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康熙的臉色沉下來,又去看官員考評調動那一欄,這一下,臉色越發黑沉。 親征回京后,他考察過太子那半年的政績,太子做的很好,所以朝中夸他的臣子很多,康熙對這個本就敏感,何況朝中就那么些人,他自然又將這些人的名字都默默記了下來。 太子在朝中聲望大漲,與這些人的推波助瀾脫不了干系。 稱贊過太子的官員,考評俱是優等,雖是調出京城任外官,但俱都是升了品級的。 一時之間,康熙心中無限猜想,他拿著奏折,沉聲問吏部尚書:“這些考評調動,是誰所做?” 第103章 吏部尚書答說是按照這一年的政績考評所定, 是吏部四司共同裁定,最后經由他手定下來, 然后呈交給康熙定奪的。 吏部尚書說這些話時小心翼翼的,生怕觸怒了康熙。 畢竟康熙這會兒黑沉臉色看起來也挺嚇人的。 但吏部尚書也不曉得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 他心里也是納悶, 這一切都是按照程序走的,怎么皇上一瞧見折子就沉了臉色不高興了呢? 吏部尚書在心里琢磨來琢磨去,最后想, 問題只可能是出在奏折上的這些人身上了。 可他現在還在康熙跟前, 沒法兒去查這些人背后的問題,就只能等一會兒出宮后, 再去私底下查一查了。 康熙很顯然是不滿意吏部尚書的這個回答的, 但是他并未再多問, 只是深深看了吏部尚書一眼,然后便讓吏部尚書將這個奏折留在他這里再看看, 等想好了再做決定。 吏部尚書不做他想,聽了康熙的話后,就當真跪安離去了。 而這邊,康熙則看著手中的奏折出神。 胤礽如今還賦閑在家, 康熙并沒有派給胤礽任何差事,而索額圖在經過數月休養后也于兩個月前回到了朝堂之上。 康熙的心里,是認定了吏部尚書所呈上的這個奏折中官員調動及考評是索額圖背后干預之后的結果。 他壓根不信吏部尚書的話,只認為吏部尚書的話不盡不實。 且就算吏部尚書沒有說謊,那么索額圖, 也是一定在吏部中安插了自己的人手的,否則,這奏折上官員的調動和考評,絕不會是這么個結果。 最后康熙還是照準了這個奏折,一字未改,但是他的心里,卻因此對索額圖的印象越發不好了。 太子在朝中聲望太高,他讓太子賦閑在家,希望能漸漸消除太子對朝臣們的影響,但是索額圖呢,卻利用了這一點,又使手段控制了朝中選官的事情,這是康熙斷斷不能容忍的。 康熙曉得,現如今索額圖同太子已經沒有正面接觸了,可能私底下還會有些來往,但在康熙這里,康熙認定的是,這次的事,是索額圖一手所為,應該跟太子,沒有太大的關系。 康熙沒有當著吏部尚書的面發作,甚至沒有改掉那份奏折,是因他還不由得想起去年的沙穆哈事件來。 眼前的這樁事,和去年的沙穆哈事件何其相似! 倘或這件事非索額圖所為,那么,吏部的那些人就更加可惡了。 他們就同去年的沙穆哈一樣,是因為索額圖和胤礽的緣故,對太子巴結奉承,以至于才有了這樣的選官結果的。 究竟是哪種,康熙不想深查,也不愿意深查,但是他知道,不能再任由局面這樣下去了,他必須要盡快解決這件事,不能讓朝中太子的聲望超過了一切,甚至是他這個帝王的聲譽。 天下文治武功都該歸朕所有,太子不過是儲君,聲望怎能蓋過帝王?康熙心中如是想著。 康熙此時的心思,就又轉回了他親征之時所產生的那個想法上去了。 在得知三阿哥找到了噶爾丹,并且剿滅噶爾丹最后殘部時,康熙就有心要在回京后給三阿哥封爵了。 單就直郡王一人,還不足以壓制太子和索額圖,康熙是不愿意再賦予明珠更大的權力了的,因此,他必得再挑一個阿哥出來封爵,扶持阿哥們,讓阿哥們與太子平分秋色,這樣,才能壓制太子和索額圖的勢力。 可偏偏回京后出了這樣的事情,一度打破了康熙的安排。 現而今數月過去,康熙緩過神來,想著噶爾丹親征之時,他尚未給阿哥們封賞,這會兒這件事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先前因為榮妃之事遷怒三阿哥,算起來這大半年都沒怎么見過三阿哥了,他心中之氣早已消了,卻如今正有用得上三阿哥的時候,康熙想,也是時候消除一下父子之間的隔閡了。 一念及此,康熙便對梁九功道:“召三阿哥來見朕?!?/br> 對于康熙突然來的這樣一句話,梁九功先是意外而后便是驚喜,忙答應一聲就派人往宮外傳話去了。 在梁九功看來,這倒真是喜事一樁了。 這大半年來,但凡三阿哥來請安,康熙都只是揮揮手不見,只讓三阿哥在乾清宮外磕個頭就走,現如今康熙主動要求見三阿哥,不管是因著什么,梁九功都覺得,康熙約莫是對三阿哥改觀了,三阿哥的日子,也應當能夠好過起來了。 三阿哥倒是沒有梁九功這般樂觀的心思,他來見康熙時,心里多少還是有些忐忑的。 可等三阿哥見到康熙之后,卻全沒有他先前所想的那般緊張與忐忑,康熙對他的態度很溫和,甚至與他說話全程都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