽老家,才得知自己的族弟李澤當上了城門侯大驚,仔細一打聽才知前因后果,有心想投王玢,可王玢還頂著通敵叛國的罪名,一時間看發展不錯,可遠景并不大。 李肅在呆了幾天,整個五原都傳開陽球升任衛尉,宮內由張讓掌權,既然依舊是宦官掌權,王智地位也就牢不可破。 李肅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嘴巴子,早知道就答應呂布,呂布乃王智的心腹,自己成為呂布的心腹后,自然能接觸到王智,成為王智的心腹也不在話下,最關鍵的是搭上宦官這條線,自己三十歲前肯定能主政一方。 李肅越想越悔恨,可思來想去也無臉再去找呂布,又不想招惹王玢這身sao,當日連夜奔往涼州。 李肅游俠涼州時,涼州出現個大人物,那就是豪氣沖天的董卓,李肅一直想投,可出身太低擠不進去,如今董卓為護羌校尉,自己憑這身本領,怎能拼不出一個前程。 王玢聽到宋艷提到李肅,跟呂布一個想法:請李肅出山。 人才匱乏??!隨著王玢拿下五原及西部鮮卑草原,更覺得人才的不足,一些歷史書上二流人物他也奉之如至寶,比如成廉、宋憲、郝萌、張汛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一出生就想袁紹一樣,身邊環繞無數人才,曹cao一出生就有曹魏八騎。 他可啥都沒有,除了木訥的系統武將,讓他們正面剛沒問題,可治理內政、訓練新兵卻是想也不要想。 正巧王玢也想去安撫安撫蔡邕,畢竟他是個名士,哪里被刀槍逼過。 王玢一進學堂,就發現越多學子都垂頭喪氣的,王玢不僅有些納悶,一問才知道蔡邕還在朔方沒有回來。 王玢才想起來,自己當初為了保障蔡邕的安全讓李赟將其留住,待自己打完仗又忘了。 王玢本想轉身就走,可想到來就來了,就去看看蔡邕的家人,最主要的是看看蔡琰這位大才女。 王玢見到蔡琰的時候蔡琰沒有撫琴反而實在托腮沉思,王玢看著拖著粉腮的少女一時覺得有些好笑,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蔡琰這個大才女是不是也是如此,可想到蔡邕的處境,再想到蔡琰的年紀,十歲不到家道中落,父親被下獄,被流放,一路跟隨,又親眼見過戰場廝殺,被人帶兵威逼。 真不該是她這個年紀該有的。 王玢想及此心中一暖,徑直走進屋內。 蔡琰被腳步驚醒,轉首一看發現竟然是王玢,正想問他:父親如何? 只見王玢大步走來,伸手用力揉了揉自己的頭頂,笑著說道:“想什么?” 蔡琰當即傻掉,只剩下一顆心砰砰直跳。 王玢看到蔡琰呆萌的樣子笑的更加燦爛,道:“放心吧!蔡公很快就會回來的?!?/br> 王玢說完又舉步走出。 蔡琰好久才清醒過來,什么嘛! 蔡琰才想起自己的問題,小步追上去卻看到王玢正跟叔父蔡谷說話,其爽朗的聲音響徹蔡琰的整個世界:“蔡公放心,伯喈公在朔方安然無恙,隨時可回西安陽,從此之后再也不會受到兵戈所擾,某以性命作保?!?/br> 王玢說著把身上的甲葉拍的嘩啦啦的響,蔡琰剎那間感到無比的安心,那雜亂無章的甲葉響也瞬間變得悅耳無比。 蔡琰還不知道,這就是冷兵器帶給人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