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如今得了四阿哥的回話,三阿哥在放心自己行事的同時,也就安心等著四阿哥的調查結果了。 正月過后沒幾天,庶妃章佳氏就因病去世了。 康熙心里還是挺喜歡章佳氏的,對于章佳氏的去世,也還是有些傷心的,又念及章佳氏性情溫良,卻又生有皇子,便在章佳氏去世后第十日,下旨追封章佳氏為敏妃。 有尊位的后妃去世,皇子阿哥們自當依例為其守孝三個月。 十三阿哥是敏妃親子自不必說,還得了康熙的允準,可著素服親為敏妃守靈三日,茹素守孝二十七日,其余皇子阿哥們,便是要寬松許多了。 但再寬松,孝期剃頭還是不被允許的。 本來這三個月一直都好好的,十幾個皇子阿哥們那里都沒有出事,偏偏就在他新冊封的誠郡王那里出了事。 誠郡王被人告發,說在他在敏妃孝期里剃頭,是目無尊長,是不孝不悌。 事情鬧到康熙這里,康熙都要被三阿哥這事給氣暈了。 看見跪在自己跟前的三阿哥,康熙就是一陣腦仁兒疼,忍不住開口又斥三阿哥。 “你就不能忍一忍嗎?再有一天孝期就結束了,你再忍一天剃頭會怎樣,會要了你的命嗎?你都這么大的人了,難道連這點子事情都不知道?這事情鬧到朕這里來,現在滿京城都知道了你目無尊長,不孝不悌,你說說,朕要是不處置你,朕怎么同眾人交代?朕怎么對得起敏妃呢?” 三阿哥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兒子,他還真是不想處置了三阿哥。 可偏偏事情難就難在這里,這件事已經鬧大了,不處置三阿哥沒法兒對外交代,而且,這處置還不能往輕了去,畢竟,他是最重孝道之人,而且,為了杜絕往后有人效仿三阿哥,這個處置,還必須是要有懲戒效果的。 面對康熙斥責,三阿哥連連磕頭請罪,依舊說著那一套他早就想好了的說辭。 “請皇阿瑪息怒!兒臣知罪,還請皇阿瑪責罰!兒臣出錯,是因將日子記錯了,兒臣以為喪期已經結束,這才去剃頭的,卻不想是兒臣自己記錯了!但不管是何緣由,兒臣都犯錯了,兒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給十三阿哥和眾人一個交代,兒臣請皇阿瑪重重責罰,也好給兒臣一個教訓,叫兒臣牢記今日之錯,以后不可再犯了!” 康熙擺擺手,示意三阿哥不必再說了,擰眉道:“朕自然是要責罰你的?!?/br> “這事鬧的太大,你就先不要辦差了,你現在手頭的差事都交給老四,讓他替你接著辦。你就現在府中禁足三月吧。朕會下旨,隔了你的郡王爵位,降為貝勒,你就好好在府中反省自身吧!” 康熙如今經營的好好的局面,被三阿哥鬧出這樣一出來,康熙也是心累,先前還覺得這個兒子孝順,現在倒覺得這個兒子心太大了,沒心沒肺的,竟然喪期的日子都會記錯。 照這樣下去,三阿哥哪能堪當重任呢?康熙想著,三阿哥到底還是年輕,還需要再歷練幾年才行。 不過就算是要歷練,也只能等三阿哥禁足之后再說了。 現如今,他處置了三阿哥,又派人去請了十三阿哥過來,讓三阿哥當著他的面給十三阿哥賠了不是,得到了眼見著兄弟兩個沒有因為這件事造成更大的隔閡之后,他就讓三阿哥回府去了,也將十三阿哥送了回去。 康熙心里卻也知道,經此一事后,這三阿哥同十三阿哥的關系,只怕是好不起來了。 要真想兄弟和睦,只怕還得用時間來沖淡一切隔閡才行,這事兒,他這個做皇阿瑪的就算著急,也是急不來的。 康熙被三阿哥這一出鬧的頭疼,也不想待在乾清宮批折子了,輕嘆一口氣,他此時就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待著。 沒來由的,康熙就想起成妃那雙沉靜的眼眸來,他的眸光閃爍片刻,才對梁九功道:“走,隨朕去成妃處轉轉?!?/br> 成妃安靜,不會惹他生氣??滴跤窒氲?,七阿哥也是個安靜沉穩的性子,不會像老三這樣,冒冒失失的惹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來,叫他平白生了一場大氣。 三阿哥被擼了差事降了爵位遣回府中反省的消息傳到太子府上時,正在煙南園練字靜心的胤礽拿著毛筆的手頓了頓,然后才淡聲說了一句知道了。 石心玉在一旁陪他,聞言,將手中看了一半的書冊擱到書案上,望著胤礽道:“皇阿瑪這處置,是不是太重了些?” 胤礽沒立刻回答,將手頭的字寫完了,才擱了筆,淡聲道:“老三孝期剃頭,這事鬧得大,皇阿瑪若不如此處置,便難以服眾。如此處置,也算妥當。爺只是在想,以老三的性子,不至于如此冒失,更不至于會犯這等錯誤?!?/br> 石心玉深以為然:“臣妾也是如此想的?!?/br> 她默默看向胤礽,道,“爺,你說,這其中會不會有什么咱們不知道的隱情呢?” 胤礽微微瞇眼:“隱情?” 他琢磨片刻,又瞧了石心玉片刻,深邃眼中忽而現出幾分笑意來,“玉兒,你對此可有什么看法?” “你若有了什么想法,不如說出來,給爺聽一聽?!?/br> 石心玉心里倒確實有一個想法,見胤礽含笑問他,便道:“皇阿瑪給三阿哥封爵的最終目的,爺心里都是知道的。三阿哥對爺的忠心,爺心里也是知道的。爺想想,會不會是因為三阿哥不愿意成為皇阿瑪手中用來壓制爺的那顆棋子,但又不能抗旨,所以才等了這幾個月,等到這么個機會,故意在敏妃孝期的最后一日剃頭,刻意犯錯然后暴露,被人告發到皇阿瑪跟前,好讓皇阿瑪處置他給他降爵,以躲避皇阿瑪的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