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其實,康熙將太子府安置在暢春園旁邊的心思,胤礽心里是知道的,無非便是要讓他這個皇太子離他這個皇上近些,既然宮里不能挨著,那總得在園子里挨著的。 關于這一點,胤礽倒是沒有什么排斥的心思,他心里明白得很,縱然康熙同意他在宮外建府,府邸的選址,也不可能讓他全然做主的。 而且,暢春園那邊景致很是不錯,康熙給他圈定的太子府邸地方也很大,胤礽看過了,他的太子府比胤禔和胤祉的府邸規格大了兩倍,胤礽也不樂意同胤禔他們挨著,住在暢春園這邊也挺好的。 內務府這段時日其實并不清閑,海拉遜手頭的差事也很多,除了兩位皇子阿哥的建府事宜,還有五阿哥一月之后的大婚事宜要籌備,所以那會兒大阿哥和三阿哥去實地看他們的府邸,都是海拉遜手底下的管事跟著一塊兒去的,海拉遜并沒跟去。 可如今太子爺親自發話了,而且,太子爺的身份可不同于一般的皇子阿哥,這位可是未來的萬歲爺啊,是個不能得罪還得好好伺候的主兒,再瞧著萬歲爺對太子府這事兒的重視程度,海拉遜哪有膽子推拒呢? 他當即點頭,二話不說就跟著胤礽出宮去了。 海拉遜心想,從今兒開始,內務府就得先緊著太子爺的差事了,如今太子爺圣眷正隆,又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太子,他可不能得罪了太子爺,否則的話,萬歲爺是要不高興的,而一旦萬歲爺不高興了,輕則便是一頓斥責,重則就得丟了這內務府總管的位子啊。 出宮路上,李元福還問了胤礽,要不要將康熙允準胤礽在宮外建太子府的事兒傳回毓慶宮同太子妃說一聲。 胤礽給否了,沒叫李元福派人回去傳話。 他倒不是不想叫石氏知道這事兒,只是皇阿瑪稍后會有旨意,石氏到時聽了旨意也自會知道的,他也不必巴巴的特意派人回去告知石氏。 否則這等行為若落入有心人眼中,只怕會說他輕狂,到時候在皇阿瑪跟前這么有意無意的一說,只怕會叫皇阿瑪起了疑心,所以,在這事兒上,他還是謹慎些好。 胤礽出宮后不久,康熙果然就下了旨意,說明了胤礽要于宮外建太子府的事情。 圣旨上沒提別的,就只說了胤礽如今居住的毓慶宮不寬敞,康熙心疼他,所以給他換了住處,在宮外給他建太子府,而太子府的選址就在暢春園的旁邊。 這一道圣旨而下,自然在闔宮內外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議論。 大阿哥大福晉對胤礽做出的事情在外間鬧得沸沸揚揚,且惠妃帶著大福晉去毓慶宮被拒的事情,惠妃轉頭又帶著大阿哥去康熙請罪的事情,這些都不曾背著人,自然是很快就傳揚開來了。 還有索額圖在乾清宮前頭那么一跪一請罪,康熙又接連處置了索府的那幾個奴才,再加上處置惠妃大阿哥的時候也沒有背著人,乾清宮的奴才就算口風再緊,可這惠妃和大阿哥接連被禁足,被要求閉門思過這是眾人眼見的事兒,所以,外間的這些議論和反響,都是伴隨著這些處置與這道圣旨一同來的。 但無論反響多大,議論多沸騰,其中心思想就只有一條。 那就是,太子在皇上心中,依舊是重中之重,即便是索家的人得罪了太子,那也是毫不容情的,該怎樣處置還是怎樣處置。 而且,太子但凡被人壓了一頭,也定有皇上為他撐腰,便是大阿哥,也不能越過太子去。 這樣的信息,其實同過去的二十多年皇上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是一樣的,那就是皇上看重太子,看重到了容不得太子受半分委屈的地步。 眾人心中都在暗暗琢磨,看來日后,不論自個兒身份如何,在對待太子的問題上,都應該恭敬再恭敬,絕不能得罪了太子,惹來皇上的責罰。 已交辦了手頭事務給榮妃,開始在自己宮中閉門思過的惠妃聽到這道圣旨時,她的神情倒并沒有那么的驚訝。 早就料到會這樣,不是么? 惠妃在乾清宮時,在得了康熙的處置之后,她就曉得,在處置過他們之后,康熙是一定會替太子找回場子的。 畢竟這些年,康熙從來都是這樣的。 為了讓太子立起來,康熙從不吝嗇讓人知道他對太子的看重。 他們縱然再不服,又能如何呢? 她比不上赫舍里氏,胤禔更比不上太子,所以他們在太子跟前,從來都是那陪襯的綠葉,做不了紅花。 惠妃靜默半晌,將身邊貼身伺候她的宮女喚來,讓她想法子將她的話傳給大阿哥和大福晉。 “安分守己,以圖來日?!?/br> 惠妃讓宮女告訴胤禔和他福晉的,就是這八個字。實際上,惠妃自己也是心里牢牢記著這八個字的。 她主持宮務這些年,即便如今被擼了差事,由榮妃領頭打理宮務,但她也不至于手底下就沒人了,她知道,這八個字會安安全全的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大阿哥那里叫他知道。 大阿哥被禁足閉門思過,康熙雖沒提對大福晉的處置,但大阿哥都被禁足了,大福晉自然也是隨著一樣的處置。 只是,大阿哥思及大福晉做的那些事情,心里著實不痛快,他原本是很喜歡大福晉的,但為了大福晉擅自做主去毓慶宮刺激太子妃的事兒,大阿哥頭一次跟大福晉生了氣,鬧了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