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竹馬青梅、超級房東系統、大冒險、猜猜、[綜]今天也想從港黑辭職、好好學習,天天戀愛、清穿之咸魚皇貴妃、我寫的綠茶跪著也要虐完[快穿]、[綜名著]全能莉迪亞、[綜漫]異能不是卯之女神
富察舜華沒好氣地白她一眼。 乾清宮,富察舜華與康熙相對而坐。 “如今入秋了,多喝點湯水,滋陰潤肺,至少也能緩解咳嗽?!?/br> 康熙接了過去,慢慢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看著魏珠動作麻利地將糕點擺了上來,她忍不住嘆道:“這么多年過去了,您身邊的總管都換了人了?!?/br> “可不是嘛?得虧魏珠是梁九功培養出來的,不然用著都不順手,這小子乖覺,手腳利索還有眼色,得了他師傅八成真傳?!?/br> 魏珠一聽康熙夸獎他,便是再能繃著,面上也忍不住帶出些喜色與自得,腰背都直了幾分。 “此次西藏戰事失利,朕打算派老九和老十三一道去平亂?!?/br> 富察舜華的手頓住,微微蹙眉,“這……他們還年輕,不穩重,這樣能成嗎?萬一受傷了怎么辦?” 康熙收了笑意,“朕知道你擔心孩子,可是玉不琢不成器,總要叫他們自己去體會一番的,再者,他們又不是沒上過戰場,你很不必如此擔心,咱們大清便是以戰爭發家,開創基業,他們身為愛新覺羅后人,自該不忘先祖之功?!?/br> “再說了,就是在敵后指揮一番,上戰場的機會也少,就是吃一番苦口罷了,沒大事兒的?!?/br> 富察舜華這才松了口氣,“您這話倒叫我安心了,孩子吃點苦是好事,他們生來含著金湯匙,不知道人間疾苦,更不知道戰亂的殘酷,體會一下,免得日后自尊自大,成了繡花枕頭還不自知?!?/br> 康熙贊道:“這話說的不假?!?/br> “妾小的時候,喜歡吃一些街邊小吃,龍須酥,小餛飩,白糖糕,桂花藕,聽那些小攤販說,他們這些有手藝的,活著尚且不易,別說僅靠著出力氣的人了,更不好過?!?/br> “外面兒的雞蛋兩文錢三個,宮里的呢?都快十文一個了?!?/br> “內務府那一干人,不就是欺負咱們這些人不懂行嗎?一個個一家家的,又是管著闔宮的宮人,又管著您的私庫,養得心都大了?!?/br> 她在這兒說著,康熙卻是心頭微痛,想起了太子與已被滅族的烏雅氏,隨即眼神一凜。 “內務府,也確實該清理一番了,早幾年朕就開始部署了,只是那時候忙亂,身子又差,拖到了今日,也該擬個章程了?!?/br> “內務府盤踞皇宮多年,包衣世家也有了規模,想要盡數拔除,得花費些時間啊?!?/br> “皇上什么時候開始整治內務府了?妾怎么都沒察覺?” 她舀了一匙湯送到康熙嘴邊,“不過您若要整飭一番……內務府世家已成氣候,但是比之前朝東西廠,那是差了遠了,皇上不妨將內務府這些世家,分而化之,妾瞧著她們這些人關鍵時候都是抱團的,以利益結合,那就用利益,將他們都一團一團撕開,他們自己就會爭得不可開交了?!?/br> 康熙定定神,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抬旗?或者蔭監?” 富察舜華一笑,“還是皇上思慮周全,妾只想到了令其家族子弟,蔭入國子監,畢竟他們都是以家族為根本,自然要考慮族中子弟的未來,包衣世家受恩蔭入朝,到底不如國子監出去的名頭好聽?!?/br> 而且還省了院試與鄉試,直達會試,他們怎會不心動? 她二哥都是從國子監出去的。 “抬旗……畢竟茲事體大?!?/br> 康熙又道:“就算是抬旗,也得有點講究,每次只抬一人,吊著他們,做得好,三五年抬一次,不抬長子,抬次子,編入下五旗,從家族內部開始分化,且他們還會感恩戴德?!?/br> “還要派心腹去宮外時刻盯著各樣物品的市價,也好有個參照?!?/br> 至于內務府那邊兒,有點權利的誰不想撈點油水?但是最頂上的幾個包衣世家不允許,上下就斗了起來。 而上頭幾個包衣世家,若都有敏妃家的能耐,也不至于都想著爭那一個抬旗的榮耀了,他們自己就會爭執起來,互相盯著。 康熙朝以后,包衣出身的妃嬪,在乾隆朝數量達到頂峰,很難說這其中無人運作。 “再有就是,這內務府雖是只為皇室服務,卻也不該與外廷太過分離,至少錢財之類,也該有戶部的經手,不過就是在戶部多辟出來一個小部門的事兒?!?/br> “就是這內務府大臣的權責,怕是要被分出去不少了?!?/br> 富察舜華笑道:“就算是如此,掛著名兒也好聽,說出去誰不知道,這是天子近臣?受皇上信重?皇上圣明?!?/br> 康熙又是一笑,“就是這其中細節,須得與六部商議?!?/br> 第147章 正文完 康熙五十八年, 九阿哥與十三阿哥得勝歸來,被康熙封為顥親王與怡親王,其余阿哥皆得到了封賞。 同年, 康熙下令,將除皇帝私庫、御膳茶房、御藥房、慎行司、奉宸苑等的內務府幾個部門仍由內務府掌管, 其余部門,分別并入戶部,工部, 兵部等各部。 被并入戶部的多個部門,雖名屬內務府,但日后一切開支,皆要經由戶部之手。 未免下面人欺上瞞下,同時又叫內務府包衣世家與內侍每月去宮外采集物價, 制作成冊,每半年查賬一次。 富察舜華聽到這兒,險些沒笑出來。 如果是這樣, 那包衣世家就徹底沒什么用處了,連抬旗都不必, 他們要做的,就是與前朝大臣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