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不瞞嬤嬤,其實,本宮一開始就沒打算憑借著這么一件事兒就讓皇上從此厭惡了皇太子,甚至為此懲戒皇太子,本宮知道,以皇上對皇太子的感情和喜愛,皇上根本就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本宮這些時日所行所為,不過是要在皇上心里種下對皇太子的不喜罷了。嬤嬤別小看了這些不喜,總有一日,這些不喜會長成參天大樹的!到時候皇上心里對皇太子的不喜積重難返,又焉知那時皇上是否還會維護皇太子呢?這是水磨工夫,本宮知道這些事做起來耗時費力,可是,一旦叫本宮尋著了機會,本宮是一定要做的!” “縱然一時不能將皇太子如何,做些事情惡心惡心皇太子,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總之,本宮便是不能叫他安安生生的過日子!” 榮妃言中,多是憤懣恨意。 這嬤嬤一聽,便嘆道:“奴才知道,主子是還放下當年舊事??僧斈曛?,主子也已經報過仇了,如今又何必念念不忘,還要去做這些事情呢?您還有三阿哥,三阿哥與太子爺親近,他若知曉您做的這些事情,又讓他如何面對您,如何面對皇太子呢?主子,逝者已矣,主子還是放下吧!” 榮妃聞言苦笑道:“嬤嬤苦勸本宮多年,奈何當年死的都是本宮的親生兒子,本宮實是放不下!嬤嬤就不必再勸了!本宮所做的這些事情,也不必叫三阿哥知道!反正,事情若成,也是本宮給三阿哥提供了一個機會,叫他去爭一爭這太子之位,事情若不成,所有事情自有本宮承擔,與他無關!” “嬤嬤伺候本宮多年,是最知道當年之事的,本宮心中一口氣未除,縱然要了赫舍里氏大阿哥的一條性命,又怎么抵得過本宮另外三子的性命呢?” 說這話時,榮妃淚光盈盈,顯然話中言及之事是她平生深痛之事。 那嬤嬤聞言,聽榮妃提起當年之事,當即便是一場深嘆,也不再多說什么了。 當年之事,在榮妃心中那就是個死結,直至今日,也無法解開。 也正是因為這個死結,榮妃直到現在,都還在恨著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同時,也在恨著當今皇太子胤礽。 話說,榮妃心里頭的這個死結,那就要從仁孝皇后還活著的時候說起了。 當初,康熙在同仁孝皇后大婚之前,身邊是有伺候的人的。 那會兒,榮妃馬佳氏便是最早在康熙身邊伺候的人之一。 馬佳氏溫柔嫻靜,康熙很喜歡馬佳氏,所以,即便同仁孝皇后大婚后,也依舊很寵愛馬佳氏。 甚至,在康熙不到十五歲的時候,馬佳氏就替康熙生了孩子,且還是阿哥。 馬佳氏的小阿哥生在仁孝皇后之前,而且,那幾年中,馬佳氏一共為康熙生過三個小阿哥。 只可惜,這三個小阿哥一個都沒能活下來。 起先,馬佳氏當真以為自己的三個小阿哥是病死的,可是,她于偶然之中卻發現,自己的三個小阿哥不是病死的,而是給人害死的! 她那時還是個庶妃,且還懷著身孕,她害怕自己生了之后又會被人害死,于是,跑去求康熙,求他徹查,康熙那會兒的孩子一個都沒立住,本也以為是病死的,結果聽了馬佳氏的話后,便暗中派人調查。 一查之下才曉得,原來是康熙身邊的另一個庶妃張氏干出的這些事情。 張氏比馬佳氏還早替康熙生孩子,且生下來的也是個阿哥。 只是她的這個大阿哥一生下來沒多久就病死夭折了,張氏受了刺激,在見到馬佳氏接連生子后,更是嫉妒馬佳氏,所以在三個小阿哥身上做了手腳,將馬佳氏的小阿哥都害死了。 查出真相后,康熙自是震怒,將張氏處死,然后安撫了馬佳氏。只是這件事牽扯后宮秘聞,康熙并未聲張,對外,也只說張氏是病故的。 然后,馬佳氏這才生下來第四位阿哥,也就是如今的三阿哥胤祉。 康熙害怕再發生這樣的事情,那時他前朝事多,于是才在后來借口怕宮中孩子太小染病養不活,這才將胤禔和胤祉都送到了信得過的大臣家去養到了兩三歲才接回來。 其實,康熙為查清楚這件事,中間花費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馬佳氏為了盡快得到真相,自己曾經也去調查過,她幾乎是在與康熙差不多的時間里查到了張氏的,可是,有一點發現卻與康熙不同。 因為她發現,張氏身后還有人,而據她調查,這個人很有可能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可是,這只是馬佳氏的一種猜測,她就算查到了,也沒有證據。 只是,馬佳氏認定了這事兒定有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參與。 畢竟,她和仁孝皇后,那可是爭過寵的??滴鯇λ?,比對仁孝皇后親近,仁孝皇后為此,還是很有些看不順眼她的。 馬佳氏就想,仁孝皇后大約是因為這個,才弄死了她的三個阿哥的。 可是,馬佳氏沒有證據,且,即便她有證據,當年的索家如日中天,又得康熙信任,就憑借她這個庶妃,她就能扳倒深受康熙敬重的赫舍里氏嗎? 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 馬佳氏痛失愛子,深受刺激,于是,她也不再尋求康熙的幫助了,她決定自己動手報仇。 而她報仇的方式,便是將赫舍里氏的幼子承祜,也弄成病死夭折。她也要讓赫舍里氏嘗嘗失去愛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