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不堪一擊的呂布
光祿城。 呂布自奪下此城塞后,便將斥候撒出長城,盯著王玢的一舉一動,包括王玢火燒頭曼城、困受降城、乃至東上。 隨著王玢東上,呂布收的信息已不是那么及時,但光祿城到頭曼城乃至高闕關都布滿呂布的眼線,只要王玢率部回來,呂布就能第一時間知道王玢的蹤跡。 可王玢并沒有按照呂布想的來,好像自從王玢東上后再也沒有消息傳來,呂布在光祿城每日都坐立不安。 呂布幾次欲親自出城尋找王玢的蹤跡,但都被他自己克制住。 呂布在光祿城每天都度日如年,王智的處境嚴復已告知他,可以說不僅是呂布,整個朔方郡士族的命運都跟王智綁在一起,王智被打倒,他們之前的投資都將化為烏有。 呂布為了自己的前途,也必須將王玢阻擋在長城外,如有可能必須得將王玢擊殺。 有可能嗎? 呂布每日都問自己一遍,心里都沒有一絲底氣,只能寄希望于鮮卑,希望王玢跟鮮卑兩敗俱傷。 這種不安全感讓呂布拼命的訓練麾下的三千甲士,希望讓自己的不安全感削減一分,可隨著時間轉移,王玢依然沒有消息傳來,呂布心中的不安感更重。 當呂布得知王玢消息時,王玢已經離光祿城已經不足十里。 呂布一臉錯愕,良久才回神對心腹道:“今日不必cao練,讓兄弟們吃飽喝好睡好,隨時準備大戰?!?/br> 王玢攻取頹當城后,就開始考慮怎么回去,他自然可以繞過受降城,從高闕塞,乃至雞鹿塞回朔方,可這樣做無疑是怕了呂布。 呂布乃三國第一悍將、戰神,這個念頭根植在王玢腦海深處,這次躲了,下次還會躲。 至于上次擊潰呂布,那是因為王玢完全不知道是呂布帶兵,這次可是知道,呂布明明白白的率三千精騎駐光祿城。 打,不打? 王玢掙扎好一陣,才決定打,有系統在手還不能打贏尚未成名的呂布,王玢也太丟穿越者的臉了。 王玢雖然決定打,可還是心有戚戚,故此在長城上找到一個缺口,上萬系統騎兵皆從此處入,而后順著長城西進。 呂布沒有想到王玢竟然會東邊入長城,自然沒有防備,當他發現時王玢率大軍已離光祿城十里遠。 呂布忙收縮防御,王玢隨即兵臨光祿城。 當日已晚,王玢于城外扎營,并派人向呂布下戰書。 呂布想了想,決定三日后決戰。 三日后,雙方大軍對峙在光祿城外的草原上,王玢以親衛騎為中軍,張角、張繡、董卓組成的漢騎在左,曹cao、皇甫嵩、盧植組成的開局漢騎在右。 呂布親自披掛上陣,雙方鏖戰一日,呂布身邊只剩數百騎,才靠著夜色突圍出去。 王玢看著呂布就這么逃了才松了口氣,原來天下第一的呂布也不過如此,哈哈! 王玢心中的得意是別人所不知的,而在胡師智跟吳秀眼里,大敗呂布是天經地義的事。 呂布逃至石門障,本想據石門障而守,叫門時卻遭到一陣箭雨,原來石門障城已被王玢襲取,呂布無奈只能敗逃回九原。 石門障重歸王玢麾下,九原城就像脫光了衣服的少女任由王玢擺弄。 王玢重奪石門障時,宋憲亦再次回到美稷城,跟他回來的還有一部分被俘虜的護匈奴營將士。 “仁孝,回來就好,回來就好?!?/br> 張奐聽聞宋憲回來,親自接見宋憲,并極力安撫。 畢竟出兵朔方是張奐的意思,可要背鍋的卻是宋憲,至于宋憲是被放回來的,還是自己殺出來的,張奐根本不想去深究。 “張公,憲無能,致使張公一年心血付之東流?!?/br> 宋憲見張奐沒有趁機發難而是極力安撫,心中的委屈盡去,反而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當下把自己被俘而后又被放的經過一一告知張奐。 張奐聽到宋憲講自己跟麾下將士被放回來時曾選擇是誰的部下,如果說是宋憲的則放回不然則關押。 這點雕蟲小技竟敢也用在自己身上,張奐有些哭笑不得,同時對王玢又多了幾分認同感,這個人真是無時無刻不在算計他的對手。 不過這計謀雖然很低劣,可是卻很有效,張奐敢斷定張猛跟醯落心中必然會有疙瘩。 “這個王子凡,某真是小瞧了他,不僅是某,連帶朝廷諸公都小瞧了他?!?/br> 這句話張奐當然沒說出口,而是準備寫信告訴楊彪,王玢絕不是不懂政治的莽夫,之前楊彪處置王玢的方法并不妥當。 “仁孝,你可是認識五原的侯成?” 張奐扶起宋憲極盡安撫的問。 宋憲一愣,道:“回張公,此人曾在吾族兄宋艷的麾下任職,只是后來不知為何去了五原,做了呂布的心腹?!?/br> 張奐微微一笑道:“認識就好,來,某為你介紹一位大人物?!?/br> 張奐隨即拍手,一人從屏風后走出,道:“宋司馬,別來無恙乎!” 宋憲是張脩的心腹,宋憲看到對方有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臉,道:“你,你是……” 那人冷冷一笑,道:“宋司馬真是貴人多忘事?某乃田景?!?/br> “田,田繡衣使?” 宋憲大吃一驚,眼前的這人比宋憲之前見過的田景至少瘦了二十多斤,且臉上多了好些傷疤。 田景嘿嘿一笑,臉上疤痕如蚯蚓一般讓人看了就駭人,道:“田某早就不是繡衣使,如今在廷尉左監手下做事?!?/br> 廷尉左右監管緝捕。 繡衣使一般針對官員及農民起義,而廷尉左右監則緝捕普通盜匪。 王智乃繡衣御史出身,陽球才從廷尉調人緝拿其入京。 “田使有何讓某效勞的?!?/br> 張奐為他二人引薦后借口離開,宋憲才開口道。 田景道:“只需司馬為某引薦侯成及呂奉先?!?/br> “喏!” 政治上的事,宋憲知道自己摻和不起,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如張奐一樣,不問不聞,別人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便是。 田景很滿意宋憲的表現,道:“宋司馬前途無量?!?/br> “還要依靠田使提攜?!?/br> 宋憲謙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