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第5章 康熙點頭,眸中都是慈愛:“對,這是朕親手寫的,就是朕要賞賜給你們的東西?!?/br> 康熙的貼身太監梁九功在一旁笑道:“太子爺,這禮單上的東西可都是萬歲爺私庫里的東西呢!萬歲爺說了,太子爺大婚時的賞賜,那是內務府和禮部一塊兒擬的單子,東西雖好,卻不能完全代表萬歲爺對您的一片心,所以萬歲爺才從私庫里撥了東西,然后親手寫了這兩份單子,作為您和太子妃的新婚禮物?!?/br> 這個時候的胤礽,還是康熙最為疼愛的嫡親兒子。 最疼愛的兒子成婚,做老子的怎么能不賞賜一點兒體己呢?內務府和禮部擬的禮單,那是國禮,是皇上給皇太子的。 而這份禮單,才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成婚所奉上的心意。 這也不是康熙頭一回賞賜私庫里的東西給胤礽了,胤礽從小到大,對康熙賞賜他私庫里的好東西都已經麻木了。 在胤礽看來,這次的賞賜也就是無非禮單長一些,然后又是他皇阿瑪手寫的罷了,至于別的,也沒什么特別的。 但有好東西拿總比沒有好啊。 胤礽笑嘻嘻的行禮謝恩:“兒臣謝皇阿瑪賞賜!” 康熙也似乎習慣了胤礽的這種態度,并不覺得怎樣,只是含笑望著胤礽,與他說著等下讓梁九功派人去私庫里把這些東西都搬到他毓慶宮去的話。 父子倆這和樂融融的情景看在石心玉眼中,她只覺得心里很發愁。 現在看來,康熙是對胤礽挺好的,還是掏心掏肺的那種好,可是,以后呢? 他可是狠心廢了胤礽兩次??! 胤礽以后的倒霉人生,可全都是從康熙這兒來的。 胤礽倒霉了,她這個太子妃還能有好么? 石心玉對于胤礽的經歷,雖然并不是那么的熟悉,知道的也不是那么的詳細,但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 比如,胤礽是清史上著名的被兩廢兩立的皇太子,這個,她還是知道的。 所以她就發愁啊。 從跟胤礽大婚的第一天起,她就發愁。 眼前是好好的,但十幾年之后,她就會很慘了,明知道這樣的結局,石心玉卻拿不出什么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改變,她就在想,這十幾年,她該怎么生活呢? 石心玉雖走神,但仍有幾分注意力放在康熙和胤礽身上。 見父子倆說完話,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她手上的這份禮單上,石心玉連忙收斂心神,不再胡思亂想,專心一意的應對康熙。 說起石心玉得的賞賜,康熙沒有讓梁九功解說,而是自己同石心玉解說的。 “心玉,這禮單上的東西都不是朕私庫里的東西。這是保成他皇額娘的東西?!?/br> 說起少年結發妻子和自己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康熙的眼中閃過一抹懷念和痛意,就連語氣都低沉了一些,“保成他皇額娘走得早,走的時候也急,也沒有什么交代。所以,她的東西都是朕替她收著的,誰要也沒有給。朕就想著,等日后保成有了太子妃,就把這些東西都給他的太子妃。想來他皇額娘也是愿意的?!?/br> “所以,這些東西朕就給你了,你好好收著罷?!?/br> 康熙說起這些,就想著如今胤礽都大婚了,偏偏赫舍里氏卻看不到了,一時還真是有些小傷感的。 康熙一傷感,屋里的氣氛就不大好了,梁九功想勸又不敢勸,畢竟事涉先皇后,這話要是說的不好的話,沒準兒人沒勸好,反而他自己得了一頓斥責。 石心玉就更不好開口相勸了,只能站起來磕頭謝恩,多謝康熙的賞賜,并表示自己一定會好好收著這些東西的。 其實在場人中,也就只有胤礽這個親生兒子最能勸了。 因這些年的積累,康熙與胤礽的父子感情其實是很深厚的,看見康熙傷感,胤礽也覺得心里頭有些不是滋味。 雖然他皇額娘剛剛生下他就沒了,他對這個親額娘也沒什么印象,更沒什么概念,但是,看見他皇阿瑪為了自己親額娘如此傷感,胤礽心里就覺得,皇阿瑪雖不專情,但貌似是個長情的。 他親額娘都走了這么久了,皇阿瑪還這樣惦念他,果真還是存著幾分真心的啊。 勸人啊,肯定是不能與悲者同悲的,不然還怎么勸人呢? 胤礽就裝作沒有看見康熙眼中的傷感,只笑嘻嘻的將石心玉手中的禮單拿過來瀏覽了一遍,然后望著石心玉笑道:“皇阿瑪這話,是在說我呢。當初啊,就只有我找皇阿瑪要皇額娘的東西,皇阿瑪偏偏不給,我可是要了好多回呢。如今啊,皇阿瑪把皇額娘的東西都給了你,說明在皇阿瑪心里,你這個太子妃可比我這個皇太子重要多了!可見皇阿瑪就是個偏心的!” 其實,胤礽漸漸大了,他都已經二十一歲了,早過了撒嬌弄癡的年紀了,這兩年,他也不大這樣說話了,只是有些時候,被康熙寵習慣了,會不自覺的這樣說話,但是,那也只是在私下,在人前的時候,他還是很注意培養自己皇太子的威儀的。 這會兒他肯在石心玉面前這樣同康熙說話,那就是真心豁出了皇太子的面子想逗康熙開心的。 石心玉很明白胤礽的用意,她也知道,這時候不需要她開口說什么話,她只需要配合胤礽的話,裝作害羞不好意思靦腆笑笑就可以了。