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若非她自己聰慧,從他那漏出來的一句話和眼前的事態之中分析出他的謀劃,那他要做成此事,當真要多費一番手腳了。 這事兒說到底,還是他小看了石氏的緣故。石氏原比他想象中要聰慧敏銳的多。 因他什么都不說,鬧的石氏不知他的心思,就算暗中為了他好,做了助攻幫了他一把,也不肯主動說出來。 若非他敏銳發現問題,那豈不是永遠不曉得石氏在這里頭下的功夫了么? “以后爺不會再這樣了?!?/br> 胤礽親親石心玉光潔的額頭,含笑道,“日后爺若再有什么打算或者念頭,若沒什么大的相干,便都會與你說說,也好聽聽你的意見和想法。這次,是爺疏忽了?!?/br> 這次就罷了,事情已然做下,也不必再提了。 何況,石氏聰慧,他即便不曾明說,石氏也將事情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他自是不必再同她細說了。 胤礽道,“其實那添置小廚房的話,也是爺心疼你,想要讓你吃好些,所以才那般說的,只是為了瞞住爺的念頭,故意沒有同你明說是想要在太子府中為你添置小廚房罷了。其實,爺也是想給你一個驚喜?!?/br> 從前他是想,石氏性子恬淡,做太子妃樣樣都很合他的心意,且模樣真是長得極好,他是真的挺喜歡石氏的。 只不過,雖說這婚事三年前就定下了,他對石氏并不十分陌生,但終究沒有見過人,不曉得石氏的本事,只想著人嫁過來后,他便要護著這位太子妃,若是這個太子妃合他心意,便護在他的羽翼之下也就是了。 卻不曾想到,石氏也是個有智慧的,尤其這次石氏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讓他看到了石氏的聰慧之處,看到了石氏作為太子妃與他共同進退的心思與智慧,這倒是讓他對石氏的了解又更深刻了些。 石氏……倒不像是個只能躲在他羽翼下的小女人,她似乎也擁有與他一肩共擔風雨的能力和頭腦啊。 如此看來,石家,真真是為他培養了一個極好的太子妃。 胤礽心中對石心玉又添了一層喜愛,便在心里打定主意,日后看待石氏,倒也無需將她看做深閨女子,她將來是要做皇后的,既然要做皇后與他共擔風雨,有些事兒,實在不必要瞞著她不說了。 胤礽說這話時頗有幾分動情,石心玉一開始就注意到了,又見胤礽用一種十分深邃的目光看著她,倒是讓她莫名有些心顫,這目光太過攝人心魂,胤礽這時只親她的額頭,倒是比往日親她的唇更叫她臉紅心跳。 但將胤礽后頭的話聽完,石心玉原本過速的心跳卻漸漸緩慢了下來。 就連那熱乎乎的心也像是被一盆冷水潑了似的,迅速降溫,迅速冷卻下來。 她咬唇看向胤礽,問他道:“爺,您的意思是說,您想要搬住處的心思,是因為臣妾才有的嗎?爺如此籌謀,就是為了給臣妾一個驚喜?” 石心玉也不想如此臉大的認為胤礽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她。 但是,聽胤礽這話,仿佛就是她理解的這個意思啊。 其實,她自從進毓慶宮接觸胤礽開始,便覺得胤礽不像是她曾在歷史上所看到的那個皇太子。 尤其是胤礽在產生了想要搬家,甚至為此事籌劃,最終還在康熙那里得到允準這事兒之后,石心玉越發覺得,事情似乎與她所知的那些,有了一定的偏差。 莫非是因為她不是原本的那個太子妃石氏,所以歷史才會因她的出現有所偏差? 又或者她是穿越到了一個平行時空之中,在這里,胤礽的命運,原本就會有所不同? 她想不到是哪一個原因。 但如今聽胤礽這話,她心中便是悚然一驚,難不成,胤礽的人生軌跡中出現的這第一個偏差,當真是因為她么? 如果真是因為她,胤礽才會如此積極的謀劃想要搬出宮去,那她是不是罪過大了? 若胤礽安安分分的也就罷了,康熙也不會怎樣。 可若是胤礽謀劃的這些事情有一日傳到了康熙耳中,或者被康熙查知,那康熙又會作何感想?只怕,康熙對胤礽的看法,總會因這件事而有所改變吧? 胤礽倒不曉得石心玉的這些心思,見石心玉如此,還只當她是受寵若驚,當即笑道:“倒也不全是因為你?!?/br> 胤礽道:“毓慶宮這幾年人多,爺住的并不是很舒坦,可毓慶宮是皇阿瑪所賜,爺也不能如何,只能將就住著。何況,大阿哥他們大婚后也都住在阿哥所,成年且有子嗣的阿哥同爺都是一樣的處境,大家都忍著,爺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好的,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過了?!?/br> 這些時日,胤礽對石心玉素來坦誠,又剛承諾過不會再刻意瞞著她什么事,便又直言道,“可爺大婚了,玉兒你深得爺心,爺自然多喜愛你幾分,對你也多關注些,住在這狹窄的毓慶宮中,莫說你不方便不適應,爺也是一樣的。你水土不服不思飲食,爺都是知道的,爺其實也并不覺得這里有多好,還有夜里……屢次三番有人壞了你我的好事……再加上大阿哥和三阿哥要搬出府去,這兩廂一刺激,爺就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搬出去住了?!?/br> 石心玉懂了,胤礽這是多方刺激之下,忍不住了才會如此的。 她也不再糾結為何此間之事與歷史上的事不一樣了,左右也是想不通的,干脆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