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胡車兒與胡赤兒
逃亡之路,向來都是血腥之路,是用尸骸鋪就的生路。 尤其是在有敵軍緊追不舍的情況下。 兩萬多鮮卑胡騎一潰逃,王玢麾下的親衛騎跟三張部都開始追殺之旅,連呼衍師智都率部追擊。 一路追出長城,追到拓拔氏老巢受降城。 要不是拓拔蓋在受降城留下兩千精銳接應,拓拔儈跟他的三千拓拔氏精銳都得全軍覆沒,或者再度逃往草原深處。 親衛騎跟三張見好就收,這跟王玢的暗中下令有關,呼衍師智也率麾下數千匈奴胡騎返回,并帶回大量鮮卑胡騎掠奪的物資。 漢女皆被王玢接收,其余的如甲械、財物皆成為匈奴胡騎的繳獲。 軍營里的青壯被王玢留下打掃戰場,然后把尸體都扔進軍營內,澆上火油一把火點著。 當夜火勢沖天,九原城內卻無一人來援。 直到第二日下午,嚴復才帶著一車車糧食跟牛羊來犒軍。 患難見真情,古人誠不欺我! 連呼衍師智都舍生忘死的率部來支援,同為漢人,九原城內又有呂布這等猛將卻不敢來援。 想到自己來的初衷也不是真正為救五原,王玢的心里才好受些。 同時明白一個道理,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實力,還有就是附庸軍的規模,哪怕不上戰場,也能裨益良多。 隨著戰場規模越來越大,只憑萬余系統騎兵勝很容易,可打掃戰場、俘虜敵軍卻不如原住民好用。 何況他們還跟自己同根同源。 再者得有一些自己的盟友,關鍵時刻還得靠得住的盟友頂上。 王玢想起太祖曾說過的話:統一戰線下,拉攏一切可拉攏的對象。 不論戰爭還是政治,只要你做到這點,就能無往而不利。 王玢原本不想見嚴復,也不想再跟這幫狡猾的士族打交道,可想到這點才忍著性子見他。 “嚴公,何其晚也!” 王玢明顯帶諷刺的話讓嚴復老臉一紅,你請來援軍卻坐看援軍去死,在這個講究忠孝節義的時代,士族的確還會不好意思。 不像后世,只要不死貧道,死道友又有何關系。 嚴復羞愧難當,可想到自己來的目的更覺不好意思,只能連連作揖。 王玢才揭過這篇,道:“嚴公,莫要說你來只是為犒軍?” “是極,是極!” 嚴復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直說。 王玢道:“既然犒軍物資已送到,嚴公,某就不送了?!?/br> 王玢說完,起身就要走。 嚴復忙道:“王城主且慢?!?/br> 王玢復坐下,道:“不知嚴公還有何事?” “這……” 嚴復支支吾吾似乎難以啟齒。 王玢催促道:“嚴公,軍務繁忙,如真無要事,某便先走一步?!?/br> “王城主,明公已決定要為城主表功昭雪?!?/br> 嚴復情急之下說道。 王玢一愣,表功昭雪,王智真的這么好心。 嚴復見王玢不太歡喜,頓時覺得此事有些棘手。 來之前嚴復可是信心滿滿,拍著胸腹對王智說:那王玢聽聞明公為其表功之消息還不對明公感激涕零。 可如今看王玢似乎不太愿意被招安,那這場大勝,或者說王智冒功的事還能弄成嗎? 王玢自然知道王智跟王甫的關系,這對三國迷來說不是問題,三將出塞是王甫一力推動,王玢被定成通敵叛國罪,可是出自王甫之手。 為王玢昭雪,那就是打王甫耳光,這對目前來說岌岌可危的王甫來說,很可能就是殺身之禍??! 王智憑什么讓王甫自打耳光呢?冒這么大險呢? “說吧!王五原有何條件?” 王玢冷靜的問。 嚴復一聽大喜,看來事情不是沒可能,當下道:“明公想要一場大勝,一場數萬鮮卑胡騎的首級?!?/br> 王玢眼睛一亮,秦漢以首級論功,后發展為割耳朵。 鮮卑胡騎的首級,王玢手下有不少。 如果送給王智,可以讓王智對自己吞并五原西的地盤視而不見的話,王玢樂得送給他。 “那沒問題,關鍵某能得到什么?” 王玢盯著嚴復道:“如果說只是昭雪,某沒興趣?” 嚴復道:“不知王城主想要什么?” “朔方太守?!?/br> 王玢一張嘴就讓嚴復目瞪口呆,你占據朔方是沒錯,可是這事不能擺到桌面上??! “不可能!” 嚴復斬釘截鐵的道。 王玢冷笑道:“嚴公做不了主,何不去問問王五原?!?/br> “只好如此?!?/br> 嚴復點頭,然后馬不停蹄的趕回九原。 日暮前又趕回來,嚴復看著王玢道:“朔方太守沒問題,不過不能是城主本人?!?/br> 王玢畢竟是大漢的通緝犯,搖身一變就成為朔方太守,未免太駭人聽聞,這世道不得更亂。 嚴復跟王智一番商議,就想出這么個折中的辦法。 自己不行,別人也可以,比如李赟、吳秀,只要是自己的地盤就行。 王玢點頭答應,道:“既然這樣,那成宜幾城的縣令也必須是某提議的人?!?/br> “這好辦!” 嚴復一口答應。 如今靈帝在宮內開胡市,縣令、太守只要給夠錢這都不是問題。 “最后一個問題,這首領不白給,王五原得買,糧食也罷、人口也罷,總之有多少物資吾給多少首級?!?/br> 王玢見嚴復重現笑顏道。 嚴復的笑容立刻消失,明白王玢這是在報復自己等人不出兵相救,當下一咬牙道:“好?!?/br> 隨著王玢跟嚴復談妥,五原城的各士族紛紛動起來,王智吃rou,他們也能喝湯??! 嚴復要得就是如此,跟王智一起又狠狠宰了五原各士族一筆,這使得王智在五原有了新的稱號:王扒皮。 隨著三張跟親衛騎回來,王玢將匈奴胡騎繳獲的物資原封不動的還給呼衍師智,同時抽調其中一千精銳,裝備系統甲械,由呼衍師智的小兒子呼衍赤兒率領,歸在王玢麾下。 呼衍師智頓時感激的老淚橫流,畢竟王玢勢力強大,匈奴在鮮卑跟漢朝兩強的夾縫中艱難存活,如今跟了王玢,呼衍部落才能發展壯大。 同時也代表王玢接受自己,若有朝一日王玢起兵造反,他們呼衍氏還能成為從龍之臣。 呼衍師智不久后,就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取了漢名:胡赤兒與胡車兒,自己為胡師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